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紧可调的磁流变弹性体剪切动静态力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4015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03808.9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静态力学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预紧可调的磁流变弹性体剪切动静态力学测试装置,包括可调夹具装置、电子预紧装置、电磁装置、升降平台装置和直流电源。预紧装置能为磁流变弹性体施加不同预应变工况测试,并通过电子尺数显表可直接读出应变所对应的位移值。测试夹具的两个下剪切板是两侧可调间距,具有较大移动范围,装夹不同测试厚度的磁流变弹性体;下剪切板和下拉伸板分别利用螺母紧固在高频激励的动载荷下夹持稳定不产生滑移。蜿蜒磁路特性电磁铁具有合理的空间结构设计,在两磁极面的间隙是测试夹具装置的磁场作用范围;测试装置可测得不同磁场强度、激励频率和预应变条件磁流变弹性体的动静态力学特性以及疲劳损伤特性。

    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2692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5205.1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属于高铁动车装配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固定支座与垂直移动架滑动连接,固定支撑板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在固定支撑板上,垂直移动架与限位支撑板固定连接,限位支撑板与伺服电机通过丝杠螺纹连接,转轴两端安装有轴承组件,两个轴承组件固定在垂直移动架上,转轴的下端与回转气缸的回转刻度盘固定连接,回转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垂直移动架上,转轴固装有转臂支架,转臂支架与水平移动台滑动连接,转臂支架通过气缸支座与单作用气缸固定连接,单作用气缸与水平移动台固定连接,水平移动台用于安装相机或激光传感器支架;本发明用于高铁动车车轮制动盘装配线和检测线上。

    一种电磁振动回收能量调谐质量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371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15501.5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振动回收能量调谐质量阻尼器,所述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铁磁体磁石环装配、弹簧装配和线圈装配,所述铁磁体磁石环装配由上部铁磁体、环形磁铁组件、底部铁磁体构成,所述线圈装配由线圈、辅助杆和基础法兰构成,所述弹簧装配由上法兰、弹簧和下法兰构成。弹簧装配通过上螺栓与上部铁磁体连接,通过下螺栓与需要抑制振动的结构(主结构)连接。因此主结构的振动产生线圈与铁磁体磁石环装配之间的相对运动,从此引起导线内部的电动势。本发明的调谐质量阻尼器不仅能够抑制振动,而且能回收振动能量作为电功率。

    力反馈式圆筒形薄壁构件加工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9708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10198.7

    申请日:2017-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65 B23Q17/005 B23Q1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反馈式圆筒形薄壁构件加工支撑装置,包括台面和装夹单元。所述装夹单元由基座、楔块、丝杆、垫块、夹块、力传感器、丝杠、丝母、长光栅组成,装夹单元的基座可以在台面的滑槽中径向滑动。装夹圆筒形薄壁构件时,将构件套在装夹单元的外围,通过调节所述丝杆使构件的下沿端面搭放在所述垫块的上端面上,通过调节所述丝杠使所述夹块由内向外撑住构件的内表面。装夹过程中,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长光栅分别反馈力和位移信号,结合构件加工特点,优化调整各夹块的夹持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圆筒形薄壁构件难于装夹并且装夹时易变形难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迷宫密封和刷式密封结构的复合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5403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71498.7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迷宫密封和刷式密封结构的复合密封,主要由迷宫密封平齿、前挡板、后挡板和刷丝束组成,刷束由前挡板和后挡板通过熔焊固定夹紧形成一个刷环,刷丝沿转子转动方向呈40~55°倾角,平齿迷宫密封中间位置的两个迷宫齿由单环刷式密封来代替,刷丝束后挡板保护高度处根部后侧存在一个半径不超过刷束厚度的三分之一的倒圆角r,迷宫密封平齿齿顶与转子之间的间隙范围在0.15~0.30mm之间。本发明泄漏量要明显小于普通平齿迷宫密封结构,刷束与转子的摩擦及磨损要小于普通的刷式密封结构,克服了转子表面过度磨损导致泄露不断增大的问题,提高了刷式密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增加动态输出力可调范围的紧凑型轻量化的磁流变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251873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20869.8

    申请日:2011-12-15

    Abstract: 增加动态输出力可调范围的紧凑型轻量化的磁流变阻尼器,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尺寸大且自身重量大,无法增加阻尼器输出力的动态范围及扩展其适用范围的问题。第一动密封活塞和第二动密封活塞与外套管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两个动密封活塞通过线圈活塞连接,线圈活塞上缠绕有励磁线圈,外套管、第一动密封活塞和第二动密封活塞之间形成磁流变腔室,磁流变液充满磁流变腔室,线圈活塞和励磁线圈的外圆柱面与内套管的内圆柱面之间形成环形节流通道,外套管和动密封活塞由轻质非导磁材料制成,外连接杆、内套管和线圈活塞由导磁材料制成。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小负载质量隔振和轻质结构的振动半主动控制。

    一种印制电路板主被动振动控制装置及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34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310959.6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制电路板主被动振动控制装置及振动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压电控制贴片、压电传感贴片、分流压电阻尼电路、DSP控制模块、放大器模块,其中:压电控制贴片包括主动控制压电驱动贴片和被动控制压电控制贴片;压电传感贴片包括主动控制压电传感贴片和被动控制压电传感贴片;被动控制压电控制贴片与分流压电阻尼电路相连,构成印制电路板被动振动控制部分;主动控制压电驱动贴片和主动控制压电传感贴片分别与放大器模块和DSP控制模块相连,放大器模块和DSP控制模块相连,构成印制电路板主动振动控制部分。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抑制PCB的振动,显著改善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设备的动力学环境,提高可靠性以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具有低零场阻尼力与宽阻尼可调范围的磁流变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5143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957290.3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一种具有低零场阻尼力与宽阻尼可调范围的磁流变阻尼器,属于减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缸体、同轴安装在缸体内的活塞、可拆卸安装在缸体两端并用于支撑活塞往复运动的两个缸体端盖以及设置在活塞外壁中部的线圈;所述活塞中间设有凸起部,所述线圈安装在凸起部上,凸起部将缸体的腔室分隔为腔室Ⅰ和腔室Ⅱ,且腔室Ⅰ和腔室Ⅱ之间通过凸起部与缸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连通。本发明所提出磁流变阻尼器能够提供更小的零场阻尼力。在励磁线圈不通电的工况下,磁流变液能够在内外两个环形节流通道中自由流动,相较于传统的单通道磁流变阻尼器,节流通道的截面积大大增加,能够降低阻尼器的最小阻尼力输出值,提升高频激励工况下的隔振效果。

    一种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38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53918.8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一种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及其组装方法,涉及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及组装方法。底板与顶板之间基于Stewart并联结构铰接安装六根测量支杆,测量支杆两端通过连接基座连接,连接基座设置轴承座且内部装配推力调心滚子轴承,测量支杆在上端安装法兰和下端安装法兰之间同轴固定传感器预紧装配体,传感器预紧装配体中间位置预紧安装单向压电传感器,上端安装法兰与下端安装法兰外侧端分别同轴延伸阶梯轴与对应的推力调心滚子轴承过盈配合,阶梯轴外端套装轴环后通过锁紧螺母进行紧固。各个分量均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安装方便,承载能力强,单向压电传感器量程可调节,组装阶段能够提升测量支杆的安装精度和传感器测量精度。

    一种针对多孔仿生支架的多目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7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24578.7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多孔仿生支架的多目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生物学约束构建支架结构参数的约束条件,并利用遗传算法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步骤二、基于可行域构建多孔仿生支架的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流体动力学模拟计算,从而得到支架结构的弹性模量和渗透率;步骤三、基于骨组织的力学性能和流体性能确定与其吻合的目标性能优化设计空间,从而得到符合骨组织性能要求的支架结构参数设计集,根据帕累托最优解确定能够同时优化支架力学性能和生物流体性能的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法在兼顾多种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了给定孔隙率下支架的弹性模量和渗透率的高度解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