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0887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341821.4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0/281 , G01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分散式固相萃取剂,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好的吸附萃取能力,萃取剂中的多种结构的相互作用强度存在差异,本发明萃取剂提高了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量及萃取回收量。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本发明萃取剂处理后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对多种蜂蜜样品进行检测的检测限为0.073~0.435ng/g,定量限为0.239~1.449ng/g,线性范围上限为500ng/g;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并检测其中TCs含量,加标回收率在88.1%~126.2%,匹配良好、准确度高,适应性好、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07666.X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原位修饰电极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属于电化学检测领域。本发明以ABA和En作为连接体,在玻碳电极表面原位生长共价有机骨架材料TpBD,从而构建得到原位共价修饰TpBD的电极,并通过引入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信号探针载体,基于适体和黄曲霉毒素M1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以制备的TpBD键合的玻璃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发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能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测定黄曲霉毒素M1,检测限为0.15ng/mL,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室温下保存15天后,仍可保留初始信号的76%,可广泛应用在电化学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7367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886221.6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C12Q1/6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滚环扩增DNA酶和共价有机骨架的电化学-ELISA免疫传感器,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电化学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相结合,在酶标板上放大核酸信号,用功能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0.5ng/mL~80ng/mL范围内还原峰的电信号与黄曲霉毒素M1的浓度具有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3,检测限为0.15ng/mL(S/N=3)。本发明既能够避免传统电化学分析中电极的钝化,还能够有效地放大ELISA的信号,实现级联信号放大,降低检出限,实现痕量检测,建立了一种灵敏、高选择性、高通量的电化学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30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6776.X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47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快速测定奇亚籽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属于蛋白质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方法以国标测定样品蛋白质含量获得参考值,同时以固定的光谱采集方法扫描样品,确定主成分数,选择特定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光谱信息和蛋白质含量参考值之间的校正模型。利用已建立的校正模型便可以快速得到各成分的含量信息,且通过内部交叉验证法验证已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度。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奇亚籽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方法准确,省时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6485.0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47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奇亚籽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快速测定方法,属于不饱和脂肪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方法以国标测定样品实际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作为参考值,同时以固定的光谱采集方法扫描样品,确定主成分数,选择光谱预处理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光谱信息和参考值之间的校正模型。利用已建立的校正模型便可以快速得到各成分的含量信息,且通过内部交叉验证法验证已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度。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奇亚籽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定量分析,方法准确,省时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5938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600989.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链置换型DNA聚合酶诱导等温循环扩增反应检测肉类来源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多重序列对比确定了肉类的检测靶核酸,设计了特异性的分子信标探针和引物,以肉类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实时荧光SDPICA体系,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并且验证了SDPICA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检出限,还通过实际样品的检测确定了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本发明方法对于肉类掺假的检测具有通用性,可以是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鸭肉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9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34913.9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链置换型DNA聚合酶诱导等温循环扩增反应检测清真食品中猪源性禁忌物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多重序列对比确定了猪肉的检测靶核酸,设计了特异性的分子信标探针和引物,以肉类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实时荧光链置换型DNA聚合酶诱导等温循环扩增反应体系,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并且验证了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检出限,还通过实际样品的检测确定了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509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37041.X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奇亚籽配方减轻体重替代餐,属于健康食品领域。本发明替代餐的主要原料为奇亚籽,该替代餐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要求符合国际食品标准CODEX STAN 203‑1995《减轻体重用低能量配方食品标准》,将低热量且营养丰富的奇亚籽作为减轻体重替代餐的主料,可溶性膳食纤维溶于水中,吸收自身水分的10倍水分,膨胀形成胶状物质,产生饱腹感。采用食品配方调配各种营养组分,达到控制体重、均衡营养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5080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36913.0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奇亚籽配方控制体重替代餐,属于健康食品领域。所述替代餐的原料包括奇亚籽,该替代餐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要求符合国际食品标准CODEX STAN 181‑1991《控制体重用配方食品法典标准》,将低热量且营养丰富的奇亚籽作为控制体重替代餐的主料,可溶性膳食纤维溶于水中,吸收自身水分的10倍水分,膨胀形成胶状物质,产生饱腹感。产品还调配了各种天然营养组分,取代现有的替代餐常用的营养补充剂,达到控制体重、均衡营养等额外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761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311401.7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 , G01N27/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双酚A和双酚S的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廉价、方便、绿色环保;可同时检测双酚A和双酚S,对双酚A的检测限为20nM,对双酚S的检测限为94nM。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对实际检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苯酚、抗坏血酸、邻苯二酚、硝基酚和对苯二酚的抗干扰能力强,可以用于实际物品中双酚A和双酚S含量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