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双调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43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79412.3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治疗包虫病药品技术领域,是一种能量双调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葡萄糖摄取抑制剂和线粒体呼吸链阻断剂,葡萄糖摄取抑制剂为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甲苯达唑、氟苯达唑、奥芬达唑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线粒体呼吸链阻断剂为阿托伐醌、抗霉素A、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α-生育酚丁二酸酯、二甲双胍、嘧菌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通过联合使用葡萄糖摄取抑制剂和线粒体呼吸链阻断剂,用于制备抗包虫病药品,在实现药物对虫体进行能量摄取抑制的同时,使用线粒体呼吸链阻断剂实现能量代谢抑制,完全阻断虫体的能量摄取和代谢过程,多途径发挥抗包虫作用,达到提高抗包虫治疗效果。

    中药材显色液和变色标签及储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100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336930.3

    申请日:2016-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随时间变化颜色的显色液及储药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中药材显色液和变色标签及储药装置,该中药材显色液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分别榨取藿香叶子汁、黄连叶子汁、金钱草叶子汁、白术叶子汁和翻白草叶子汁,将其混匀后得到中药材显色液。本发明的中药材显色液纯中药配方,安全无害,具有在特定时长范围内具有相应的颜色的特性,可以使用在需要根据时长来判断物质特性的技术领域,使用方便安全快捷,同时,本发明中的储药装置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可将各类药物分别存放入不同的储药盒内,取放方便省力,同时分类存放药物还可降低取错药的风险,药品不易受到污染,提高其使用的安全系数,并且储物盒能实现层叠放置,从而节省空间。

    中药材显色液和变色标签及储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1008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36930.3

    申请日:2016-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F3/0291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随时间变化颜色的显色液及储药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中药材显色液和变色标签及储药装置,该中药材显色液按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分别榨取藿香叶子汁、黄连叶子汁、金钱草叶子汁、白术叶子汁和翻白草叶子汁,将其混匀后得到中药材显色液。本发明的中药材显色液纯中药配方,安全无害,具有在特定时长范围内具有相应的颜色的特性,可以使用在需要根据时长来判断物质特性的技术领域,使用方便安全快捷,同时,本发明中的储药装置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可将各类药物分别存放入不同的储药盒内,取放方便省力,同时分类存放药物还可降低取错药的风险,药品不易受到污染,提高其使用的安全系数,并且储物盒能实现层叠放置,从而节省空间。

    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740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21936.8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阿苯达唑技术领域,是一种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阿苯达唑脂质体和冻干保护剂;冻干保护剂的加入量按100毫升阿苯达唑脂质体中加入8克至20克冻干保护剂。本发明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较现有阿苯达唑脂质体的粒径小、形态均一、包封率高和保存时间长;本发明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能使血浆及肝组织中阿苯达唑的活性代谢产物阿苯达唑亚砜达峰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相对生物利用度较现有阿苯达唑脂质体剂型有显著提高;肝靶向作用也优于现有阿苯达唑脂质体剂型;且本发明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在制备过程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无毒、无有机溶剂残留,适宜工业化生产。

    降压调脂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30482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10083356.1

    申请日:2013-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降压调脂用药物技术领域,是一种降压调脂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降压调脂用提取物按药材原料重量份组成为:黑加仑籽细粉48份至72份、泽泻120份至180份、白术48份至72份、山楂96份至144份;其中,该降压调脂用提取物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泽泻、白术和山楂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药材,向混合药材中加入水进行煎煮2次至3次。本发明中各中药成分在降血压调血脂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由其组成的中药灵活、疗效好、毒副作用小、长期应用耐受性好,实现了标本兼治、整体调节且毒副作用低的目的,并且中医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