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化土工包裹体结构和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51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291872.8

    申请日:201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化土工包裹体结构和制作方法,该整体化土工包裹体结构由多个包裹体组成的包裹体单元,所述多个包裹体按照阵列的形式排列构成N排和M列的包裹体单元且相邻包裹体之间无间隙;所述包裹体单元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形成整体化包裹体结构,所述整体化包裹体为L层、N排和M列,L≥2,N≥2,M≥2。该整体化土工包裹体结构提高多个包裹体共同工作时的整体性,当其受到较大应力和应变时,由于相邻的包裹体之间通过连接带相互连接,不容易产生较大的位移,因此牢固性更高,还可以形成较高的直立面。

    一种基于灾害-道路-车辆协同的灾情实时反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284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73373.0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公路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灾害‑道路‑车辆协同的灾情实时反应方法。本方法提出的监测网络,能够同时对高速公路的所有路段均进行有效的监控。并且,本方法采用的线+节点+网络的监测方式,实现了高速公路分区分段监测。当某一路段的道路出现灾害时,该位置处的信号线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该段信号线发生信号中断。此时,可针对该段道路采集针对性的处理,不影响其他段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本方法对灾害的识别为层层深入的三级识别方法,可以在保证对灾害识别及时性的同时,保证对灾害情况分析的准确性。本方法可以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的灾害进行有效的识别,尽可能减少灾害导致的安全事故。

    岩土体变形监测装置及其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2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21489.5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土体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柔性软管、防护装置、中空弹簧、光纤以及光信号测量装置;所述柔性软管的上端端部嵌入于防护装置内,所述中空弹簧设置于柔性软管上端内侧容纳空间内,所述中空弹簧的上端固定设置于防护装置的顶部内侧,中空弹簧的下端为自由端,所述光纤同时穿过中空弹簧以及柔性软管,并且所述光纤分别固定于所述中空弹簧与所述防护装置的连接处和所述柔性软管下端端口处;所述光信号测量装置用于向所述光纤发射光脉冲,并接收反射信号。上述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范围安装;并且上述装置能够快速检测出岩土体变形量,从而减少其余因素对岩土体变形量的影响。

    一种蠕爬型韧性锚索、抗震锚固结构及坡面抗震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56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594622.6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爬型韧性锚索、抗震锚固结构及坡面抗震加固方法,其中蠕爬型韧性锚索包括安装于预应力锚索上的蠕爬结构;所述蠕爬结构包括固定套接在预应力锚索上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有能够弹性收缩或弹性扩张的韧性钢骨片,所述韧性钢骨片背向导向帽的一侧通过支拉杆与活动套环进行活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韧性锚索蠕爬结构能维持预应力锚索原有预应力、不丧失锚固力,能抵抗一定程度的动力破坏作用、发生形变后能耗能自行恢复而不失效,从而达到维持锚固力不丧失的预期效果;本发明构造简单,施工便捷,不易损坏,适宜性较强。

    一种抗震型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抗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7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56661.9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型边坡支护结构,用于固定于边坡表面,包括第一预制格构梁单元和第二预制格构梁单元,所述第一预制格构梁单元和第二预制格构梁单元交替间隔排列,相邻所述第一预制格构梁单元和所述第二预制格构梁单元之间通过粘性阻尼装置粘弹性连接;所述第一预制格构梁单元和所述第二预制格构梁单元分别通过第一锚固装置和第二锚固装置锚固于边坡表面;本发明公开的抗震型边坡支护结构使预制格构梁不再为刚性结构,能够减小震动对整体结构的损坏,增强抗震效果,能够在一定的震动力作用下正常实现其边坡支护功能;同时还具有高韧性以及自恢复能力,在震动发生后,格构梁能够尽快的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提现出了较好的抗震韧性功能。

    一种基于断裂力学的危岩崩塌预警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1083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330435.2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断裂力学的危岩崩塌预警方法与系统,根据裂缝开度监测图像与裂缝深度监测图像分别提取危岩的裂缝开度与危岩的裂缝深度,并计算断裂力学COD判据,COD是指裂缝闭合端面上二裂缝面间的裂缝张开位移δ,将裂缝张开位移δ与裂缝张开位移临界值δc进行比较,若δ≥δc表明裂缝将发生扩展,危岩存在断裂风险,则发出危岩崩塌预警信息。一种基于断裂力学的危岩崩塌预警系统,包括用于实时采集裂缝监测图像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数据传输装置远程传输裂缝监测图像至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中配置图像处理程序与崩塌预警程序。本发明从危岩形成与发展的本质入手,解决如何提高危岩崩塌预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的技术问题。

    一种防岩溶塌陷的防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76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81871.9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岩溶塌陷的防护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支撑架和竖向设置的多根承力杆,承力杆的上端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以为承力杆提供竖向的支撑力,承力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朝下的钻头;承力杆外于钻头上方连接有可收拢的承力架,承力架上铺设有承力层,承力杆外于钻头上方套设有可竖向活动的护筒,护筒内壁与承力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收拢后的承力架和承力层的收纳腔。本发明所述防护装置于隧道施工前设置,承力架可展开于岩腔内,为岩腔分担上方土层带来的部分压力,使岩腔壁被挖穿后仍能保持稳定,可有效避免因隧道施工而导致岩腔坍塌;可有效解决目前对岩腔进行防塌陷处理的方式耗时较长且施工较为困难的问题。

    一种抗震锚索、抗震响应监测方法与边坡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1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13061.3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震锚具与抗震响应监测技术领域,为解决如何提高抗震韧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锚索、抗震响应监测方法与边坡加固方法,锚索的锚固段的端部通过多级锁力装置进行锚固;所述多级锁力装置包括承载板、抗震阻尼器与永久锚具;所述承载板作为位置固定构件并用于承载锚索拉力;锚固段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承载板、抗震阻尼器与永久锚具;抗震阻尼器与所述永久锚具之间间隔有缓冲距离。采用本发明的抗震锚索作为加固装置,沿锚索拉伸方向在所述阻尼垫块上设置第一应变片;实时采集第一应变片的应变数据,并通过应变数据判断抗震阻尼器与永久锚具之的缓冲距离是否随着地震动变为0,若是,则发送抗震阻尼失效预警信息。

    一种基于全站仪的滑坡位移三维监测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366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481329.9

    申请日:2018-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站仪的滑坡位移三维监测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滑坡后壁上的第一激光反射装置、第二激光反射装置以及一个安装在滑坡体上的全站仪;全站仪用于实时采集以下监测数据:全站仪到第一激光反射装置的距离、全站仪到第二激光反射装置的距离、全站仪到第一激光反射装置的仰角以及全站仪到第二激光反射装置的仰角;还包括与全站仪通信连接的滑坡位移监测服务器,服务器内配置有根据全站仪所检测到的距离和仰角来计算滑坡位移的滑坡位移计算程序。还公开了一种滑坡位移监测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基于全站仪的滑坡位移三维监测系统。本发明解决了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不能同时监测的技术问题,能够提高监测实时性,能够提高监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