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海上溢油回收气浮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42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884232.2

    申请日:2015-12-04

    Inventor: 李明伟 罗铭 耿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海上溢油回收气浮处理装置,包括分离箱、分流系统,L型溢油斜坡位于分离箱的前方面板的中上部,油隔离板悬在分离箱里,连通器隔离板固定在分离箱底面面板上,带孔消能板固定在分离箱中下部,分流系统包括混合箱体,其进口端设置混合物输入管,其出口端设置分流管,分流管上设置混合物上升管,分流管位于分离箱的下方,混合物上升管伸入至分离箱里,混合物输入管连接文丘里管的输出口,文丘里管的出风口通过输气管与气泵相连,文丘里管的喉部连接溢油吸收管,溢油吸收管的末端连接上浮体。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吸油管道对吸入流体介质不能掺气等苛刻运行工况的要求,运行有保障。

    水电混合驱动翻转升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5548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34711.1

    申请日:2015-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电混合驱动翻转升鱼装置,包括设置在大坝下游的两个L型支撑板、设置在两个L型支撑板之间的三根传动轴、套装在三根传动轴上的三个同步轮、设置在三个同步轮上的宽同步带、安装在L型支撑板上的动力支撑板和安装在动力支撑板上的电动机,所述三根传动轴分别是设置在L型支撑板水平段的第一传动轴、设置在L型支撑板竖直段上部的第三转动轴以及设置在第三传动轴正下方的第二传动轴,所述宽同步带上均匀设置有楔形鱼斗,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第三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窄同步带机构,在大坝上游设置有卸鱼滑梯。本发明结构简单、规模小、布置灵活、运行能耗低、洄游成功率高且过鱼效果好。

    一种集成半直驱式潮流发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448179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24724.0

    申请日:2014-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F03B1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半直驱式潮流发电机组,包括叶轮、主轴、齿轮轴、舱体,主轴包括相连的粗轴段和细轴段,在粗轴段和细轴段连接处设置椎体,椎体向细轴段方向设置伸出部分,伸出部分与细轴段之间形成凹槽,齿轮轴通过其自身的中空结构套于细轴段外部,齿轮轴的一端位于凹槽里,椎体的伸出部分沿其自身周向设置凸起,所有凸起上均安装行星齿轮,每个凸起与其对应的行星齿轮之间均通过轴承配合,齿轮轴外壁上设置齿,舱体内壁上固定有齿圈和定子,行星齿轮均同时与齿圈以及齿轮轴的齿啮合,齿轮轴外部固连有转子,转子位于定子内部。本发明将变速齿轮箱与发电机箱集成一体,使得机组舱体从根本组成上简化。

    一种固定聚流摆式水流发电阵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69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1904.8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一种固定聚流摆式水流发电阵列装置,它涉及一种水流发电阵列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水流发电设备内河水流能捕获率较低,且受内河水流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固定桩基、平台、多个摆式发电设备和多个阵列辅助设施;多个固定桩基均布设置在平台的下表面,多个摆式发电设备均布设置在平台的下方,多个阵列辅助设施均布设置在平台的上表面,每个摆式发电设备与相对应的阵列辅助设施连接。本发明属于水流能发电技术领域。

    一种固定式摆式水流发电阵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22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99524.5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一种固定式摆式水流发电阵列装置,它涉及一种水流发电阵列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水流发电阵列无法提高内河水流能量容量,也无法降低内河水流因素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固定桩基、平台、多个水位调节结构、多个摆式发电设备和多个阵列辅助设施;多个固定桩基均布设置在平台的下表面,多个阵列辅助设置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平台的上表面,多个摆式发电设备设置在平台的下方,且摆式发电设备与阵列辅助设施连接,水位调节机构安装在摆式发电设备上,多个摆式发电设备组成了摆式发电阵列。本发明属于水流发电技术领域。

    基于水流发电的能量自持型航道边际线警示与告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58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91283.3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水流发电的能量自持型航道边际线警示与告警装置,包括:浮式平台,浮式平台顶面竖向固定连接有立柱;激光边际线示警系统,激光边际线示警系统设置有两组;声光示警系统,声光示警系统安装在立柱的顶部;信息传输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安装在浮式平台的顶面,且信息传输系统与激光边际线示警系统、声光示警系统信号连接;水流发电系统,水流发电系统安装在浮式平台的底部,激光边际线示警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声光示警系统均与水流发电系统电性连接;其中,浮式平台的底部安装有锚固件,浮式平台通过锚固件固定在水面上。本发明激光边际线示警系统,夜晚时可为船员提供清晰的航道边际视野,用于边际线警示。

    基于改进哈里斯鹰算法的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7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87572.3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涉及基于改进哈里斯鹰算法的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优化方法,属于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相关技术技术领域,获取海上风电场数据信息、天气信息、运维船舶信息;构建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模型;改进哈里斯鹰算法并对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模型求解;本发明构建了多个目标函数的海上风电场运维排程模型,得到的运维排程方案是多方面因素综合最优的方案,引入基于sine映射种群初始化策略进行种群初始化,增强初始种群全局分布;引入基于量子计算的快速搜索策略进行探索阶段的位置更新,增加全局搜索能力,使粒子能够精确地寻找搜索域;可以更好制定运维排程方案,实现运维过程成本、环境保护、人员安全三方面最优的目标,提高海上风电场自身效益。

    一种潜式潮流能发电装置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8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1493.6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潜式潮流能发电装置,包括:梭形浮体;弹性锚泊系统,弹性锚泊系统设置有两组,两组弹性锚泊系统分别设置在梭形浮体的前后两端;浮筒组件,浮筒组件固定连接在梭形浮体的顶部;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设置有两组,两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对称设置在梭形浮体的两侧。本发明依靠弹性锚泊系统、布设在水面的浮筒保证梭形浮体在水中稳定悬浮态;水流冲击梭形浮体两侧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进行发电;随后通过与梭形浮体相连的浮筒将电能输送至系统外。

    一种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整流尾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28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4194.X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整流尾翼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扭转尾翼,两个所述扭转尾翼固定连接在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组的仓体上;两个所述扭转尾翼的扭转方向相反,所述扭转尾翼呈螺旋状扭曲。本发明可通过两组方向相对的扭转尾翼的设计,能够实现尾流的相互对冲,当两组尾翼的扭转方向相反时,它们产生的涡旋方向也会相反,这种相互对冲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消耗尾流的能量,实现快速消散,降低其能量损失,并实现对冲消散的作用,减少尾流效应对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的影响,可提高稳定性和控制性能,提高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寿命,为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种集成振荡水柱式与摆式发电装置的梳式防波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99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1018821.2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成振荡水柱式与摆式发电装置的梳式防波堤系统,属于波能发电防波堤技术领域,包括梳式透空防波堤、振荡水柱发电系统、摆式发电系统。本发明通过振荡水柱发电系统将波浪能部分转化为电能;通过设置收缩水道,提升聚波能力,将波浪能进一步采集,利用摆式发电装置实现波浪能转化为液压能,进而转化为电能,提高波能转换效率;由于波能转换装置较大程度上的吸收波浪能,降低了波浪荷载,提高了集成系统稳定性;集成系统为波浪能转换装置提供掩护效果,降低了波能转换装置单独建造成本,同时也可降低后期维护成本,此外,透空结构的保留,为港内、港外水体交换提供了通道,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