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及纤维编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523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769167.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包括收集球、三个驱动轮、驱动轮控制器和纺丝针头;三个驱动轮设置于收集球外周,空间上互相垂直,若从收集球球心发出三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则三个驱动轮分别位于收集球表面与射线的交点处;每个驱动轮包括驱动电机和转轮,转轮安装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转轮的外缘沿周向设置一圈滑轮,滑轮是驱动轮与收集球接触的部位;三个驱动轮分别与驱动轮控制器连接,通过驱动轮控制器控制各个驱动轮的转速和方向;纺丝针头活动安装于收集球的上方,纺丝针头距离收集球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本发明装置通过控制三个驱动轮可使收集球沿任意轨迹旋转,进而可以高效的编织任意纤维结构,具有普适性。

    基于电磁控制的颗粒动力学响应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684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014892.2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电磁控制的颗粒动力学响应试验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无干扰的颗粒柱自然坍塌试验,获得准确、真实的试验数据。颗粒动力学响应试验装置包括:多个颗粒单元,每个该颗粒单元均包括:在电磁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磁性的嵌入体,和密封包裹在该嵌入体外的包裹体;颗粒流动槽,具有用于容纳颗粒单元进行试验的槽体,槽体的一侧作为吸附侧,另一侧透明作为观察侧;挡板构件,与颗粒流动槽相匹配,与颗粒流动槽共同围成让多个颗粒单元排列堆积的空间;以及电磁吸盘,设置在颗粒流动槽的吸附侧,通过产生电磁力将颗粒单元吸附在颗粒流动槽的吸附侧上形成稳定的颗粒柱,通过关闭电磁力使颗粒柱自由坍塌。

    一种基于地基雷达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9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781736.2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地基雷达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方法,包括:勘测选点及现场布设;数据获取:设置地基雷达的观测参数,确定滑坡数据获取的观测时间和观测范围;数据传输:搭建数据传输网络;干涉处理:利用GAMMA软件对相邻的两景影像数据进行干涉处理,获取干涉图;相位解缠:对干涉图进行滤波处理,并选取相位解缠的起始点,解缠得到直角坐标系下的相位解缠图;单个形变图生成:将直角坐标系下的相位解缠图转化到极坐标系下,生成单个形变图;总形变图生成:生成各时间段的总形变图和速率图,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分析。本发明能够对滑坡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获取滑坡区域的二维形变图,为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流域库岸形变监控数据处理与集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024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043127.4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库岸形变监控数据处理与集成方法,涉及一种多平台InSAR数据的数据处理、集成及信息推送的方法。它包括将各平台InSAR数据整理分析,整合为包含众多监测点的KML格式文件;基于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监测数据的存取、分析工作;之后采用分页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海量三维InSAR监测数据的动态调度与实时渲染;最后,通过采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形变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图文双向查询。本发明采用分页数据库、异步加载等技术,实现海量InSAR监测数据的动态调度和实时渲染,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直观了解流域库岸边坡的变形情况。

    基于星载升降轨SAR和时序InSAR的滑坡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057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62140.5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星载升降轨SAR和时序InSAR的滑坡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多幅目标区域的星载SAR升轨影像和降轨影像,在升、降轨影像中选取各自主影像,将升、降轨影像与主影像进行对准,确保两幅影像中同一位置的像元对应地面上的同一回波点;通过小基线方法组成干涉对,对主影像和副影像进行共扼相乘,得到干涉条纹图和相干图,对干涉条纹图和相干图进行自适应滤波;通过相干性选取高相干点,并对干涉条纹图进行相位解缠;通过数字高程模型和空间滤波方法去除大气相位影像,利用二次线性回归方法去除轨道相位影响,以高相干点建立线性模型,并构建SVD方程,进行形变估计。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的对高山峡谷区域潜在滑坡隐患区域进行识别。

    大规模颗粒材料内部应力及破碎模拟分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17113.3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颗粒材料内部应力及破碎模拟分析方法和装置,属于颗粒破碎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连续离散耦合基本思想,将边界元法和离散元法相结合进行大规模颗粒破碎研究,能够利用边界元法进行颗粒内部应力计算分析,并结合连续介质力学断裂理论,霍克布朗准则判断颗粒是否发生破碎。此外,在利用边界元进行内部应力模拟时,对于形状相似的颗粒集合体,例如:圆形颗粒,本发明只需计算一个颗粒的系数矩阵,其他相似颗粒通过坐标转换和系数缩放获得系数矩阵,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本发明还进行了圆形堆石料的内部应力模拟,并证明其有效性。

    真实混凝土试件的多自由度格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970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47988.0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实混凝土试件的多自由度格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采用CT设备扫描待模拟混凝土试样,得到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堆栈;将扫描得到的二维图像堆栈进行三维几何重构;对三维真实混凝土试件几何重构结果进行结构组份剖分;将剖分的结构组份的几何重构模型转化为相应的有限元实体单元模型并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有限元实体单元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并转化为多自由度格构模型。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多自由度格构模型重构,可以解决基于真实混凝土试样的三维重构数值模型中计算效率低与模型还原度差的问题,能在相当大程度保留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特征的同时,极大地提升计算效率,提高模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工程含热源结构热传导情况求解方法以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826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20362.3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工程含热源结构热传导情况求解方法以及装置,能够高效、精确的获得工程结构的温度变化和热传导情况。该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温度探测器探测待求解含热源工程结构的外部边界温度值;步骤2.在结构温度热传导求解器中,利用建模软件建立待求解模型,输入待求解含热源工程结构的材料参数、网格化分数、网格类型以及温度探测器探测得到的边界温度值等信息,然后输出模型数据信息文件;步骤3.建立热传导控制方程;步骤4.建立温度积分方程;步骤5.将域积分转化为边界积分;步骤6.建立遍及积分方程的求解矩阵;步骤7.基于步骤6的求解矩阵,得到模型边界和内部各点的温度值,进而得到工程结构内部的温度变化和热传导情况。

    一种船载SAR交轨干涉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95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1924.5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载SAR交轨干涉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置滤波、块影像粗配准、块影像精配准、影像全局精配准、干涉图滤波、相位解缠、基于图像同名点的基线估计和基于控制点的基线估计;本发明包括主辅影像滤波、配准、干涉计算和干涉图的滤波、相位解缠等工作,针对船载双天线SAR的成像特点,图像配准采用了分块配准方法,利用块影像粗配准和块影像精配准,提高图像的相干系数,达到了较高的相干性;通过干涉图滤波确保了相干信息和滤波的结果在同一位置具有同样的大小,避免了滤波结果被重叠部分的相干值影响;通过基于图像同名点的基线估计方法和基于控制点的基线估计方法,实现毫米甚至亚毫米级的基线估计精度。

    一种基于InSAR影像数据的库岸边坡形变监测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9550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43057.2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SAR影像数据的库岸边坡形变监测处理方法,涉该方法在采集流域库岸边坡的InSAR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利用SqueeSAR技术和差分干涉处理等手段提取监测区域的形变信息,并针对获取的形变时间序列进行异常值识别来界定监测范围内出现的不稳定区域;其次考虑库水位和降雨量两个因素,再结合相关地质条件,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判断和解释边坡出现形变异常的原因;最后通过图、表等形式将监测数据及相关分析体现在监测报告中。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实现流域库岸边坡大范围、高精度的连续、半自动监测,并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边坡形变异常的预警预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