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70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1448585.8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流至微波频率的透射电镜原位高频电学测试芯片,包括硅基片和绝缘层,以及在硅基片正面绝缘层上的金属电路;所述金属电路至少包含两个金属电极,分别用于接地和信号输入;金属电极靠近样品一侧用50–75Ω的并联电阻相连,以实现与微波信号输入端的阻抗匹配;正面绝缘层总厚度1.5–5.0μm,使得电极与硅片的寄生电容小于1pF;金属电极延伸至用于放置样品的窗口上或窗口外0–20μm;信号输入电极近样品端引出有测量电极,用于信号的原位测量。采用本发明的透射电镜原位测试芯片,可以实现0–6GHz内的任意波形信号下的原位测试,拓展了原位电镜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284000.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PEDOT复合柔性自支撑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六水合硝酸钴加入甘油和异丙醇溶液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呈透明淡粉色的混合溶液;(2)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内,水热反应,所得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得到褐色的前驱体粉末;(3)将前驱体粉末置于含氢氩气氛下高温还原,接着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中间产物Co球;(4)将Co球分散于PEDOT的甲醇溶液中,超声使之充分分散,真空抽滤、干燥,即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中的Co/PEDOT复合柔性自支撑薄膜在8.2‑12.4GHz频率范围内的屏蔽效能达到51.5dB,展现出优异的电磁干扰屏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28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532317.4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Ni合金MOF多孔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多孔材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而成:(1)取四水合乙酸钴、四水合乙酸镍、有机连接剂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呈透明状的混合溶液;(2)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内,水热反应,所得反应产物洗涤、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3)将前驱体粉末置于惰性气氛下高温还原,接着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可获得分散性较好且形貌粒径均一的产物颗粒,在氮气气氛下高温还原后,仍然能较完整保持原有形貌,且无明显的团聚现象。同时这种CoNi合金MOF多孔材料在微波吸收、催化、传感器等领域上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26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295087.X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磁性材料自旋极化率的方法,先利用原位洛伦兹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测得磁性材料在脉冲电流Iexp作用下磁畴壁的实际运动速度vexp,再利用微磁学模拟计算出相同磁性材料的磁畴壁在完全自旋极化电流作用下Ithe下的理论运动速度vthe,再通过实际与理论之间的数据对比,即计算得出该磁性材料的自旋极化率P。对比传统利用同步辐射和磁圆二色性的自旋极化率测试方法,本发明更加简易、方便,对未来新型磁性材料的自旋极化率分析提供了更便捷的技术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390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26727.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刺状Ni单质修饰的MXene微球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复合吸波材料中的少层MXene利用模板法被塑造为三维球形结构,原位生长在MXene微球表面的刺状Ni单质构成整体的海胆状结构。本发明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球形模板,MXene通过氢键作用力结合在PMMA表面,随后以水热方法在其表面原位生长具有高度各向异性的刺状Ni单质,制得具有海胆状形貌的材料。本发明中的MXene@Ni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在厚度仅为1.5mm时最强反射损耗值可达到‑59.6dB。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材料性能优异,在微波吸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4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295996.3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3/04 , G01N23/20058 , G01N23/20008 , G01N19/00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原位施加应力的方法,基于自主设计的原位四电极电学芯片,利用聚焦离子束刻蚀加工技术,将测试材料与典型压电晶体材料组装成微米级条带;使用聚焦离子束中沉积的铂连接测试材料与芯片上的两个电极,也将另外两个电极连接到压电陶瓷材料两端;使用原位样品杆将测试样品放入透射电镜中,对压电晶体施加电压,利用其特有的压电效应实现对测试样品定量施加压应力/拉应力,同时记录应力对于测试材料电学性能、电化学性能、磁学性能等影响。该方法制备样品简单,施加应力精确可控,可同时对样品施加拉应力和压应力,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为研究材料中应力与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提供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95996.3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3/04 , G01N23/20058 , G01N23/20008 , G01N19/00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原位施加应力的方法,基于自主设计的原位四电极电学芯片,利用聚焦离子束刻蚀加工技术,将测试材料与典型压电晶体材料组装成微米级条带;使用聚焦离子束中沉积的铂连接测试材料与芯片上的两个电极,也将另外两个电极连接到压电陶瓷材料两端;使用原位样品杆将测试样品放入透射电镜中,对压电晶体施加电压,利用其特有的压电效应实现对测试样品定量施加压应力/拉应力,同时记录应力对于测试材料电学性能、电化学性能、磁学性能等影响。该方法制备样品简单,施加应力精确可控,可同时对样品施加拉应力和压应力,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为研究材料中应力与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提供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4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95694.6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3/04 , G01N23/20058 , G01N23/20008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测试材料霍尔/反常霍尔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微纳尺度测试样品与原位测试芯片连接固定,得到样品/芯片器件;(2)将样品/芯片器件置于原位测试样品杆中,再插入透射电子显微镜中;(3)对样品/芯片器件所在区域施加磁场,并对样品/芯片器件通入电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同步观察过程中获取霍尔/反常霍尔效应相关数据,即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测试平台中,对材料形貌/磁畴结构和输运特性的同步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08417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103075.0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级孔的碳基架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选用一维碳纳米管和二维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维二氧化锰纳米片的生长碳基,其中纳米片垂直生长,在碳基表面构成大量纳米片层间孔隙。通过真空抽滤和冷冻干燥,使二维石墨烯混合、包覆此复合材料,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组成的三维碳骨架。该柔性薄膜具有多级的微米级和纳米级孔结构。这种柔性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优异的电性能,2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在循环630圈后仍能达到1344.2 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1139277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46113.5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G23/053 , C01B32/05 , B01J13/02 ,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壳层形貌可控的核壳结构氮掺杂碳包覆二氧化钛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选用无定型二氧化钛微球作为核心材料,经过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后将钴和锌离子螯合吸附在核心材料表面,随后加入2-甲基咪唑得到前驱体双金属沸石咪唑酯包覆无定型二氧化钛微球复合材料,接着通过改变有机配体或煅烧温度,制得碳壳形貌可控的氮掺杂碳包覆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微球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在2.0-18.0GHz频率范围内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损耗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