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395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16143.0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的消解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硝酸和盐酸混合后,同时加入到土壤样品中,增强了混合酸的氧化性,得到的消解液可以满足检测要求;同时,盐酸-硝酸混合酸与土壤样品混合,经一次消解就得到满足检测要求的消解液,相比现行国标加入的“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盐酸”,步骤简便,减少了试剂的用量。另外,本发明的消解方法获得的消解液用于检测时,检测结果准确。从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环保;能够用于检测土壤样品中的铅、镉、铜、锌和锰的含量,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50786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83804.5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动物肝脏中镉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包括动物肝脏待测样品准备、镉标准曲线绘制、样品前处理、试样测定和定量计算,通过对传统样品前处理的消解方法进行改良,采用透明且带刻度的聚烯烃消解管对待测的动物肝脏样品进行消解,直接在该消解管内定容,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降低了操作步骤和洗涤转移定容过程中的操作误差和污染。动物肝脏待测样品经过硝酸和过氧化氢浸渍过夜后溶液就透明了,置于电热消解仪后只需在温度为60℃~90℃,加热消解时间为1h~2h就够。经验证,采用此方法对动物肝脏样品的测定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值更高,方法检出限0.012mg/kg,精密度更好,加标回收率符合要求,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41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41950.1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2,5-噻吩二羧酸和钆的配位聚合物,其分子式为:{[Gd2(TDC)2(ox)(H2O)4]}n·2n(H2O)。该配合物是通过水热方法制得:将Gd(NO3)3·6H2O与2,5-噻吩二羧酸H2TDC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加入到H2O中,在水热反应釜中以180℃反应7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无色块状晶体,用母液洗涤后,真空干燥即可。本发明以2,5-噻吩二羧酸和钆离子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在荧光、磁性、吸附和载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64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7199.1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6V40/10 , G06V10/80 , G06V10/44 , G06V40/2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2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花鲈个体识别与行为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水下花鲈图像数据集,以训练模型;S2:通过YOLOv8‑seg模型对花鲈图像进行分割提取获取花鲈主体部分的掩膜数据;S3:通过YOLOv8‑pose模型进行关键点检测,后通过仿射变换变换进行关键点对齐;S4:使用InceptionResNetV2提取高维特征,以识别花鲈个体;S5:通过计算已获取掩膜数据的质心坐标,即几何上的平衡位置;S6:将图像中的花鲈作为主体,利用步骤S5得到的质心坐标,计算主体的速度、加速度和路径重合程度,并结合步骤S3得到的关键点,分析主体方向变化的相关信息。本方法可以为水产养殖者提供了科学的行为分析数据,帮助优化养殖环境和提高养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7385.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潮次食用菌农药残留水平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与多潮次食用菌农药残留水平相关的参数;根据参数构建多潮次食用菌农药残留水平模型;设置多潮次食用菌种植参数;根据多潮次食用菌农药残留水平模型和种植参数对多潮次食用菌采摘时的农药残留水平进行预测,得到各潮次食用菌的农药残留水平预测值;根据农药残留水平预测值判断多潮次食用菌农药残留水平是否符合预设值,若不符合,则调整种植参数。本发明根据种植过程中与多潮次食用菌农药残留水平相关的参数构建农药残留水平模型,根据该模型能够预测各潮次食用菌采摘时的农药残留水平,从而科学制定和修改农药施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16294.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湿高粘泥状物料的烘干设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高湿高粘泥状物料的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整面积,将多个隔板通过环套以固定轴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多个隔板对壳体内部的分割面积。本发明不仅能够调节隔板对壳体内部分割的面积,从而可以改变高湿高粘泥状物料的铺设面积,方便对不同的高湿高粘泥状物料进行烘干,节省了资源,而且能够使物料烘干的更加均匀,提高了烘干设备的使用效果,还能够将壳体内产生的水蒸气吸走,从而可以避免水蒸气对物料的烘干产生影响,提高了烘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50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1910540372.6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装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大棚,该大棚内设置有养殖池、循环水处理系统、选别池、排污沟和输水系统。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单体,且养殖单体的数量为1‑16,每2‑4个养殖单体组合成一个养殖区,所述输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泵、进水管和回水渠,所述排污沟设置于进水管和回水渠的下部,所述回水渠和排污沟的内侧壁均涂覆有光滑的环保涂料,且底壁均具有5‑15°的倾斜,每个养殖区设置一根所述进水管,所述养殖池、循环水处理系统和输水系统相互接通,所述循环水泵的数量为3‑8个。该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系统可方便地向养殖单体均匀供水,水循环效果好、养殖容量大、功能强、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32349.3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预制菜调料供给装置及其调味方法,属于预制菜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顶部等距设有多个出料筒的底板,多个出料筒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料箱,料箱内通过分隔板分隔设置有存料腔和过渡定量腔。该大黄鱼预制菜调料供给装置及其调味方法,通过定量供给机构的使用,可以对调料供给进行定量控制,使预制菜制作过程中的口味保持统一,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精确性,操作简单便捷,通过补料机构的使用,可以使过渡定量腔内部的调料进行及时的补充,并且,由浮球跟随液面的调整进行对应的调整,完成使用,提高使用的灵活性,通过推动机构的使用,可以使取料桶内部的调料快速完全地进行排出,避免其内部挂壁。
-
公开(公告)号:CN118205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41639.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制菜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黄鱼预制菜灌装设备,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圆周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架,固定盘的顶部嵌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圆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套,固定套的一端滑动插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固定套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本发明可以自动打开包装袋的开口,还实现了实现自动放料操作,并且实现了自动抽真空处理,体现灌装设备的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10440.4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8/2135 ,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尺度空间内茶叶产地识别方法,包括:不同海拔的茶叶样品经微波消解预处理后测定稀土元素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构建茶叶的海拔识别技术模型:根据筛选出对模型贡献大的稀土、矿质特征差异元素,以此特征差异元素作为指标元素,比较指标元素含量在海拔产地间的差异,筛选出对模型贡献大的变量,并以此构建茶叶的海拔识别技术模型;将未知海拔信息的茶叶的稀土元素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测定后,输入茶叶的海拔识别技术模型,对茶叶海拔信息进行判别;实现了小尺度空间内白茶产地判别,减少了大量的变量,可为后期开展不同海拔白茶等级分类、产地溯源等实际生产工作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实际应用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