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09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331834.6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0 , C21D8/00 , C21D1/28 , C21D1/26 , C21D1/18 , C21C7/10 , C21C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钢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材料及材料制造领域。为解决现有船用钢材料晶粒粗大、混晶及船用钢制造时锻造火次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船用钢材料中Cr的含量控制为0.15~0.24wt%,能够提高钢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船用钢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炉初炼、精炼、VD真空处理、锻造、热处理加工,其中锻造步骤将终端温度控制为750~800℃,一火成材,将其应用于船用钢材料生产中,能够在得到晶粒均匀细小、力学性能好的钢材料的同时,大幅度缩短生产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79338.7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碳素结构钢切削加工困难的方法及其制备的碳素结构钢,属于碳素结构钢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碳素结构钢切削加工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碳素结构钢切削加工困难的方法,具体为退火步骤中,将钢材料加热到700±10℃,保温时间T=(1~1.2)×Q,其中Q表示钢材的重量,单位为t,冷却方式为出炉空冷。本发明通过对退火温度和冷却方式的调控,使钢材组织转变为珠光体+块状铁素体,从而改善了碳素结构钢的机加工性能,使其利于切削加工。本发明制备的碳素结构钢经车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光洁度好,同时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将切削效率提高了40%,大大降低了碳素结构钢工件的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679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21674.2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唐刚 , 曹立军 , 马园园 , 姚凤祥 , 刘道献 , 李殿生 , 陈列 , 董贵文 , 刘光辉 , 于瑞芝 , 杨云志 , 翟书研 , 李庆斌 , 毛威昂 , 贾俊林 , 牛震 , 张泽春 , 赵艳荣 , 王长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径锻机改善辊坯网状级别的锻造方法,属于冶金机械制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改善网状方法成本高、生产周期长、锻造精度受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径锻机改善辊坯网状级别的锻造方法包括: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镦粗、拔长,将所得坯料热转至径锻机锻造区域并保证坯料表面温度控制在900~920℃,利用径锻机依次进行辊身锻造道次、A侧辊颈锻造道次、B侧辊颈锻造道次和精整锻造道次,精整前空冷一定时间以将锻造温度控制在终锻温度850±10℃的下限,按变形率87.3%控制精整锻造道次的压下量将坯料锻至成品。将其应用于辊坯制造生产中,可在达到改善网状的目的的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可批量生产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493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0916799.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2 , C21C7/10 , C22B9/18 , C21D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合金锻件力学性能均匀性的方法,属于合金锻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合金锻件力学性能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合金锻件力学性能均匀性的方法,包括锻造采用一镦一拔工艺,开锻温度为1100~1200℃,终锻温度为750~850℃;锻造最后一火次锻造比不小于2;所述调质的装炉保证件间隙不小于150mm,冷却水温度低于6℃,伴随窜冷、鼓风。本发明通过对合金成分设计、锻造工序和调质工序的协同控制改善了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均匀性,不同检测位置的力学性能检验结果较为均匀,满足力学性能标准要求,调质后合金锻件力学性能均匀,‑84℃冲击满足≥80J。
-
公开(公告)号:CN118682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66101.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金属基体热影响区低温韧性的埋弧焊丝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埋弧焊丝热影响区低温韧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金属基体热影响区低温韧性的埋弧焊丝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转炉出钢、LF精炼、连铸和方坯轧制、拉拔制成埋弧焊丝。本发明采用低C高Mn+Nb、Ti微合金设计,通过优化炉渣碱度和改善炉渣流动性达到钢、渣界面反应的最佳条件,脱氧脱硫和去微米级夹杂能力突出,残存的纳米级夹杂物能弥散分布,在焊接过程纳米级夹杂物能促进诱导针状铁素体称为有效形核质点,焊接后的热影响区具备高性能稳定性且‑60℃低温韧性>140J,突破了焊缝熔合线100%探伤合格的技术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69493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6799.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2 , C21C7/10 , C22B9/18 , C21D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合金锻件力学性能均匀性的方法,属于合金锻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合金锻件力学性能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合金锻件力学性能均匀性的方法,包括锻造采用一镦一拔工艺,开锻温度为1100~1200℃,终锻温度为750~850℃;锻造最后一火次锻造比不小于2;所述调质的装炉保证件间隙不小于150mm,冷却水温度低于6℃,伴随窜冷、鼓风。本发明通过对合金成分设计、锻造工序和调质工序的协同控制改善了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均匀性,不同检测位置的力学性能检验结果较为均匀,满足力学性能标准要求,调质后合金锻件力学性能均匀,‑84℃冲击满足≥80J。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8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16807.9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2 , C21C7/06 , C21C7/00 , C21C7/10 , C22B9/18 , C21D1/25 , C21D1/26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合金结构钢混晶缺陷的方法,属于合金结构钢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低碳合金结构钢调质后容易出现混晶缺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合金结构钢混晶缺陷的方法,通过联合控制锻造工序的终锻温度、最后一火次锻造比和调质工序淬火、回火温度消除合金结构钢调质后的混晶缺陷,其中终锻温度为800~900℃,最后一火次锻造比不小于1.5,调质工序淬火温度为900℃,回火温度为610℃。本发明有效消除了合金结构钢调质后的混晶缺陷,经调质处理后合金结构钢的晶粒度达到8.5级,无混晶,显著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杜绝了质量原因导致的钢材损失,增加了产品质量稳定性,为钢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98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151343.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B9/18 , B22D11/16 , C21C7/06 ,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高铝钢及其电渣生产方法,属于冶金熔炼技术领域。为解决低碳高铝钢电渣过程中Mn元素烧损和钢材皮下气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高铝钢的电渣生产方法,包括将原材料通过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工艺制成电渣重溶的金属电极;向结晶器中加入电渣重熔渣造渣,以步骤一所得金属电极为自耗电极,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电渣重熔;当生产钢锭重量为6t时,在造渣精炼过程中加入铝1000g,在电渣重熔过程中加入铝5340g;完成电渣重熔并补缩。本发明采用氩气保护并严格控制铝的加入量和加入时机,缓解渣液氧化,减少钢种Mn的烧损;强化脱氧,防止钢材皮下气泡的形成,解决了低碳高铝刚电渣锭质量内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5486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1376164.3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唐刚 , 马园园 , 曹立军 , 姚凤祥 , 李殿生 , 刘道献 , 陈列 , 董贵文 , 刘光辉 , 李庆斌 , 雷玉臣 , 刘鹏宇 , 于瑞芝 , 张泽春 , 牛震 , 杨云志 , 翟书研 , 贾俊林 , 赵艳荣 , 王英丽 , 王欣
IPC: B21J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连铸坯生产极限规格锻材内部质量的锻造方法,属于钢材锻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连铸坯拔方工艺变形不充分、生产极限规格锻材时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连铸坯生产极限规格锻材内部质量的锻造方法,Φ550mm 42CrMoA连铸坯由连铸坯→扁方坯→正方坯→八角方坯→极限规格Φ350mm锻材经四次锻造使极限规格锻材探伤水平达到:单个点状不连续的当量平底孔直径≤3mm、长条或密集形点状不连续的当量平底孔直径≤2mm。本发明结合钢种特性和理论公式计算,采用一次拔方工艺改善钢产品内部质量,降低坯料中心疏松进而提高锻材内部质量,进而满足探伤质量要求,减少返工及质量废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962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9049.3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33/04 , C21C5/52 , C21C7/00 , C21C7/10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6 , C21D9/5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4 , C22C38/32 , C22C38/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结构钢晶粒度细化方法,属于合金结构钢制备方法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合金结构钢晶粒度粗大影响钢材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金结构钢晶粒度细化方法,包括电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精炼→钢锭模铸→轧制→缓冷→压直→探伤→退火→检验、检查→上交;其中轧制过程的终轧温度控制在900~960℃,入缓冷坑温度控制在650~750℃,缓冷时间为60h。本发明提供的合金结构钢晶粒度细化方法通过严格控制轧制终轧温度、缓冷温度和缓冷时间使合金结构钢的晶粒度由2~3级降到6级以上,满足优质合金结构钢对晶粒度的要求,保证了钢材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