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小双基线的三目相机深度图像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8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32950.4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小双基线的三目相机深度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引入小基线相机组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速度,同时通过大基线相机组进行小范围的立体匹配提高视差图精度,从而达到在提高精度的同时减少立体匹配的计算量的目的。本发明对于现有的双目相机系统,额外添加一个小基线相机,在相同的算法下,通过先计算小基线相机组的视差图,以其为基准扩展一个视差搜索窗口用于大基线相机组的立体匹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精度同时还减小了计算量,加快了计算速度,提高了整个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精度与效率,而且还降低了计算量。因此本发明的整个过程能大幅减少立体匹配的计算时间,同时还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在实时平台上具有极大应用前景。

    一种气流节能干燥设备与气流节能干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528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587117.9

    申请日:2015-0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节能干燥设备与气流节能干燥方法,属于干燥节能领域。设备包括:过滤器(1)、鼓风机(2)、加热器(3)、加料器(4)、气流干燥器(5)、旋风分离器(6)、布袋除尘器(7)、引风机(8)和预热器(9);过滤器(1)与鼓风机(2)入口相连;鼓风机(2)与预热器(9)入口相连,预热器(9)出口与加热器(3)入口相连;加热器(3)出口与气流干燥器(5)入口相连;气流干燥器(5)、旋风分离器(6)、布袋除尘器(7)、引风机(8)依次相连;引风机(8)出口同时与预热器(9)和加热器(3)入口相连。本发明最大限度回收气流干燥尾气余热,解决循环空气湿分累加难题,有效降低设备的运行负荷。

    基于离散化第一价格和比例分配模型的点击量拍卖机制

    公开(公告)号:CN10713382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72954.9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30/0275 G06Q30/027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网站的广告区域提供基于离散化第一价格和比例分配模型的点击量拍卖机制。如何有效地为参与机制拍卖的广告主分配此广告区域,最大化地提高网站的收益,维持机制的稳定性正是我们的目标,为此提出了DFCA机制:将广告主的报价分段化处理,只能支付所规定的价格,网站根据每个广告主的支付价为其分配相应的点击量(每个广告所占的区域越大,所获得的点击量越高,网站根据每个广告主所需分配的点击量为其分配相应的面积)。此机制存在唯一均衡并为广告主提供他所期待的点击量。

    一种实验室混合废气一体化净化设备及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2264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07598.X

    申请日:2016-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0 B01D53/0407 B01D53/14 B01D5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混合废气一体化净化设备及净化方法,属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本发明吸收塔本体底部设置有进气管道,吸收塔本体顶部设置有排气管道,所述的吸附单元、喷淋单元和填料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吸收塔本体内部;其中吸附单元包括吸附支撑板和吸附滤筒,吸附滤筒安装于吸附支撑板上,且吸附滤筒沿着吸收塔本体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的吸附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滤筒气孔,滤筒气孔为气流流通通道,所述的吸附滤筒外部缠绕有吸附材料。本发明将废气的污染物吸收过程和吸附过程集于一体,可对多种污染物进行同时净化,从而减小了设备体积、占地面积及制造与运行成本,并提高了实验室废气的处理效率。

    一种吸附脱附小试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1339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1029408.2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 B01D2259/4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脱附小试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废气物理吸附净化、热力脱附及气体环境监测领域。包括缓冲罐、尾气处理装置、加热器、气相色谱仪、空压机、吸附器和废气发生装置,其中,空压机出口分两路,一路与加热器的入口相连,另一路与废气发生装置入口相连,废气发生装置的出口与缓冲罐的入口相连,缓冲罐出口与吸附器的入口相连;加热器出口也与吸附器入口相连;吸附器出口与尾气处理装置相连,气相色谱仪分别采样吸附器进、出口气体。本发明结构原理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实现,可以对各种废气进行在线监测和线下检测,可有效检出废气中污染物组分与浓度,确保源强数据可靠,为工程设计、环保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一种地下水修复用缓释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1502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110426869.9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修复用缓释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处理污水用材料领域。一种地下水修复用缓释氧材料,它包括内核材料和外壳材料;所述的内核材料是由释氧剂、塑性粘结矿物、pH缓冲剂和高渗透性材料组成;外壳材料是由塑性粘结矿物、pH缓冲剂、高渗透性材料组成。一种地下水修复用缓释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除高渗透性基料外的原料全部粉碎;(2)高渗透性基料原料中除石英砂外全部粉碎;(3)充分混合均匀,造粒;(4)添加外壳材料;(5)养护。本发明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增加地下水环境中的溶解氧含量,使地下水中的溶解氧达到所需要求。

    用于污染地下水生物修复的缓释碳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1497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423562.3

    申请日:201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生物修复的碳源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地下水修复领域。其包括内核、包覆所述内核的外壳;所述内核组成材料为占内核质量百分比为40~86%的释碳原料、1~25%的营养原料、5~45%的塑性粘结原料、5~20%的高渗透性原料,余量为水;所述外壳组成材料为占外壳质量百分比为10~40%的释碳原料、1~10%的营养原料、20~80%的塑性粘结原料、0~40%的高渗透性原料,余量为水;采用碳源原料、营养元素和多成分无机交结原料复合配方,制得本发明产品。满足了微生物营养需求,也能够满足地下水修复对材料的长期稳定供给、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均匀球度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碳源补充方法中碳流失快、释放速率不可控等缺点,实现地下水生物修复效果的持续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