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4114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5367.2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21 , B60G15/068 , B60G2204/129 , B60G2204/149 , B62D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弗逊悬架转向节设有转向电机的线控四轮独立转向系统,该系统包括车架、车轮、悬架和转向电机,所述的悬架包括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与转向电机输出轴通过键连接,并通过转向电机控制转向节绕转向电机轴线转动,与转向节固连的车轮即相应实现转动,所述的悬架还设有拉杆,对悬架运动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系统集成度高、转向运动传动链短、增加车轮极限转向角和对回正力矩承载能力较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411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5215.2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21 , B60G15/068 , B60G2204/149 , B62D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电机位于麦弗逊悬架硬点处的线控四轮独立转向系统,包括车架、车轮、悬架和转向电机总成,所述悬架分别与车轮和车架连接,所述悬架为包括下摆臂、转向节和弹簧减振器的麦弗逊悬架,所述下摆臂和弹簧减振器均与转向节连接,所述转向节与车轮连接,所述下摆臂与车架连接,所述转向电机总成分别与弹簧减振器和车架连接,通过驱动弹簧减振器绕转向电机轴线转动输出力矩,使转向节带动车轮偏转实现转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集成度高、转向相应灵敏、占用空间小以及转向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411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4496.X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18 , B62D7/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电机位于麦弗逊悬架转向节的线控四轮独立转向系统,包括车架、车轮、悬架和转向电机总成,所述悬架分别与车轮和车架连接,所述悬架为包括下摆臂、转向节和弹簧减振器的麦弗逊悬架,所述下摆臂和弹簧减振器均分别与车架和转向节连接,所述转向节与车轮连接,所述转向电机总成与转向节连接,通过驱动转向节带动车轮转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系统集成度高、模块化程度高、转向相应灵敏以及转向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4114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04388.2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18 , B62D7/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电机布置于转向节上且带有拉杆的四轮独立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电机、上摆臂和下摆臂,以及用于带动车轮转向的转向节,上摆臂和下摆臂与车身连接,转向系统还包括拉杆和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固定于转向节上,且一端与上摆臂连接,另一端通过拉杆与车架连接,转向电机固定于电机支架上,且输出轴通过键与转向节连接,下摆臂与转向节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拉杆对悬架运动进行导向,悬架系统对侧向力和回正力矩的承载能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7400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5686.X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拖曳臂三连杆悬架的轮边减速电驱动系统,所述的拖曳臂一端活动连接至车架,所述第一控制臂活动连接拖曳臂和车架,第二控制臂活动连接拖曳臂和车架,第三控制臂活动连接拖曳臂和车架,所述的电机壳体与减速箱壳体一体化集成充当拖曳臂三连杆悬架中的拖曳臂,构成一体化拖曳臂总成结构,所述的电机质心布置于靠近车架的位置;减速驱动时,电机上输出轴充当减速箱输入轴,通过减速箱输出轴将动力输出,所述的拖曳臂三连杆悬架控制车轮跳动过程中外倾角和前束角,保持行驶过程中轮胎竖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一体化集成度高、等效簧下质量小、外倾角和前束角保持稳定、悬架系统受力均衡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27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4776.0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电机位于麦弗逊悬架下摆臂的线控四轮独立转向系统,包括车架、车轮、悬架和转向电机总成,所述悬架分别与车轮和车架连接,所述悬架为包括下摆臂、转向节和弹簧减振器的麦弗逊悬架,所述下摆臂和弹簧减振器均分别与车架和转向节连接,所述转向节与车轮连接,所述转向电机总成固联在下摆臂上,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转向节连接,驱动转向节沿主销轴线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系统集成度高、模块化程度高、转向相应灵敏以及转向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77453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10045460.6
申请日:2007-08-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17/06 , G01M17/007
Abstract: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用电动加载试验装置,车速信号以及转角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向盘转角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车辆模型计算实时生成动态的转向系统加载指令力信号,加载指令力信号、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加载力信号与转角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角或位移信号一起输入到控制器的前馈补偿模块和PID力闭环控制模块(控制方案1)或二自由度内模力控制模块(控制方案2)中计算出加载力控制信号,对转向系统转向器的齿条进行直线运动力加载。本发明的系统响应快,能准确模拟汽车在各种行驶工况下转向系统所受到的回正力以及转向轮摆振和不平路面等诸多干扰因素所造成的高频(20Hz-40Hz)振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0364790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310107879.1
申请日:2003-10-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 万钢
IPC: B60G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转向轮双横臂导向机构,旨在提供一种可使车轮上下跳动产生的附加转向干涉完全消除。本发明它包括车架、上横臂、转向节及车轮等,其中上横臂的一端用固定铰销轴与车架铰接,另一端用球铰铰接转向节;转向节的上端与上横臂用球铰铰接于B点,下端与下横臂用球铰铰接于C点:下横臂的一端用固定铰销轴与车架铰接,另一端用球铰铰接转向节于C点:双球铰拉杆一端用球铰与固定铰销轴铰接于A′点,另一端用球铰与节臂铰接B′点;节臂与转向节相固联,而且双球铰拉杆其铰接点的位置应满足以下几何关系:aa//dd、AB=A′B′、AA′=BB′。
-
公开(公告)号:CN210270157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191653.0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S15/9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电动清扫车的超声波雷达融合感知系统,该系统包含10个短距超声波雷达和8个长距超声波雷达,根据超声波雷达不同的探测距离和波束角,并结合智能电动清扫车结构进行布置,以减少感知盲区和更大范围内感知清扫车周围的障碍物为目的,得到最优的布置方案是: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分别布置4个短距超声波雷达和2个长距超声波雷达,前后对称布置,分别布置1个短距超声波雷达和2个长距超声波雷达,同时对多个超声波雷达感知到的障碍物距离进行信息预处理及加权融合,得到近距离障碍物精确的距离,转换到车辆坐标系下的栅格地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大程度的弥补清扫车感知的盲区,成本较低且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9460642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20191585.8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驾驶清扫车的多层级防碰撞系统,包括防撞梁、单目相机、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碰撞传感器等一系列防碰撞装置,并结合内部的防碰撞算法,共同构成了防碰撞系统。其中,防撞梁置于车身前端,两个激光雷达置于车身前端两角处,单个单目相机置于车身正前端,超声波雷达均匀布置于车身上环绕一周,碰撞传感器位于车身靠底盘周围一圈。多层级防碰撞系统包括以下部分:通过多种传感器感知到的环境和车辆信息,分别对中远距离的障碍物和近距离的障碍物及行人进行防撞处理,以及遇到突发情况下的碰撞时,清扫车关闭高压电并急停,达到防碰撞的目的,确保了自动驾驶清扫车作业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