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796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50046.2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病害处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无损快速的水射流拆除装置,包括作业台车以及集成于作业台车上的动力系统、磨料水射流系统和机械臂作业系统,动力系统主要由柴油机、液压油泵、柱塞泵组成,柴油机向液压油泵和柱塞泵提供驱动力,磨料水射流系统主要由磨料罐、射流器、磨料射流喷嘴、水箱组成,水箱通过柱塞泵与射流器输入端连接,磨料射流喷嘴与射流器输出端连接,磨料罐与射流器负压吸入端连接,机械臂作业系统主要由回转机构、机械臂组成,回转机构与液压油泵连接,其上设置机械臂,机械臂的自由端上设置磨料射流喷嘴。本水射流装置的破除效率高,操作方便,作业环境良好,且对待拆除区域周围既有衬砌结构损伤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82783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218897.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裂损隧道衬砌结构渗水特性的实验试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试件尺寸;确定浇筑尺寸,定制浇筑模具;养护试件,钻取实验芯样试件;试件精确打磨至实验尺寸;将芯样试件放入劈裂刀具,劈裂芯样试件,并对劈裂后的芯样试件标号;夹入所需厚度垫片后粘贴劈裂后的芯样试件;借助专业实验装备开展物理力学实验;实验完成后,劈开试件,对其进行三维扫描与数值模拟。本发明削减了混凝土骨料的边界效应,还原了真实条件下的裂缝成因、形态与性质;用衬砌结构渗水量、结构厚度、裂缝状态等相关检测结果,映射衬砌结构壁后水压,从而为结构计算,病害分级与结构整治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48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60260.1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桩基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隧道开挖接近建筑物桩基处采用人工开挖,露出既有桩基部分表面;桩基表面揭露后,根据桩基设计异形钢板,确保异形钢板贴合桩基表面;在异形钢板上钻设锚孔;将异形钢板安装到桩基上,并进行位置校正,在异形钢板和桩基间填充注浆;养护期满后在锚孔内安装锚索,进行预应力张拉;由上至下逐级分层凿除桩基外岩土,并按照前述步骤逐级安装异形钢板,张拉锚索。上述建筑物桩基保护方法,不破坏既有侵限建筑桩基,确保桩基上部建筑结构安全,采用异形钢板加预应力锚索,构造简单,受力明确,施工便捷,采用逐级边开挖边支护的方式,避免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处于不利受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7325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73616.6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距离非接触式隧道检测距离补偿装置及方法,属于隧道检测领域。该装置包括空气耦合雷达天线、激光测距仪器和控制系统;空气耦合雷达天线和激光测距仪器紧邻,空气耦合雷达天线向支护与围岩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同时,激光测距仪器照射在空气耦合雷达天线所检测的位置,将距离数据通过电缆线导入控制系统进行补偿计算,调整检测位置。空气耦合雷达天线频率为380MHz~1.6GHz。本发明能在隧道检测过程中,实时记录雷达天线到衬砌表面的距离,并记录该数据用于补偿计算,并通过激光的可见光点让控制人员完成天线对测线的对准。
-
公开(公告)号:CN10871012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73744.0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耦合天线,属于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天线频率为380MHz‑1.6GHz,所述空气耦合天线与衬砌结构的距离为10cm‑3m,对衬砌结构的探测深度为40cm‑3m。一种公路隧道衬砌检测方法,包括S1:将空气耦合天线与载体车辆上的多轴向旋转机械臂固定连接,调整多轴向旋转机械臂控制天线远离衬砌表面结构的控制距离参数,决定天线距离衬砌的实际距离;S2:设置参数,启动空气耦合天线、激光测距轮和载体车辆匀速前进;S3:通过空气耦合天线雷达采集隧道衬砌,将采集到的信息保存到数据电脑中,同时利用激光测距轮记录距离‑时间参数并保存到数据电脑中;S4:处理数据并校正。本发明采用空气耦合天线进行检测,检测时不用封闭车道,无须工人高空作业,避免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981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14008.3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局部装配式加固结构安装系统及监测、施工方法,安装系统包括吊装模块、旋转移动模块和安装与临时支撑模块;吊装模块包括支撑结构和电动葫芦,电动葫芦设置在支撑结构上;旋转移动模块包括承载结构和旋转移动结构,旋转移动结构包括旋转臂,两个旋转臂相铰接,并通过伸缩千斤顶连接,其中一个旋转臂还与承载结构铰接,并通过伸缩千斤顶连接,另一个旋转臂上能够放置管片;安装与临时支撑模块包括承载门架和支撑桁架,承载门架顶部设有作业平台,两侧均设有支撑桁架,承载门架上设有与支撑桁架连接的伸缩千斤顶,支撑桁架上能够放置管片。上述安装系统能够快速拼装成型,并用于装配式结构施工,提升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86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910394406.5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巡检的机器人系统,属于机器人领域,包括机器人系统,机器人系统的内部分别包含有定位导航子系统、供电电源系统、移动控制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和数据采集子系统,定位导航子系统采集机器人系统的导航信息,并想移动控制子系统发送移动数据信息,移动控制子系统接收定位导航子系统发送的定位导航信息,并根据导航信息执行相应的行走移动命令。该一种用于隧道巡检的机器人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人工隧道检测的检测方式,采用该机器人系统可达到自动检测效果,同时提升了隧道的检测工艺质量,防止发生遗漏现象,有效减少安全隐患问题,且在数据采用上更加的精确,在数据以及操作控制上,更加的简单方便,数据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4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83236.0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收敛‑约束法的隧道钢架的支护特征曲线计算方法。通过钢架、锚杆和垫块构建考虑预应力的隧道钢架系统,进而获取该隧道钢架系统的结构参数和预应力常量,充分考虑了钢架、锚杆和垫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利用结构参数和预应力常量获取隧道钢架系统的位移特性,再根据位移特性获取隧道位移量,最后根据位移特性和隧道位移量获取支护特征曲线,使得支护特征曲线更加符合当前的隧道施工情况,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以能够在使用收敛‑约束法时,更加准确地计算支护体系的最佳平衡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7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2543.9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N3/006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张合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预测管节接头的张合变形监测数据;基于获取到的张合变形监测数据,通过训练好的变形预测模型预测待预测管节接头的初始张合变形预测数据;根据张合变形监测数据和初始张合变形预测数据确定误差数据;基于误差数据通过训练好的误差预测模型进行误差预测,得到误差预测数据;根据误差预测数据对所述初始张合变形预测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最终张合变形预测数据。从而使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的张合变形监测情况,以大幅度减少单项模型的预测误差,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及鲁棒性,在考虑局部特征中也更具优势,能更好的描述接头张合变形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2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67978.4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灾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多灾种耦合试验装置及系统,包括:障碍物升降通道,设置在多灾种耦合试验区域的地面,地面还铺设有若干个火源模拟单元;喷洒灭火装置,设置在多灾种耦合试验区域的顶部,顶部还设置有排烟口和分段式存储箱,分段式存储箱存储有障碍物;一体式存储箱,设置在多灾种耦合试验区域的侧壁上,一体式存储箱存储有障碍物。这样,将公路隧道的多种灾害耦合在同一个试验区域内,形成多灾种耦合试验区,以便实现多灾种的耦合试验,减少局限性。通过多灾种试验平台对多灾种耦合试验装置进行控制,人为设定多种试验工况,丰富试验数据,实现隧道多种灾害的模拟工况,为公路隧道设备提供测试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