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空调末端、客车空调系统及控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4652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582800.3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空调末端,包括:设置在客车的车厢侧壁内的表冷器(1);设置在客车的车厢侧壁内的风机(2),用于驱使空气流经所述表冷器(1);设置在客车的车厢侧壁上的上风口(3)、下风口(4);制冷模式下,车厢内空气在所述风机(2)驱使下,由所述下风口(4)进入,流经所述表冷器(1)后,从所述上风口(3)输出;制热模式下,车厢内空气在所述风机(2)驱使下,由所述上风口(3)进入,流经所述表冷器(1)后,从所述下风口(4)输出。本发明的客车空调末端,表冷器及风机设置在车厢侧壁内,节省车内空间。根据制冷或制热模式的不同,通过控制风机双向旋转实现双向出风,提高制冷、制热的舒适性、健康性。

    一种混合工质及换热系统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78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984079.9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工质,其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以质量占比计,其中第一组分为1%-43%的1,1,1,2-四氟乙烷(R134a),第二组分质量占比为1%-4%的1,1,1,2,2-五氟乙烷(R125),第三组分质量占比为8%-97%的2,3,3,3-四氟丙烯(R1234yf),第四组分质量占比为1%-57%的1,1-二氟乙烷(R152a),其质量占比是基于混合工质的总质量。该混合工质容积制冷量是R134a混合工质的94%以上,能效COP是R134a混合工质的95%以上,且具有低GWP、零ODP的环保特性解决了解决现有R134a替代制冷剂系统能力低问题。

    一种含R13I1的环保混合制冷剂及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781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983366.8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R13I1的环保混合制冷剂,该环保混合制冷剂包括四种组分,其中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R13I1),第二组分为1,1,1,2-四氟乙烷(R134a),第三组分为1,1,1,2,3,3,3-七氟丙烷(R227ea),第四组分为三氟甲基甲基醚(RE143a)和3,3,3-三氟丙烯(R1243zf)中的一种。该环保混合制冷剂的GWP小于等于600,ODP为0,解决现有替代R134a的制冷剂弱可燃和系统能力低或能效低的问题,并且应用该四元混合环保制冷剂的机组的能力和能效与使用R134a制冷剂的机组能力和能效相当,能够替代R134a工质。

    一种低可燃性换热介质和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19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983362.X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可燃性换热介质,其包含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组分,其中第一组分质量占比为1%-17%,第二组分质量占比为1%-43%,第三组分质量占比为1%-76%,第四组分质量占比为8%-83%,质量占比是基于所述低可燃性换热介质的总质量;其中,第一组分为1,1,1,2,3,3,3-七氟丙烷(R227ea),第二组分为1,1,1,2-四氟乙烷(R134a),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R152a),第四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和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中的一种,该换热介质的GWP小于等于600,ODP为0,具有低可燃性或不可燃性,可以解决现有替代R134a的换热介质弱可燃性,且系统制冷能力低的问题。

    一种低温冷凝式油雾捕集结构及捕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5967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65018.0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一种低温冷凝式油雾捕集结构及捕集器,涉及油雾捕集器技术领域,该低温冷凝式油雾捕集结构包括油雾捕集腔,油雾捕集腔位于进气口的上方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油雾捕集腔位于进气口的下方的内部设置有隔气板,使油雾捕集腔分隔为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部设置有冷凝部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板和隔气板,由导流板将进入的气态油雾进行导流形成均匀密布的气流导入上腔体内,并由冷凝部件进行冷凝净化形成液态油雾,增加了净化处理速率,同时冷凝净化形成的液态油雾由于重力滴入下腔体完成收集,避免液态油雾沉积在进气口处影响进气速率,隔气板能隔绝进入的气态油雾进入下腔体,进一步增加进气速率,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净化处理速率。

    导流板和具有其的油雾捕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789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49956.1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油雾捕集器的导流板,包括:板体,板体设置于油雾捕集器的进气口和换热器之间;板体上设置有导流区域,导流区域与油雾捕集器中换热器的位置相对应;导流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导流区域用于将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均匀的传输至换热器;板体上还设置有液管安装孔与气管安装孔。根据本申请的导流板,可以有效的改善油气的流动状况,提高油气的换热效率。

    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53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52192.7

    申请日:2018-11-14

    Inventor: 于艳翠 胡强 赵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气调节子系统、压缩机吸气端增压组件,压缩机吸气端增压组件包括真空发生部件,空气调节子系统包括第一流向切换部件、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部件、闪发器,真空发生部件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第一入口与第一流向切换部件贯通连接,第二入口通过第五截止部件与闪发器贯通连接,且第二入口通过第六截止部件与闪发器贯通连接,第一出口通过第一截止部件与气液分离部件贯通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系统高负荷需求下,采用真空发生部件利用冷媒膨胀功,提升低压级压缩部的吸气端压力,提高系统在负荷需求大、高低压比大时的能效。

    复合式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93531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90394.0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该复合式热管理系统,用于电动汽车中,包括用于调节电池箱温度的第一子系统以及用于调节车内温度的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具有冷凝蒸发器,第一子系统中循环有第一冷媒,且第一冷媒流经冷凝蒸发器中具有的第一流道,第二子系统中循环有第二冷媒,且第二冷媒流经冷凝蒸发器中具有的第二流道,第一冷媒与第二冷媒在冷凝蒸发器中进行热交换。根据本发明的复合式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具有多种工作模式,通过冷凝蒸发器的复叠作用,使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具有更高的制热量及制热能耗比,在高温环境下具有更高的制冷量和制冷能耗比,有效提高系统能效。

    换热器组件、车内换热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790679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64576.1

    申请日:2017-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车内换热器及车辆,该换热器组件包括连接管(2)和至少两组换热器单体(1),所述换热器单体(1)包括制冷剂进口(11)、制冷剂出口(12),其中一组所述换热器单体(1)的制冷剂出口(12)与另一组所述换热器单体(1)的制冷剂进口(11)通过连接管(2)相连,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一组所述换热器单体(1)的背风面(14)朝向另一组所述换热器单体(1)的迎风面(13),空气依次流经所述至少两组换热器单体(1)。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组件,可以提升换热器的循环效率,进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