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7752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71323.7
申请日:2007-11-2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的聚己内酰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聚己内酰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母粒与聚己内酰胺预混合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挤出温度为230~250℃;(2)真空干燥后,注塑机加工,出口温度为230~240℃,熔胶压力为50.0~120.0bar;(3)模具及材料的温度为100~180℃,压强为200~700MPa,保压时间为3~20分钟;(4)保压结束后,脱模取出。本发明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易操作、耗能耗时小,可改进达到工业上的连续批量生产,前景相当可观;制得的材料的冲击韧性大幅提高,其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等其它力学性能也得到较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0567210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10170513.7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硼-氮陶瓷纤维先驱体的制备方法。通过三氯化硼与氯化铵高温反应合成出三氯环硼氮烷晶体,产物与含有胺基或亚胺基的脂肪族烷基胺在低温下反应,再升至室温反应得到硼代烷基环硼氮烷(a)。用四氯化硅与六甲基硅氮烷室温下反应后再与三氯化硼反应得到Cl3Si-NH-BCl2(TADB),TADB再与含有胺基或亚胺基的脂肪族烷基胺在低温下反应,再升至室温反应得到产物(b)。将(a)与(b)混合后加热到130℃~250℃反应,得到先驱体聚合物。该先驱体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并且裂解产物中含有极少的碳元素,可使最终的硅-硼-氮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波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966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53213.X
申请日:2009-06-1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离子液体为增塑剂的锦纶6熔融纺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锦纶6与离子液体以重量比1∶1~1∶0.11混合,将所得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纺丝机中,调整螺杆转速为60-120r/min,进料段温度为150-200℃,塑化段温度为200-240℃,熔融段温度为200-240℃,进行熔融纺丝;将纺出的丝进行干热拉伸,拉伸温度为80-180℃,拉伸倍数为4-10倍;将拉伸得到的纤维进行水洗,在80-160℃热定型得到锦纶6纤维。本发明的优点是:产品强度和杨氏模量高、成本低,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0556652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810037437.7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A6/PP共混复合材料周期性冷压诱导流动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常规方法制备PA6/PP共混复合材料样条,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PA6∶PP分别为35∶65和20∶80。2.对所述PA6/PP共混复合材料样条,置于模具中,在温度80-120℃,压力5-10GPa条件下,通过平板硫化机,交替地进行施压-松弛作用,每次加压和松弛时间分别为1-10秒,持续300-900秒。本发明的优点为:使得材料内部形成片状分层结构,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拓展了PA6/PP的应用领域;由于低温操作,加工过程中不发生材料降解,所以材料可多次循环加工使用;设备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1525449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48605.7
申请日:2009-03-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8L3/02 , C08L67/04 , C08L71/02 , C08L65/00 , C08K5/29 , B29B9/06 , B29B9/12 , B29C47/92 , B29D7/01 , B29D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92 , B29C47/0011 , B29C47/40 , B29C2947/9259 , B29C2947/92704 , B29C2947/92885 , B29C2947/92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聚乳酸/淀粉共混物相容性和界面结合性的改性方法,包括:(1)将原生淀粉与增容剂按质量比60~90∶10~40通过高速捏合机混合10-30分钟;(2)将上述粉体与聚乳酸颗粒按质量比为10~90∶10~90混合,同时加入异氰酸酯偶联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造粒,共混温度为150~230℃,螺杆转速为25-500rpm,形成聚乳酸/淀粉共混改性树脂切片;本发明的聚乳酸/淀粉共混物拥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该改性方法成本低,经改性后的聚乳酸/淀粉共混物其相容性、界面结合性,力学性能和热性能都得到了提高,在一些简单应用中替代通用塑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41389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031002.2
申请日:2006-09-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塑料ABS的低温压力诱导流动成型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使工程塑料ABS形成新型微观结构“片状结构”;通过改变成型加工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之间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形态结构。通过形成这种片状微观结构,ABS的性能可以大幅的提高,特别是冲击强度可以提高3~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84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172742.2
申请日:2007-12-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1B33/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水二氧化硅有机溶剂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pH值为6~12的二氧化硅溶胶溶解在有机溶剂A中,加入和水形成共沸物的有机溶剂B和偶联剂C,搅拌10~60分钟:(2)将上述混合后的溶液蒸馏,在60~140℃下,用分水器除去水分后升温或减压蒸馏,除去溶液中的有机溶剂B,制得无水二氧化硅均匀分散的A溶液。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205289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710171326.0
申请日:2007-11-2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氨纶纤维耐热性的聚氨酯扩链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将二元醇加热至50~180℃,抽真空脱水1~20小时,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充入惰性气体保护;(2)将二异氰酸酯加入到用惰性气体置换的反应器中,加入已脱水的二元醇,在40~160℃下,反应1~20小时,得二异氰酸酯扩链剂;(3)将多元醇加热至50~180℃,抽真空脱水1~20小时,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加入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在60~150℃下,反应1~20小时,得到末端基团为异氰酸酯基的多官能团聚氨酯扩链剂。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扩链剂具有多官能团,用该扩链剂将会有效提高熔纺氨纶纤维的耐热性,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10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70880.7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A6/PP共混物的低温压力诱导流动成型的方法,步骤包括:(1)在170-260℃和注射条件下,用双螺杆注塑成形PA6/PP共混物样条;(2)将制备的PA6/PP共混物样条剪切成形;(3)将剪切好的共聚物放入模具的腔体中部,在20-150℃的温度条件下,5-150分钟时间内,3-10.5MPa的压力下出现低温压力诱导流动。该方法具有成型工艺简单、能耗低等特点,在PA6/PP共混物的加工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214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048052.6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4B35/622 , C04B35/5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纤维先驱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小分子单体的制备:在-80℃~0℃、无氧、干燥的氛围下,将与脂肪族仲胺摩尔比为1∶0.2~1∶5的三氯化硼缓慢冷凝到脂肪族仲胺的三乙胺溶液中,磁力搅拌下反应1~20h,再升至室温反应1~20h,产生黄色沉淀,过滤;然后将与脂肪族伯胺摩尔比为1∶1~5∶1的无水甲苯溶液逐滴加入到上述滤液中,伴随磁力搅拌-80℃~0℃下反应1~20h,再升至室温反应5~30h,又产生黄色沉淀,过滤,减压蒸馏;(2)BN先驱体的制备:将上述淡黄色液体在磁力搅拌下进行多阶段线性升温,升温速度为0.5~20℃/min,加热至150℃~180℃,15~25h,冷却后得黄色固体状先驱体。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