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
    41.
    发明公开
    减振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96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596040.1

    申请日:2022-05-27

    Inventor: 上原宏

    Abstract: 提供能够低成本化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具备减振单元和扭矩限制单元。扭矩限制单元相对于减振单元配置在径向外侧。第一侧板具有与输出板的外径相同的内径。第二侧板具有与第一输入板的外径相同的内径。压板具有与第二输入板的外径相同的内径。第一侧板配置为其内周面不与输出板的外周面相对。第二侧板配置为其内周面不与第一输入板的外周面相对。压板配置为其内周面不与第二输入板的外周面相对。

    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0340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528322.3

    申请日:2021-05-14

    Inventor: 上原宏

    Abstract: 一种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实现装置的径向方向的小型化,且能够在分别装配了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的基础上组装两者。该阻尼器装置(1)包括阻尼器单元(20)和扭矩限制器单元(10)。阻尼器单元(20)具有止动机构(45),止动机构(45)具有形成于凸缘(40)的止动用孔(42a、42b)、及固定于输入侧板(21)的止动销(24)。扭矩限制器单元(10)具有环状摩擦板(13),环状板(13)的内周部由铆钉(25)固定于输入侧旋转体(21)的外周部,铆钉(25)贯通止动用孔(42a、42b)而组装。

    阻尼装置
    43.
    发明公开
    阻尼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80340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523120.X

    申请日:2021-05-13

    Inventor: 上原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阻尼装置,抑制径向的尺寸,实现装置的小型化。阻尼装置(1)具备阻尼单元(10)和扭矩限制器单元(20)。阻尼单元(20)具备:具有窗部(11d、12d)的第一以及第二板(11、12);具有窗孔(18a)的轮毂凸缘(13);和止动机构(40)。第一板(11)在窗部(11d)的径向外方具有卡合部(11b)和固定于第二板的第一固定部(11c),轮毂凸缘(13)在相邻的窗孔(8a)的圆周方向间的径向外方具有突起(18c)。止动机构(40)通过突起(18c)与卡合部(11b)抵接而构成,将第一板(11)和扭矩限制器单元(20)固定的铆钉(29)从沿旋转轴的方向观察时,配置于相邻的窗部(11d、12d)的圆周方向间。

    减振装置
    44.
    发明公开
    减振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49456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34076.0

    申请日:2021-03-03

    Inventor: 上原宏

    Abstract: 在减振装置中,抑制预减振单元中的异常噪声的产生。该减振装置(1)具备预减振器(50)。预减振器(50)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毂(30)与凸缘(40),并在低扭转角度区域内动作。预减振器(50)具有第一以及第二小螺旋弹簧(53、54)。第一小螺旋弹簧(53)在毂(30)和凸缘(40)没有相对旋转的中立时以被压缩的状态配置,相对于毂(30)向旋转方向的第一侧对凸缘(40)施力。第二小螺旋弹簧(54)在中立时以被压缩的状态配置,相对于毂(30)向旋转方向的第二侧对凸缘(40)施力。

    减振装置
    45.
    发明公开
    减振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3098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098891.9

    申请日:2021-01-25

    Inventor: 上原宏

    Abstract: 一种减振装置,使得能够在圆周方向上较长地形成构成限动机构的限动用孔。减振装置(1)具备输入侧板(21)、毂缘(22)、多个螺旋弹簧(27)以及限动机构(25)。限动机构(25)具有多个限动用孔(22c)和多个限动销(24)。限动用孔(22c)在毂缘(22)的第一窗孔(22a)的圆周方向的两侧以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限动销(24)固定于输入侧板(21),且能够在限动用孔(22c)内在圆周方向上移动。毂缘(22)在第一窗孔(22a)的按压面(22d)具有向圆周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2e),限动用孔(22c)的靠近第一窗孔(22a)的端部朝向突出部(22e)延伸。

    离合器盘及扭矩限制器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9708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084058.0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盘及扭矩限制器,通过使水不易积存在离合器盘的摩擦部件的内周端面而使摩擦部件的摩擦特性稳定。该离合器盘(13)具备芯板(16)和环状的摩擦部件(17)。芯板(16)具有环状的连结部(16a)和多个固定部(16b)。多个固定部(16b)从连结部(16a)向径向外侧突出设置,并隔着沿径向延伸的狭缝(16d)在圆周方向上排列配置。摩擦部件(17)固定在芯板(16)的固定部(16b)上,内径大于狭缝(16d)的内周端。另外,在摩擦部件(17)的内周端面(17b)上,与多个固定部(16b)对应地形成有多个排出槽(17a),排水槽(17a)将落下到摩擦部件(17)的内周端面(17b)的水引导到狭缝(16d)。

    动力传递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94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016459.2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在具备飞轮及扭矩限制器的动力传递装置中,一面确保扭矩限制器的扭矩容量,一面抑制装置整体的径向尺寸。该动力传递装置1的飞轮(2)具有环状部(4)和容纳部(5)。容纳部(5)形成在环状部(4)的内周侧,并容纳扭矩限制单元(10)。扭矩限制单元(10)具有减振罩(11)、压力环(12)、摩擦盘(13)和锥形弹簧(14)。减振罩(11)具有多个接合孔(11c)。压力环(12)具有与接合孔(11c)接合的爪(12a)。另外,在飞轮(2)的环状部(4)的内周面(4c)上,在与爪(12a)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多个凹部(4e)。

    扭矩限制器、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943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016030.3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扭矩限制器、带扭矩限制器的减振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在被容纳于飞轮的容纳部的扭矩限制器中,确保扭矩容量,并防止在进行组装时与飞轮相干扰。在装配有该扭矩限制单元(10)的飞轮(2)中固定有具有主体部(6a)的多个定位销(6)。扭矩限制器(10)具备减振罩(11)、压力环(12)、摩擦盘(13)、锥形弹簧(14)和减振环(15)。减振环(15)与压力环(12)夹持锥形弹簧(14),该减振环(15)在外周部具有供定位销(6)嵌入的多个定位销用孔(15g),安装面安装于飞轮(2)。锥形弹簧(14)的容纳部(5)的内部侧的面与减振环(15)的安装面之间的长度被设定为短于定位销(6)的主体部(6a)的长度。

    液力变矩器的锁定装置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39706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80035524.2

    申请日:2014-07-0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轴向占有空间小、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动态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离合器部(28)、从动板(33)、多个扭簧(29、32)以及动态减振装置(34)。动态减振装置(34)包括减振板(52)、一对惯性环(53)以及多个螺旋弹簧(55)。减振板(52)包括多个弹簧收纳部(52a)。一对惯性环(53)以与减振板(52)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在减振板(52)的轴向两侧,具有弹簧收纳部(53a)。多个螺旋弹簧(55)被收容在弹簧收纳部(52a、53a)中,将减振板(52)与一对惯性环(53)弹性地连结。

    飞轮组件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3491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380026514.8

    申请日:2013-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3492 F16F15/13453 F16F15/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扭转特性中的负侧的共振抑制性能的飞轮组件。本飞轮组件(1)包括:第一旋转部件(2)、第二旋转部件(3)、第一弹性部件(49)、第二弹性部件(48)、端部用座部件(44)以及中间用座部件(43)。第一弹性部件(49)配置于发动机的加速侧的动力被输出的一侧。第二弹性部件(48)与第一弹性部件(49)串联地配置。第二弹性部件(48)的传递扭矩比所述第一弹性部件(49)的传递扭矩小。端部用座部件(44)具有第一端部座部件(44a)和第二端部座部件(44b)。第一端部座部件(44a)可在第一旋转部件(2)上滑动。第二端部座部件(44b)可在第一旋转部件(2)上滑动。中间用座部件(43)中所包括的第一中间座部件(43a)在第一弹性部件(49)与第二弹性部件(48)之间,在第一旋转部件(2)上可滑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