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99745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271763.0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湘潭大学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材钢板快速自动组板方法,适用于钢铁企业大量库存余材钢板与合同钢板的快速匹配和布局优化。该方法:(1)从钢铁企业信息系统中抽取余材钢板、合同钢板数据;(2)通过规则匹配将数据划分为隔离的分组;(3)依次选取预置合同钢板,依据布局填充规则对余材钢板进行布局填充并暂存组板方案;(4)依据布局调整规则将布局方式调整为钢材组板规范板型;(5)对分组内所有备选组板方案进行全局搜索选取分组最优组板方案;(6)将组板方案发送至钢铁企业信息系统中。本发明方法在对组板方案进行快速搜索的同时兼顾全局优化,可以大幅提高钢铁企业余材钢板组板效率,显著改善组板成材率、合同交货期等关键业务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252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89463.7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4 , Y04S10/16 , Y04S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通信服务配置信息实时同步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一通信服务配置信息追踪单元,用于监视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服务配置信息,如果监视到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服务配置信息发生改变,就生成配置信息追踪报文并发送给通信服务配置信息监管单元;一通信服务配置信息监管单元,用于对配置信息追踪报文进行解析、处理,提取通信服务配置信息,生成配置信息更新报文并发送给通信服务配置信息接收单元;一通信服务配置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配置信息更新报文进行解析、处理,并更新相应配置信息。本发明能自动进行电力系统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置信息更新同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79974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71763.0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湘潭大学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材钢板快速自动组板方法,适用于钢铁企业大量库存余材钢板与合同钢板的快速匹配和布局优化。该方法:(1)从钢铁企业信息系统中抽取余材钢板、合同钢板数据;(2)通过规则匹配将数据划分为隔离的分组;(3)依次选取预置合同钢板,依据布局填充规则对余材钢板进行布局填充并暂存组板方案;(4)依据布局调整规则将布局方式调整为钢材组板规范板型;(5)对分组内所有备选组板方案进行全局搜索选取分组最优组板方案;(6)将组板方案发送至钢铁企业信息系统中。本发明方法在对组板方案进行快速搜索的同时兼顾全局优化,可以大幅提高钢铁企业余材钢板组板效率,显著改善组板成材率、合同交货期等关键业务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2385660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71068.5
申请日:2010-09-03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一种充电站电池SOC的估计方法。它主要是解决充电站电池身份认证管理及充电站电池SOC估算算法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在对充电站电池管理方案和对神经网络SOC估算方法标准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一种基于类型和寿命因子的充电站电池SOC神经网络估计方法。通过管理系统中的读写模块读取普通电池组中信息芯片保存的电池唯一ID号、电池类型、额定容量等固有出厂信息,能实现统一认证体系下的电池快速认证。通过充电站的过程层网络、站间网络通信,充电站电池管理系统能够从网络服务器上调用电池的历史充电数据,对循环次数和电量值拟合曲线后计算出寿命因子,判断出电池的生命状态,在神经网络标准模型中将电压、电流和温度作为输入的基础上增加电池类型和寿命因子作为输入,实现对充电站电池荷电状态的精确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0187142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10043187.2
申请日:2009-04-22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F03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一种风电机组低压穿越协调控制方法。它主要是解决电压跌落期间变流器两侧能量不匹配导致直流电压上升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在对电压跌落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对电压跌落实施预警的变桨距控制方法,同时对电压跌落情况下的变桨距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配合功率变换器及卸荷负载实现协调控制,改善永磁直驱发电机并网风电场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确保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功能的实现及电网安全稳定。同理,提前获取远程故障的恢复情况有助于机组快速恢复最大风能捕获。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9217.9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辅助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影响参数和实验电路进行仿真与实物实验测试,得到每次测试下的各个影响参数的数据;对每次测试下的各个影响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关于输出电压纹波与其他影响参数的回归函数;根据因果推断结果获取存在因果关系的所有影响参数以及与每一因果关系对应的因果效应值;定义每一影响参数为一实体,汇总所有实体之间的实体关系,并根据实体关系将对应的回归系数或因果效应值进行关联,得到电源知识图谱;获取电源设计要求,并根据电源设计要求从电源知识图谱中搜索出待调试参数,根据待调试参数优化电源设计方案。本发明能够大大缩短开关电源的设计周期,推动电源设计的智能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0865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810872683.8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认知计算模型的电源设计性实验题目自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认知计算模型的整体框架;以电源管理实验套件为研究平台,分析PMLK‑BUCK中每个实验,挖掘出各实验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基于约束关系,利用WEBENCH仿真得到具体的数据并导入到SPSS工具中构建出认知计算模型;开发出实验题目自动生成智能系统;学生在智能系统中选择需要研究的电能变换性能指标,系统会围绕这些指标自动生成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依据题目,自主设计实验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完成实验,这样,学生从设计实验到完成实验过程中,已经能够完全掌握了理论知识点并运用于实际操作中,进而从真正意义上按照工程认证的标准培养学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53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0373.1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车竞赛的学生能力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认知诊断模型;计算小组成员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形成智能车竞赛组内互评机制,量化认知诊断模型,计算首节点的先验概率,计算父节点与子节点间条件概率;构造最末层潜在节点的假设推理树,收集假设的证据,通过评估证据的可信度等级,经假设推理树演绎推理,得到最末层潜在节点的可信度;将最末层潜在节点的可信度输入贝叶斯网络,得出相应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将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指标是否达成。本发明能够得到学生参加智能车竞赛对知识的具体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强弱,以及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方法灵活,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92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493277.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G01R3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模块化五电平换流器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将模块化五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中采集到的电容电压信号组合成多通道序列,再从序列中采样得到数据带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带视为灰度图并作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首先利用多个交错的卷积层和池化层提取数据的特征,再将最后一个池化层的特征图传递给全连接层进行融合处理,最后利用softmax分类器实现故障分类,不同的类别对应不同位置的故障子模块,从而实现故障的检测与定位。本发明中的方法所需数据很容易得到,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大大地降低了成本,而且具有较强的MMC故障识别和定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23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076427.9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词汇语义相似度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度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分析从考试试题到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覆盖度,分别提取试卷中每一考题与该课程所对应毕业能力指标点的关键词,组成关键词索引列表;然后基于词汇间距离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得到考试内容对其所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覆盖度因素;再将覆盖度因素与平均成绩达成度因素综合得到该教学活动达成度总因素;最后设定阈值,判断指标点是否达成。本发明采用了映射机制,实现考试内容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映射,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度量的能力达成情况的综合因素,能够综合权衡与学生能力达成度相关的各项因素,从根本上解决现在通用的成绩分析法所存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