-
公开(公告)号:CN10576065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10997640.9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模型相似度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表示在安全评价中专家给出的带有定性和定量、模糊性和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的评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合并,进而达到化简的目的,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包络线的云模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方法使用云模型表示专家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进而形成多位专家对该问题的多个云模型,同时根据云模型的形成特点,构建云模型的上下包络线,并对之间的云模型区域进行积分,最终通过积分区域重叠部分与积分区域的关系来判断云模型的相似程度,达到将这些专家信息化简的目的,给出了四种基于相似度的评价语义化简结果;本发明可用于云模型相似度比较和评价对象的相似度比较。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93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06562.6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电路。本发明包括主轴、第一轴承及支撑架、带轮、底座、机壳、永磁铁、磁铁保持架、轴套、第二轴承及支撑架、编码器、电磁铁。其特征在于,主轴上设有磁铁保持架,磁铁保持架上沿周向分成20个凹槽,槽内固定装有永磁铁,永磁铁结构优选为扇形体,永磁铁的充磁方向一致。机壳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扇形面与永磁铁的扇形面平行相对,且电磁铁与永磁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且使永磁铁与电磁铁不同极性相对。永磁体的磁场强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编码器的一端与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机壳相连。本发明利用编码器控制电磁铁的通断,使转子可以在不带电的条件下持续稳定的对外做功。
-
公开(公告)号:CN10325842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25974.0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8G1/00 , G08G1/096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递推与神经网络耦合的交通路径动态诱导技术,其特征在于基于“人—机—环境”耦合关系,对路况与时间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综合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路况差异和人因作用、突发道路事故随机性,以神经网络有师学习作为经验累积方法,提出时间递推预测方法确定路径最短时间,从而实现对交通路径的动态诱导,递推预测以知识库累积经验与实时路况信息做比较,为驾驶者提供实时有效的路况信息支撑。主要包括整体逻辑结构包括:知识库结构、路径信息的有师学习、路径选择的人因影响,及逻辑内核模型建立。本发明可辅助驾驶者及时对路况做出正确判断,减少因经验不足和突发事件造成的时间损失,可广泛用于车辆的交通路径动态诱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53104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51565.4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9B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实验装置,尤其是带平板触摸屏的电子实验箱。包括箱体、箱盖、转动合页、实验用功能电路板、电源模块和平板触摸屏,平板触摸屏嵌入箱盖内表面,或直接固定在箱盖内表面上;平板触摸屏通过通信端口线与实验箱电路板连接,电源模块为实验箱和平板触摸屏供电,平板触摸屏不但可以显示电子实验箱的组成、实验项目、实验视频、实验动画,而且可以通过测试电路经串口传送测试数据,实时显示实验过程的参数,实验的结果和波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4926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1268978.8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4W72/044 , H04W72/541 , H04W72/542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双Q网络的蜂窝网络中功率分配算法,算法采用双神经网络结构,有效解决传统强化学习算法无法处理大规模状态‑动作空间的问题,并降低两个神经网络之间的相关性,解决值函数过估计问题。算法使用状态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并对状态、动作及奖赏函数根据仿真蜂窝网络情境分别进行设计,其中将上一时刻的干扰信息及速率信息作为当前时刻状态信息的组成部分,使智能体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经过多次迭代后,得到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蜂窝网络中的功率分配问题,且在不同用户数量及小区数量下均具备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功率分配的合理性,同时运行耗时少,大大提高功率分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3590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87242.X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6/33 , G06F16/33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神经网络对话生成模型的发展促进了短文本对话建模的研究。对经过清洗的大规模高质量中文会话数据集(large‑scale cleaned Chinese conversation dataset,LCCC),预训练的中文对话模型在生成更符合汉语规范的高质量回复话语,但是泛化能力降低,导致在微调过程中评价指标偏低。针对此问题,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处理任务中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的方法,提出一种融合对抗训练的中文GPT对话模型,首先在微调的过程中使用投影梯度下降的训练方法,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然后使用Facal损失函数加快训练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926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44394.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下行NOMA系统中功率分配方法,方法采用双神经网络结构及经验池回放机制,可以有效处理涉及大规模状态‑动作空间的问题,且降低训练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采取确定性策略来选择动作,可以在连续的动作空间中选择动作。算法使用状态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并对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及奖赏函数根据仿真下行NOMA系统情境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其中将上一时刻的信干噪比信息及速率信息作为当前时刻状态信息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得智能体更加有效的学习并利用所学习到信息来改进行为策略,经过多次迭代后,得到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下行NOMA系统中多用户的功率分配问题,且在不同的用户数量及基站的发射功率级别下均具备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功率分配的合理性,同时运算耗时少,有效提高功率分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83309.3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6/33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针对人机对话中不能对多轮情绪语义进行准确分析而造成回答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对Transformer即多头注意力机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多轮情绪分析的生成式对话模型。考虑编码端的多轮对话的情绪,在解码端嵌入情绪向量。在解码开始时,依据第一个情绪向量能以很大概率生成第一个符合当前的语境的词,之后每一个词都嵌入这个向量来限制语境。为防止生成像“我不知道”,“呵呵”等万能词,将输出函数进行基于Maximum Mutual Information(MMI)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81670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05274.X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T7/3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平滑约束与三角网等比例剖分像对稠密匹配方法,包括:在像对I1与I2上应用ORB算法,获得稀疏匹配点集;筛选出以特征点为中心的邻域中密度直达的特征点集;对特征点集进行DBSCAN密度聚类,形成集合;用集合 进行DBSCAN密度聚类处理剔除外点,得到内点集;构建待匹配图像I1的Delaunay三角网Tri1;构建目标图像I2的Delaunay三角网Tri2;计算三角网Tri1和Tri2中等比例点的坐标;等比例点的稠密化,进一步优化构成相似三角形的内点集;重新构造待匹配图像I1和目标图像I2的三角网Tri'1和Tri'2;判断三角区域间的相似性度量值,输出三角网稠密匹配点的坐标;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由于某些局部外点造成仿射变换矩阵估计不准确而影响整体平面稠密匹配准确率的问题,实验验证本发明方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81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10564938.1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N2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煤堆自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煤堆的颗粒特性使用PFC3D作为模拟平台构建了煤堆自燃模型的构建,借助其热力耦合模型,模拟了煤堆自燃氧化过程及在该过程中的温场变化和能量迁移;使用极小颗粒模拟氧气的流动及其与煤的反应,并通过FISH实现该过程;其包括如下步骤:煤堆模型构建,氧气流动模型的构建,温场及流场分析;本发明可用于有一定规模的煤堆进行自燃过程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