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齿轮-轴-轴承振动传递灵敏度计算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91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57710.0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齿轮‑轴‑轴承振动传递灵敏度计算系统和方法,在齿轮上安装有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在轴上安装有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在轴承上安装有第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分别用于将对应检测的冲击信号通过信号采集器传输到上位机进行振动传递灵敏度计算。本发明通过在齿轮、轴、轴承上分别安装加速度传感器,以检测振动冲击信号,从而计算振动传递灵敏度。本发明结构简单,计算方法不复杂,不需要采集箱体振动信号,因此减少了外部干扰,提高了测试精度。

    一种考虑自偏心的浮动齿圈摩擦片组件冲击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8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57758.1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自偏心的浮动齿圈摩擦片组件冲击力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待计算的浮动支撑摩擦片组件的基本参数,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摩擦片和内毂;S2、利用势能法计算摩擦片单齿综合刚度;S3、计算在重力作用下摩擦片与内毂产生的自偏心距;S4、根据摩擦片与内毂的齿侧间隙和相对位置关系,判断摩擦片与内毂是否发生碰撞,确定内毂与摩擦片碰撞齿数;S5、计算摩擦片与内毂轮齿间碰撞的冲击反弹系数和迟滞阻尼系数;S6、计算摩擦片与内毂每个接触齿的碰撞力;S7、根据S6中确定的内毂与摩擦片的碰撞力,构建内毂与摩擦片二质量扭转冲击动载动力学模型,计算每时刻内毂与摩擦片的冲击载荷。

    滑动轴承油膜厚度分布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77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8265.1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滑动轴承油膜厚度分布的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以轴瓦支承件中心作为坐标原点,构建三维空间坐标系,于推力轴承座与轴瓦之间设置至少三个超声探头,测量初步滑动轴承油膜厚度;并计算超声探头在轴瓦聚焦中心点在轴瓦上表面处投影点的坐标;构建轴瓦上表面空间平面函数,将聚焦中心点的在轴瓦上表面处投影点的坐标代入轴瓦上表面空间平面函数中,得到最优轴瓦上表面空间平面函数系数,确定最优轴瓦上表面空间平面函数;根据推力头下表面空间平面函数以及所述最优轴瓦上表面空间平面函数,得到油膜厚度的空间分布。该方法能够得到油膜区域的全部空间分布,能够为推力轴承的健康运维提供有效依据和参考。

    基于智能轴承的汽车后桥寿命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64759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10441205.X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轴承的汽车后桥寿命预测系统,包括智能轴承,智能轴承采集的信号输出给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后,再输出给模数转换电路进行模数转换,该模数转换电路输出数字信号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经通讯接口电路将数字信号传输给PC机,PC机接收的数字信号分析处理并建立预测的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后,进行寿命预测。本发明是专门针对汽车后桥的寿命预测系统,预测精度较高。

    轧机振痕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及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5668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23206.1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轧机振痕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及识别方法,属于轧机故障监测领域。本发明采用基于二阶循环自相关的解调方法对振痕振动信号进行解调分析,可以有效地对非平稳的振痕振动信号进行频率解调,并且对解调后的二阶循环自相关函数进行时域切片,完整地保留了振痕振动信号的调制信息,由此提高了振痕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取的准确度;本发明还采用功率谱信息熵的形式来识别轧机是否存在故障,无需考虑轧机速度波动的影响,识别方法简单且准确度高。

    考虑剥落、裂纹故障的偏航轴承振动响应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48202.1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剥落、裂纹故障的偏航轴承振动响应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计算桃形滚道影响下的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初始接触角,滚动体与四点接触球轴承内圈、外圈的接触变形,以及滚动体与保持架的接触变形;计算含故障时滚动体与轴承内圈和外圈的接触变形,滚动体与轴承内圈、外圈和保持架的接触刚度,滚动体与轴承内圈、外圈和保持架含故障时的接触力,滚动体与滚道接触面上任一点的压应力,以及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牵引力矩;构建故障四点接触球轴承动力学模型,计算考虑轴承内圈剥落、外圈剥落、滚动体剥落以及保持架裂纹的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振动响应。采用本技术方案,考虑剥落、裂纹故障,获取更准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振动响应。

    行星轮系非赫兹接触的接触刚度计算与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978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1665742.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非赫兹接触的接触刚度计算与动力学建模方法。所述接触刚度计算方法的步骤如下:获取轮齿表面测试数据;采用渐开线加权补偿方法将轮齿表面测试数据与轮齿表面弧度相匹配计算接触刚度。所述动力学建模方法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接触刚度;然后将轴向抗压刚度、弯曲刚度、剪切刚度、计算的接触刚度等带入行星轮系动力学模型,采用ode45计算方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获得轮齿的振动数据;对轮齿的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轮齿的受力。将轮齿表面的接触形式考虑为非赫兹接触,充分考虑轮齿表面的微观形貌,减小接触刚度的计算误差,提高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提高接触特性分析、振动特性预估、功率损耗计算、寿命预测的准确性。

    基于物理模型信息迁移的轴承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59201.8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信息迁移的轴承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提取轴承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布特征高斯分布的均值与其标准差,生成高斯白噪声,计算球轴承与内、外圈滚道之间的接触刚度,以及接触变形与载荷之间的关系,构建故障球轴承四自由度动力学平衡方程并求解,得到轴承动力学动态响应信号;将高斯白噪声迁移至轴承动力学动态响应信号,生成与实测信号同分布的轴承融合数据;构建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判断是否达到目标收敛效果,若达到则更新噪声添加控制参数,并输出轴承融合数据。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少量实测信号生成轴承融合数据,减少实测信号的采集,节约人力物力。

    基于齿根应变的齿轮动态啮合力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58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7446.0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齿轮动态啮合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齿根应变的齿轮动态啮合力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在主动轮上相邻三个齿的齿根粘贴4组应变片εA,εB1,εB2和εc;三个齿的中间齿在一个啮合周期内将依次经历第一双齿对啮合阶段、单齿对啮合阶段和第二双齿对啮合阶段,获取静态工况和动态工况下的这三个啮合阶段的齿根应变;基于静态工况的齿根应变,获取这三个啮合阶段啮合力与齿根应变[εA,εB1,εB2,εC]间的映射关系,得到啮合力矩阵和应变矩阵的标定模型;将动态工况的齿根应变输入标定模型,得到动态啮合力。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采集齿根应变,实现动态啮合力检测。

    牵引齿轮传动系统局部故障振动特征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24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53033.X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牵引齿轮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牵引齿轮传动系统局部故障振动特征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牵引电机数学模型、斜齿轮传动系统弯扭轴动力学模型;建立内外多源激励下的牵引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S2,获得斜齿轮局部故障下的牵引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响应;S3,建立面向数字孪生轻量化仿真的牵引齿轮局部故障动力学实时驱动组合代理模型;S4,形成面向牵引齿轮典型故障振动特征实时和精准仿真预测的数字孪生模型,输出牵引齿轮传动系统局部故障振动特征预测结果。采用本技术方案,获取牵引斜齿轮裂纹、剥落等典型故障的振动特征,实现齿轮箱内部工作情况齿轮状态的监测与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