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51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749766.X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柔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为在锂硫电池柔性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添加碳氮化合物溶液和离子负载的少层粘土矿物材料溶液,碳氮化合物溶液质量占比为5‑60%,氧化石墨烯质量占比为5‑25%,氧化碳纳米管质量占比为10‑30%,余量为离子负载的少层粘土矿物材料溶液,本发明制备的柔性正极材料经检测首次可逆容量达到1200‑1600mAh/g,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
-
公开(公告)号:CN116033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00796.7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安全监测装置,涉及无线监测装置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和摄像头,所述基板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基板的底侧安装有固定转套,所述固定转套的外侧壁上靠近底端位置安装有透明外罩,所述透明外罩的底端安装有与所述固定转套相同轴的固定圆杆,所述固定转套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本发明中,透明外罩将摄像头密封于其内部,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使摄像头转动并进行周圈监测,同时使擦拭条对透明外罩的外侧壁进行擦拭,形成清洁处理,在摄像头转动过程中,两个弧形杆发生同步转动,并于摄像头的位置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最终实现对透明外罩的清洁处理,同时不会对摄像头形成影响图像采集的遮蔽。
-
公开(公告)号:CN115731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050124.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N5/04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变分推断的持续学习方法,该方法包括:训练数据采用当前任务样本和生成伪样本;将训练的任务输入到模型中进行训练,经过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任务的均值和协方差;基于贝叶斯变分推断方法得到网络中表征的后验分布,计算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通过极大似然估计,进行训练模型分类器,得到最优分类结果;将先前经过编码器提取到的潜在特征先验分布服从高斯混合分布,通过解码器生成伪样本图像,并计算深度生成模型的损失。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模型可以在实现动态环境中精准分类,克服持续学习过程灾难性遗忘问题,在实际场景中可以根据上下文信息进行选择,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4926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68978.8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双Q网络的蜂窝网络中功率分配算法,算法采用双神经网络结构,有效解决传统强化学习算法无法处理大规模状态‑动作空间的问题,并降低两个神经网络之间的相关性,解决值函数过估计问题。算法使用状态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并对状态、动作及奖赏函数根据仿真蜂窝网络情境分别进行设计,其中将上一时刻的干扰信息及速率信息作为当前时刻状态信息的组成部分,使智能体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经过多次迭代后,得到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蜂窝网络中的功率分配问题,且在不同用户数量及小区数量下均具备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功率分配的合理性,同时运行耗时少,大大提高功率分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30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68301.1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存储器NAS散热装置,涉及计算机网络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防尘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内壁上安装有竖直撑柱,所述竖直撑柱的顶端安装有双轴伸电机,所述双轴伸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安装有驱动转轴,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转轴的端部安装有固定凸块。本发明结构合理,当启动双轴伸电机时,会通过驱动转轴、固定凸块、往复丝杆、往复移块、安装块、行星齿轮、固定齿轨、限定导杆带动散热风扇在圆周转动的同时进行来回移动,极大地提高了散热风扇的散热范围,散热效果好,有效减少出现有部分电子元件没有被吹风散热而导致发生高温受损的情况,实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49766.X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柔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为在锂硫电池柔性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添加碳氮化合物溶液和离子负载的少层粘土矿物材料溶液,碳氮化合物溶液质量占比为5‑60%,氧化石墨烯质量占比为5‑25%,氧化碳纳米管质量占比为10‑30%,余量为离子负载的少层粘土矿物材料溶液,本发明制备的柔性正极材料经检测首次可逆容量达到1200‑1600mAh/g,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
-
公开(公告)号:CN10500595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86587.6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学课堂出席在线实时考核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出席学生的学生信息的信息采集模块、用于传输所述学生信息的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学生信息统计学生各学科、各班级、各院系的出勤情况的后台管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用于输入出席学生的学生学号的数字输入单元、用于采集出席学生指纹信息的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学生信息的信息存储模块、USB接口和电源,所述后台管理模块,包括:用于存储所述学生信息和上课信息的存储单元、用于统计每个学生出勤率的统计单元,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后台管理模块通过传输模块进行无线连接,由此,克服了老师上课点名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方便期末考核汇总统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76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794748.7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力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爬壁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负压吸附装置内的空气流体的整体流动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用于表征空气流体运动状态的第一表达式;引入流体动量方程,得到用于表征负压吸附力与空气流体速度的第二表达式;建立微分方程组,进而得到流体通道压差公式;结合第二表达式和流体通道压差公式,得到爬壁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负压吸附力。本发明基于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基础,分析了爬壁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空气流体的运动状态,同时引入了流体动量方程,得到了负压吸附力与空气流体速度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了应用于井筒复合井壁结构的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力计算公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8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794738.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壁机器人电磁吸附力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爬壁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井筒内壁钢筋与爬壁机器人内部电磁铁之间的电磁吸附等效磁路模型,根据电磁吸附等效磁路模型建立磁路总磁阻、电流、绕组线圈的匝数以及磁通之间的关系,得到第一表达式;在电磁吸附等效磁路模型中引入电感,建立绕组电压、电流与磁通、磁阻以及时间变化率之间关系,得到第二表达式;基于磁场能量的电磁力计算方法,根据第一表达式和第二表达式计算爬壁机器人电磁吸附力。本发明考虑了影响计算结果和产生计算误差的原因,得到了应用于井筒复合井壁结构的爬壁机器人电磁吸附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准确,可以直接进行应用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492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344394.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4W72/044 , H04W72/50 , G06N3/045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下行NOMA系统中功率分配方法,方法采用双神经网络结构及经验池回放机制,可以有效处理涉及大规模状态‑动作空间的问题,且降低训练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采取确定性策略来选择动作,可以在连续的动作空间中选择动作。算法使用状态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并对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及奖赏函数根据仿真下行NOMA系统情境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其中将上一时刻的信干噪比信息及速率信息作为当前时刻状态信息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得智能体更加有效的学习并利用所学习到信息来改进行为策略,经过多次迭代后,得到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下行NOMA系统中多用户的功率分配问题,且在不同的用户数量及基站的发射功率级别下均具备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功率分配的合理性,同时运算耗时少,有效提高功率分配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