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张力自调节棉纺下销

    公开(公告)号:CN1159613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464874.3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张力自调节棉纺下销,包括竖直部、以及设置于竖直部顶端的水平部;水平部的与皮圈接触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安装槽,若干安装槽内分别对应容纳有若干工作部,工作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壁可拆卸连接的弹性连接件,并在工作部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驱动工作部沿水平部的宽度方向来回运动的弹性模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在下销与皮圈的接触位置处设置可伸缩的工作部,将二者之间的硬性摩擦改为弹性接触,不仅减少了二者之间硬性摩擦力对皮圈的冲击所造成的磨损和疲劳,提高皮圈的使用寿命,还减少了上下皮圈发生相对滑移的情况,从而将纤维须条稳定向变速点输送。

    一种光电热膜捻复合纱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74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118270.6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热膜捻复合纱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电热织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光电热膜捻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以加工性能优越的天丝薄膜为载体,将碳纳米管均匀嵌入并粘合在天丝薄膜上,进一步切割成条与电线在纺纱机上加捻成所述的复合纱线。本发明以天丝薄膜负载碳纳米管后进一步采用膜捻纱工序,其螺旋结构为海水蒸发提供了足够多的吸水孔隙和优良的水循环通道,实现了蒸发结盐后较强的自清洁能力和高效率供水蒸发能力,且进一步增强了纱线强度。并且,本发明通过光热和电热两种方式使得织物发热保持连续性和高效性,达到白天光照不足、夜间无光照以及日夜交替下整体蒸发效果优异的效果,维持稳定优良的蒸发效果。

    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和纺织品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03166.7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智能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和纺织品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为细菌纤维素网络携带导电纳米填料定向附着在可压缩纺织品的上下表面和立经纤维上。本发明将产纤细菌、导电纳米填料、可压缩纺织品加入产纤细菌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得纺织基水凝胶;将纺织基水凝胶灭菌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该柔性压力传感器实现了细菌纤维素基压力传感器从二维片层薄膜结构到三维立体结构的突破,能够在不牺牲灵敏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压缩工作范围,并且具有较高的皮肤顺应性。

    一种多维复合结构的热防护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3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420391.1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复合结构的热防护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热防护织物的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中的无机纤维与热湿舒适性调控层中纱线的勾连交错形成整体,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包括多个气凝胶毡,多个气凝胶毡通过热湿舒适性调控层中的立经间隔区间进行固结。本发明的一种多维复合结构的热防护织物,热湿舒适性调控层通过串联式链接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和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使其形成一体化织物;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和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的协同有效提高对外界高温的阻隔能力;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的间隔式排列保障织物整体的透气透湿性;热湿舒适性调控层通过亲水梯度控制实现内测汗液的传输,提高热湿舒适性。

    一种自捻纺纱络筒机及其络筒转速自适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2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73463.4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捻纺纱络筒机及其络筒转速自适应调节方法,自捻纺纱络筒机中:络筒机本体包括络筒以及与络筒相连的电机;导纱架布置在络筒机本体导入纱线的一侧;导轮组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光电触发器包括触发器主体以及设置在触发器主体上的第三导轮,触发器主体通过第三导轮悬挂在纱线上,第一导轮用于将纱线引导至第三导轮,第二导轮用于将第三导轮上引出的纱线引导至络筒;光电感应器包括第一光电感应组件和第二光电感应组件,第一光电感应组件和第二光电感应组件均用于探测触发器主体在导纱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本发明能够与自捻纺纱机进行组装联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出纱速度,并且以稳定的张力卷绕输出纱线,且张力可调整。

    氧化铝短纤纱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5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04455.8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铝短纤纱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刺机构、切割机构、喂入机构、搓捻机构以及高温煅烧机构;搓捻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运动方向相反的搓捻单元;氧化铝溶胶短纤经针刺机构针刺成薄片,再被切割机构切割成若干条带,条带沿与两个搓捻单元垂直的平面喂入两个搓捻单元之间加捻,并经高温煅烧机构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铝短纤纱。本发明通过将搓捻机构设置成两个对称设置、且运动方向相反的搓捻单元,同时借助协同搓捻组件,使得两个搓捻皮带相互接触的部位呈凹凸状,使条带沿与两个搓捻单元垂直的平面喂入两个搓捻单元之间的呈凹凸状处,为条带的加捻提供适宜的摩擦力,使条带更好地实现高效、稳定加捻。

    耐高温抗氧化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221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698690.7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氧化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碳纤维表面处理、原子层沉积抗氧化层以及高温无氧退火的工艺步骤,得到表面沉积耐高温抗氧化薄膜的碳纤维。碳纤维表面的耐高温抗氧化薄膜复合了不同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设计,通过优先沉积硅原子在碳纤维和抗氧化薄膜间形成碳化硅界面层,以化学键增强两者间的结合力;氧化硅层和氧化铝层交替层叠沉积,且氧化铝沉积层数呈周期性变化,形成了更加致密、无空隙的膜结构。本发明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对碳纤维的单纤维进行处理,沉积均匀,显著提升碳纤维的耐高温抗氧化性;且抗氧化薄膜层的厚度在纳米和微米级,保证了碳纤维的柔软性;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无污染、绿色环保的优点。

    一种电磁屏蔽与汗液传输一体化防护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1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1259.0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与汗液传输一体化防护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织物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叠设的两层镀银织物和一层亲水膜,位于中间的镀银织物经过热压工艺形成多个凹陷结构,凹陷结构中填充有电磁损耗材料,凹陷结构的四周均具有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形成的焊点,以将两层镀银织物和亲水膜紧密贴合,并将电磁损耗材料限位在凹陷结构中,焊点为内宽外窄的锥形微孔,焊点形成芯吸通道。本发明中这些阵列分布芯吸通道呈现出梯度润湿性,可以通过单向导水特性将皮肤表面液体汗液向外转移,并排出织物表面。本发明在拥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个人热湿管理,在高强电磁环境工作过程中确保安全的同时也拥有舒适性。

    耐高温抗氧化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22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98690.7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氧化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碳纤维表面处理、原子层沉积抗氧化层以及高温无氧退火的工艺步骤,得到表面沉积耐高温抗氧化薄膜的碳纤维。碳纤维表面的耐高温抗氧化薄膜复合了不同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设计,通过优先沉积硅原子在碳纤维和抗氧化薄膜间形成碳化硅界面层,以化学键增强两者间的结合力;氧化硅层和氧化铝层交替层叠沉积,且氧化铝沉积层数呈周期性变化,形成了更加致密、无空隙的膜结构。本发明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对碳纤维的单纤维进行处理,沉积均匀,显著提升碳纤维的耐高温抗氧化性;且抗氧化薄膜层的厚度在纳米和微米级,保证了碳纤维的柔软性;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无污染、绿色环保的优点。

    具有三维结构的单向导湿性能的织物、制备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082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36141.8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单向导湿性能的织物、制备方法与装置,本发明中具有三维形貌微凸结构单元的织物,其在形成过程中微凸部和平整部分别进行亲水和憎水整理,使得此三维微凸织物贴肤处的平整部位具有使用干爽感、拒水功能,而微凸部将平整部的水分迅速吸湿并快速向微凸位置顶端传导,同时微凸形貌增加了织物比表面积,有利于水分的传导空间和水分的挥发。本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织物的二维结构,得到的具有三维阵列微凸结构的织物,大大提高了熔喷布的比表面积,并且平整部憎水功能和微凸部的亲水功能有效复合使三维阵列微凸结构的织物的导湿传导能力大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