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99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056879.0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5/32 , C09D5/30 , C09D1/00 , C09D7/61 , B05D7/14 , B05D3/12 , B05D5/00 , B05D3/04 , B05D3/02 , B05D3/10
Abstract: 一种可以调控吸波性能的高温隐身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温吸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高温涂层吸波性能低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微弧氧化法对金属基板进行预处理使金属基板表面预先形成磷酸盐涂层;步骤2、将高温陶瓷骨料、磷酸盐胶粘剂、固化剂和Co基高温吸收剂按照预设质量分数混合搅拌制备涂料;步骤3、将所述涂料涂覆于预处理的金属基板表面,室温静置硬化,转移至高温炉内保温,待涂层完全固化后即在金属基板表面获得高温隐身涂层。本发明适用于高温隐身涂层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204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19626.2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片状化率的FeSiAl吸波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吸波隐身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片状化率的FeSiAl吸波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FeSiAl颗粒原料置于球磨罐中,加入磨球和过程控制剂,进行球磨,得到片状FeSiAl颗粒;所述球磨罐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磨球的材质为氧化锆;将所述片状FeSiAl颗粒进行筛分,得到所述高片状化率的FeSiAl吸波粉末。本发明利用聚四氟乙烯球磨罐和氧化锆磨球的球磨工艺制备高片状化率的FeSiAl吸波粉末,制备的高片状化率的FeSiAl吸波粉末的片状化率≥90%。且本发明制备方法步骤简单,高片状化率的FeSiAl吸波粉末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5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57004.8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铁磁性能可控的Fe@C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纳米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铁磁金属吸收剂吸收效率低以及有效吸收频带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以液相沉淀法制备得到FeOOH前驱体,然后利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FeOOH@C复合纤维,最后利用氢热退火制备得到Fe@C复合纤维,Fe@C复合纤维由Fe纤维和无定形碳构成,无定形碳包覆在Fe纤维外表面,核壳的壳层为无定形碳,磁核为Fe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控性强,重现性好,所得Fe@C复合纤维可实现铁磁/介电损耗协同控制,且其耐温、耐蚀性能良好,可以契合恶劣环境下隐身结构设计要求,同时兼具承载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7107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672405.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载荷下钛合金薄壁构件约束应力的评估方法,包括:将预设钛合金薄壁构件的实际服役工况简化为双轴变形实验,获得主承载方向的实验应力应变曲线;在构件上切取试样进行单轴拉伸实验,获得材料单轴应力应变曲线;获取晶体塑性本构参数的参考值,进行晶体塑性模拟试算,获得单轴拉伸的模拟应力应变曲线;调整参考值,使单轴拉伸的实验、模拟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根据前述实际服役工况修改晶体塑性模拟试算的边界条件,再次计算,得到主承载方向的模拟应力应变曲线;使主承载方向的模拟、实验应力应变曲线比较得到约束应力,进而评估预设钛合金薄壁构件早期开裂原因。该方法理清了不同构件结构对主承载方向力学性能表征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88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0991598.X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锂合金中厚板的形变热处理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铝锂合金中厚板容易产生的性能不稳定,以及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固溶、淬火、多道次异步轧制预变形、高温短时退火与人工时效工序对铝锂合金中厚板进行热处理,获得的铝锂合金中厚板具有高强度的同时拥有较高耐蚀性。本发明在人工时效前引入连续室温异步冷轧预变形工艺,可以保证铝锂合金中厚板轧制中不发生开裂,同时通过高温短时退火细化晶粒,引入非完全再结晶组织,使得板材厚度方向晶粒组织更均匀,既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又保证了析出相在后续时效过程弥散析出,相比传统热处理工艺能更好提升合金强度和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8735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018119.1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快速预测复合介质微波电磁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样品基础参数的获取;步骤二、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体系构建;所述体系构建包括BP神经网络的设计和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设计;步骤三、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训练;步骤四、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性能预测:载入原始数据形成涵盖任意填充率的电磁性能预测,并自动输出。本发明中通过遗传算法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预测的精度、避免了传统BP神经网络局部优化和过拟合问题,大大提高了预测效率、降低了预测偏差所带来的技术风险,对比与传统BP预测方法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2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62552.3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计算机仿真优化铝合金构件机加工序列的方法及计算机设备,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机加工过程中仿真结果的不可靠以及针对仿真结果工艺优化的不合理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取构件坯料的材料参数;根据构件的工程图,获取构件坯料切割后的三维模型;对切割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网格划分后的三维模型进行热处理仿真,获取热处理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对热处理仿真后的三维模型进行机加工仿真,获取机加工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根据机加工仿真后模型的应力场分布和变形场分布,利用遗传算法,获取优化的机加工序列。本发明适用于铝合金构件的机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61353.7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层吸波涂层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编码及解码;步骤二、遗传种群的构建及初始化;步骤三、适应度函数选取和计算;步骤四、选择/交叉/变异操作;步骤五、确定收敛准则。本发明实现了多层复合隐身涂层的自动化设计,摒除了传统试错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本发明可以实现针对隐身设计要求的靶向设计,可以实现无穷大数据库中的全域自主靶向寻优,大幅度提高了涂层设计的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141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66749.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区电化学测试的双电解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充氢机构、微区电化学测试机构和集气机构,充氢机构包括充氢池、观察镜、入液口、顶板、充氢孔、辅助电极、参比电极、下密封圈、上密封圈,在下密封圈与上密封圈之间安装有试样,在充氢池内装有充氢溶液,充氢溶液与试样下表面接触;微区电化学测试机构包括电化学工作站、检测池、检测孔、微型参比电极和铂电极探针;检测池固定在顶板上,检测池的充氢孔与检测池的检测孔正对布置;试样充氢时集气机构排出试样下表面的气泡。本发明采用双电解池结构,简化实验样品制备和安装流程,实现对试样进行充氢及原位微区电化学测试,拓展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氢渗透研究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1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07341.2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2F1/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激发形核的Al-Cu-Li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属于航空航天构件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显著促进Al-Cu-Li合金热变形再结晶、获得等轴细晶组织。本发明方法如下:对合金铸锭通过均匀化退火获取均匀分布、微米尺度的T1相(Al2CuLi),然后热压变形,再高温退火。本发明实现了Al-Cu-Li合金中高稳定性再结晶组织可控获取,再结晶程度高、细晶效果显著、组织稳定,可以显著弱化合金织构、降低合金各向异性,从而提高合金多向承载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本发明的应用可大幅度提高Al-Cu-Li合金综合服役性能、拓其在航空航天构件中的应用范围,提升材料/构件等产品的竞争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