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2672A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3154691.9

    申请日:2003-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8/60 H01L21/31053 H01L27/11502 H01L27/11507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形成于衬底(10)上的第1绝缘层(4)和形成于第1绝缘层中的多个接触栓塞(3)上形成导电层(5);对导电层进行构图而形成多个电容元件下部电极(6);在第1绝缘层和电容元件下部电极上形成第2绝缘层(8);在电容元件下部电极的上部区域的第2绝缘层中形成凹部(12);对第2绝缘层进行研磨而使其平坦化;露出电容元件下部电极;以及在电容元件下部电极的上部形成电容绝缘膜和电容元件上部电极。在第2绝缘层的研磨时促进阶梯差缓和,抑制研磨残留、下部电极的剥离及损伤的产生,并且可降低总阶梯差。

    电阻变化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793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80030286.2

    申请日:2011-06-21

    Abstract: 电阻变化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板上的层间绝缘膜中形成导电性塞柱的工序(1000~1004);以将在上述导电性塞柱周围产生的上述层间绝缘膜的凹部及跨多个上述导电性塞柱产生的上述层间绝缘膜的凹部除去,并使上述导电性塞柱的上部从上述层间绝缘膜上表面突出的方式,使上述层间绝缘膜上表面平坦的工序(1005);在上述层间绝缘膜及上述导电性塞柱上,形成与上述导电性塞柱电连接的下部电极层的工序(1006);将上述下部电极层上表面的突出部除去,使上述下部电极层上表面平坦的工序(1007);在上述下部电极层上形成电阻变化层的工序(1008);在上述电阻变化层上形成上部电极层的工序(1008);及加工形成下部电极、电阻变化层及上部电极的工序(1009)。

    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2055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80035193.9

    申请日:2011-10-06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低电压下电阻稳定地变化,适于大容量化并且可靠性优良的电阻变化型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非易失性存储元件(10)具有:第一电极(106)、第二电极(104)和电阻变化层(115),该电阻变化层基于施加在两电极间的电信号而电阻值可逆地变化,电阻变化层(115)具备按顺序层叠具有由MOx表示的组成的第一过渡金属氧化物层(115x)、具有由MOy(其中x>y)表示的组成的第二过渡金属氧化物层(115y)、和由MOz(其中y>z)表示的组成的第三过渡金属氧化物层(115z)的层叠结构。

    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56692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80004276.1

    申请日:201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第一电极布线(151),被形成为带状;第三层间绝缘层(16);电阻变化层,被形成在覆盖存储单元孔(29)的底部及侧面的区域,且是由缺氧型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第一电阻变化层(18a)、和由含氧率与所述第一电阻变化层(18a)不同的缺氧氮型过渡金属氧氮化物构成的第二电阻变化层(18b)的层叠构造体;第一电极(19),被形成在存储单元孔(29)的内部;以及第一布线(22),在至少覆盖存储单元孔(29)的开口的区域,在与第一电极布线(151)交叉的方向上被形成为带状,在将所述过渡金属表示为M、将第一电阻变化层(18a)的组成表示为MOz、将第二电阻变化层(18b)的组成表示为MOxNy的情况下,满足z>x+y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