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传感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9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00496.7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传感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复合纱线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氨纶作为芯纱,外层用棉进行环锭纺工艺,形成弹性包芯纱线;S2.将包芯纱浸泡至碳材料溶液中,取出后干燥,重复数次;S3.将疏水材料和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均匀以配置成静电纺丝溶液,再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在步骤S2所得的传感纱线表面形成疏水层。发明先以氨纶长丝与外包亲水性棉短纤维须条形成弹性包芯纱,用以加强涂覆碳材料的附着性,再辅以静电纺丝技术包裹纱线以实现对整体传感性能的维持,以及由疏水材料的强疏水性,突破了柔性传感器使用环境的限制了,同时还兼具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自供电性能。

    全生物质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00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315237.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生物质基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以丝瓜络为基材,以产纤细菌和导电纳米材料为原料,以培养基为反应环境,采用原位发酵动态培养的方式在丝瓜络中定向生长细菌纤维素,同时在细菌纤维素内负载导电纳米材料;通过对动态培养过程的温度、培养时间及菌液的浓度进行调控,控制细菌纤维素的生长过程。上述技术方案,可充分发挥丝瓜络和细菌纤维素的优势,最终得到高回弹性、宽应变工作范围且可生物降解的全生物质基压力传感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基材上沉积导电纳米材料来制备柔性传感器时存在的传感性能不稳定、难降解的难题。

    一种原位微生物发酵改性光致变色细菌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656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64260.X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微生物发酵改性光致变色细菌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向细菌纤维素培养液中添加光致变色功能材料,原位发酵改性法对细菌纤维素进行改性,利用微生物细菌发酵作用,在繁殖过程中实现纳米三维网络的生长和与光致变色材料的高效组装,突破物理和化学合成方法的瓶颈,生产光致变色功能纤维素材料,实现了通过紫外光照射前后颜色可逆转换的光致变色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所制备的光致变色纤维素在日光下为无色薄膜,在紫外光照射后呈现出不同颜色,有良好的光响应和可逆变色性能,并且本发明所选用的各种试剂无毒无害,无刺激性气味,具有优良的生物安全,且生物工艺的一锅法制备操作简单,无复杂仪器,可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细菌纤维素改性的生物质太阳能蒸发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879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315241.9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纤维素改性的生物质太阳能蒸发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以具有亲水性和三维孔道结构的丝瓜络作为基材,采用动态培养的方式在其内外形成细菌纤维素,同时在细菌纤维素内负载光热材料,制得光热转化效率高、水运输和蒸发效率高、蒸发性能稳定、表面拒盐性能佳且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太阳能蒸发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丝瓜络上生长形成细菌纤维素的过程中负载光热材料,使光热材料在蒸发器中分布均匀,并能够确保光热材料与基材稳定结合,使蒸发器的蒸发性能更稳定;其次,丝瓜络的孔道结构为水分的补充提供了快速的通道,提高了供水能力,从而有效解决了盐分在光热材料表面沉积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性能。

    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和纺织品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03166.7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智能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和纺织品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为细菌纤维素网络携带导电纳米填料定向附着在可压缩纺织品的上下表面和立经纤维上。本发明将产纤细菌、导电纳米填料、可压缩纺织品加入产纤细菌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得纺织基水凝胶;将纺织基水凝胶灭菌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该柔性压力传感器实现了细菌纤维素基压力传感器从二维片层薄膜结构到三维立体结构的突破,能够在不牺牲灵敏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压缩工作范围,并且具有较高的皮肤顺应性。

    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和纺织品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2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203166.7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智能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和纺织品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为细菌纤维素网络携带导电纳米填料定向附着在可压缩纺织品的上下表面和立经纤维上。本发明将产纤细菌、导电纳米填料、可压缩纺织品加入产纤细菌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得纺织基水凝胶;将纺织基水凝胶灭菌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该柔性压力传感器实现了细菌纤维素基压力传感器从二维片层薄膜结构到三维立体结构的突破,能够在不牺牲灵敏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压缩工作范围,并且具有较高的皮肤顺应性。

    细菌纤维素改性的生物质太阳能蒸发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87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5241.9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纤维素改性的生物质太阳能蒸发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以具有亲水性和三维孔道结构的丝瓜络作为基材,采用动态培养的方式在其内外形成细菌纤维素,同时在细菌纤维素内负载光热材料,制得光热转化效率高、水运输和蒸发效率高、蒸发性能稳定、表面拒盐性能佳且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太阳能蒸发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丝瓜络上生长形成细菌纤维素的过程中负载光热材料,使光热材料在蒸发器中分布均匀,并能够确保光热材料与基材稳定结合,使蒸发器的蒸发性能更稳定;其次,丝瓜络的孔道结构为水分的补充提供了快速的通道,提高了供水能力,从而有效解决了盐分在光热材料表面沉积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