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落地式脚手架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624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452335.7

    申请日:2021-04-26

    Inventor: 林进浔 黄明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落地式脚手架的校正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已搭建脚手架中各个扣件的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标识信息,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还原出所有扣件的位置;在三维虚拟空间中,遍历所有的扣件,确定竖向扫地杆扣件和剪刀撑扣件;根据所述竖向扫地杆扣件、剪刀撑扣件和相应的规则分别对所述落地式脚手架进行校正,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对落地式脚手架进行安全检验和校正问题,并实现对落地式脚手架的搭建过程中扫地杆、剪刀撑的规范性进行自动化检验,降低了人工检测可能导致的错漏风险。

    一种场景物件的描边方法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2163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816162.8

    申请日:2020-08-14

    Inventor: 林进浔 黄明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场景物件的描边方法及终端,通过获取需要描边的物体的渲染队列,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分类排序,得到若干个组;第一渲染通道依次获取每组中需要描边的物件,利用遮罩着色器进行着色,并写入到模板缓存;第二渲染通道获取所述模板缓存中当前组中需要描边的物件,并在检测到物件为当前组中最后一个物件时,重新对当前组中每个需要描边的物件,利用填充着色器进行着色,完成描边,通过利用多个渲染通道来绘制模型外轮廓描边的效果,在提高了描边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性能开销。

    一种虚拟场景中雨滴下落位置的计算方法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068960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788134.7

    申请日:2019-08-26

    Inventor: 林进浔 黄明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虚拟场景中雨滴下落位置的计算方法及终端,通过将虚拟场景中预设点遮挡件的深度信息渲染到预设目标上,得到深度信息图;确定当前渲染画面中预设点的坐标,并获取当前场景相机从屏幕空间到世界空间的第一变换矩阵;根据所述深度信息图、预设点的坐标和第一变换矩阵计算得到雨滴在世界空间中下落的位置,减少了原有的每帧均需要进行大量的碰撞检测的计算,从而降低了运算量和性能开销,另外,传统的碰撞检测由于需要考虑上一帧和下一帧的位置受雨滴速度的影响,容易影响误差,而以计算深度信息的方式来计算雨滴在世界空间中下落的位置,无需考虑雨滴速度的影响,提高了准确度。

    虚拟空间方法和装置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059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244761.X

    申请日:2018-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006 G06F3/011 G06T15/205 G06T15/40

    Abstract: 发明人披露了一种虚拟空间方法:将虚拟场景中的模型挂载至虚拟空间原点;沿虚拟空间外围设置包围物;设置第一碰撞物并将其置于虚拟空间入口,所述第一碰撞物的大小与虚拟空间入口大小相同;设置第二碰撞物于虚拟摄像机;设置虚拟空间入口初始状态值为假,且当虚拟摄像机从所述虚拟空间入口进入虚拟空间时,改其状态值为真;当虚拟摄像机进入虚拟空间且虚拟空间入口初始值为假时,触发碰撞事件,隐藏虚拟空间中除入口之外的其他模型;当虚拟摄像机离开虚拟空间时,触发离开事件,显示被隐藏的所有模型,并将虚拟空间入口初始状态值设置为假,以实现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来回自然穿梭切换的功能。

    基于摄像头的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9307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24148.1

    申请日:2016-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7 G06F2203/012

    Abstract: 为提供一种新的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方案,发明人披露了一种基于摄像头的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摄像头获取带手部信息的手部图像,所述手部信息包括手掌或手背的预置图案的信息;对预置图案信息进行解码,获取带有校验帧的二进制序列;将解码获取的带有校验帧的二进制序列与虚拟场景中的各手部预置体的二进制序列进行比对,并在虚拟场景中还原出二进制序列相一致的手部预置体;通过带手部信息的手部图像获取手部第一姿态信息、手部平面位置信息、手部深度信息、手部第二姿态信息和手部动作信息,根据上述五种信息在虚拟场景中以手部预置体重建手部动作。发明人同时披露了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基于摄像头的虚拟现实交互装置。

    三维虚拟场景的渲染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278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30588.3

    申请日:2016-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5/005 G06T13/20 G06T2210/61

    Abstract: 为解决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由于低帧率导致的帧间跳变的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三维虚拟场景的渲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启动图片帧插值渲染模式;判断当前画面的渲染状态是否已完成,如是则将渲染完成的该帧画面直接输出到显示屏幕,否则:生成中间帧并将中间帧输出到显示屏幕,所述生成中间帧具体包括:扩大上一帧渲染画面的渲染尺寸并预测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偏移数据,根据预测的虚拟现实设备的当前偏移数据从扩大渲染尺寸的上一帧渲染画面中截取生成中间帧。发明人同时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三维虚拟场景的渲染装置。

    一种智能人脸测温消杀智能通道

    公开(公告)号:CN213182894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1980437.3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人脸测温消杀智能通道,包括智能考勤测温区、手部消毒区、全身消毒区、通道闸机、人脸识别设备、紫外线手部消毒器和雾化消毒器;手部消毒区设置于智能考勤测温区和全身消毒区之间,智能考勤测温区和手部消毒区之间设有通道闸机,人脸识别设备分别设置于通道闸机的进、出口两侧,人脸识别设备上设有温度感应器,紫外线手部消毒器设置于手部消毒区内,雾化消毒器设置于全身消毒区的上方。通过人脸识别设备以及其温度感应器实现通行人员的人脸识别及测温,通行人员通过通道闸机后进入手部消毒区,通行人员在紫外线手部消毒器上进行手部消毒,之后进入全身消毒区进行全身消毒,自动、高效地实现了测温杀毒的过程。

    一种人脸识别器的壳体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04461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2246508.0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脸识别器的壳体,包括钢化玻璃、前面板、防水密封圈、后面板和金属块;所述钢化玻璃盖设于所述前面板的外侧面,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边缘,所述后面板的内侧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连接;所述后面板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后面板的内侧面上设有金属块,且所述金属块与多个所述散热槽的凹面连接。通过在前面板的密封圈贴合至后面板,能够有效防止水渗透到壳体内,从而提高了密封性,达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在人脸识别器安装完成后,人脸识别器内的处理器与金属块接触,金属块能够传递处理器的热量给散热槽,增加了散热槽的槽状结构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提高了使用寿命。

    一种应用于塔吊设备上的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326524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784656.9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塔吊设备上的定位装置,包括:起重臂、起升钢丝绳、水平钢丝绳、滑轮组、吊钩、小车和激光定位装置;小车的上部可沿起重臂的延伸方向运动,水平钢丝绳穿过下车的下部且小车在水平钢丝绳上滑动,激光定位装置设置于小车上,滑轮组与小车连接,滑轮组和吊钩之间通过起升钢丝绳连接,起升钢丝绳可控制滑轮组和吊钩之间的相对距离。作业人员通过操作小车在起重臂上运动,水平钢丝绳为小车的运动起到平衡作用,同时,作业人员通过起升钢丝绳的牵引作用带动吊钩组件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当作业人员执行塔吊作业时,激光定位装置能够为根据作业情况发出激光信号提示下方区域的工作人员及时避让,从而提高人机交叉作业的安全性。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投放的急救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323295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784910.5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无人机投放的急救包装置,通过控制器可令锁扣电机控制锁扣支撑件上下活动,当需要对急救包进行限位固定时,令急救包的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对齐,同时通过锁扣电机控制支撑件向下活动,通过杠杆原理使插销靠近急救包的一端抵住急救包的第一槽口的顶部,能够使急救包保持稳固,当需要卸下急救包时,通过锁扣电机控制支撑件向上活动,通过杠杆原理使插销靠近急救包的一端从急救包的第一槽口的顶部脱离,再将急救包横向滑出即可。整体控制起来简单方便,提高了无人机的挂载重量,保证挂载运输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