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技术的传感器通用接口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0181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301337.7

    申请日:2012-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传感器通用接口采集系统,属于无线通信和电子技术领域。包括ZigBee模块、电源模块、传感器通用接口模块和数字封装传感器模块;ZigBee模块的微控制器将其I/O口模拟为串行传输总线时钟线和数据线,与传感器通用接口模块连接;电源模块通过电源线和接地线为ZigBee模块提供电源;传感器通用接口模块包括时钟线、电源线、接地线和数据线;数字封装传感器模块通过时钟线、电源线、接地线和数据线与传感器通用接口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传感器通用接口实现了特定封装传感器的即插即用,避免了不同类型数据采集的电路变化,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和有效性,并降低了成本。

    一种基于空时调整的ZigBee节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6068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615684.8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时调整的ZigBee节能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通过利用空时调整策略,从空间和时间上避免冲突,降低能耗。该方法包括:在空间上对节点进行分组划分,以PAN协调器为中心,对网络覆盖区域进行六等分,协调器端通过节点位置信息来确定其所在的子域,从空间上破坏节点隐藏关系;在时间上针对实时业务与非实时业务,调整超帧结构,对CAP与CFP进行时隙再划分,避免发送时间冲突,提高时隙利用率。

    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辆通行智能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47097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051684.2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蓝牙技术的车辆通行智能管理系统属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与电子技术领域,其门禁基站与车载终端无线连接,一个门禁基站可负载多个车载终端;微处理器P3.0口和P3.1口分别接车载蓝牙收发模块的UART_RX和URAT_TX端;按键控制电路、数据显示电路、蜂鸣器与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模拟串口通信;微处理器P3.2口控制数据显示电路的使能端;门禁开/闭硬件体系与车道指示灯控制体系均受控于基站中心控制器,基站中心控制器与车道指示灯控制体系由内嵌蓝牙技术无线连接。本系统可实现基于身份识别的不停车出入,避免车辆拥塞,通行质量高,可自动搜索识别完成整个通信与通行过程,与信息/物业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系统及管理成本低,安全可靠,且具有防伪功能。

    一种工业物联网多线程智能生产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1515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422994.2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物联网多线程智能生产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工业设备的多源异构数据,将所述多源异构数据传输至生产调度系统的中控平台;对所述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卸载操作;根据预处理后的所述多源异构数据评估设备产率,建立基于分布式近端策略优化DPPO的调度模型;基于所述分布式近端策略优化DPPO的调度模型,进行多线程任务分配与设备调度。本方法解决了基于在线订单式柔性生产模式下的生产调度问题,能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幅度缩小订单的交付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蜂窝网络中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9131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286351.1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网络领域,公开了一种蜂窝网络中D2D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根据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数量决定是否分簇,若需要分簇则应用基于距离的分簇方式;依次选择D2D用户作为主D2D用户与蜂窝用户执行基于干扰最小的资源分配方式;最后进行簇的更新,将不满足干扰条件的D2D用户从簇中除去,使用正交资源进行通信,并计算选择吞吐量最大的匹配方式。本发明在每次迭代中始终为D2D用户选择干扰最小的蜂窝用户,并选择吞吐量最大的匹配组合,不仅减小了系统干扰,而且提高了用户吞吐量和接入的数量;多对D2D用户复用一个蜂窝用户,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一种基于相对速度的动态D2D中继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853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441694.5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对速度的动态D2D中继选择方法,通过分析D2D通信链路中源用户的移动模式,利用贝叶斯估计预测源用户移动后的位置信息,同时考虑用户移动性对中继通信的影响,引入移动性贴现因子量化源用户移动性对通信速率的影响;从在线社交网络中提取出社交关系,利用社交关系强度表现出其作为中继用户的意愿程度;从离线社交网络中提取历史信息,用于衡量源用户与其他用户的接触稳定度,用作稳定性的一个度量,同时,定义了设备间相对速度作为进一步衡量中继连接的稳定度因子。本发明可以减少传输延迟,最大化设备直连链路的数据流量,实现在移动场景下终端设备之间中继链路的稳定性通信。

    一种基于四叉树的位仲裁查询树防碰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174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201360.6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的位仲裁查询树防碰撞方法,阅读器对存在其工作范围内的全部标签发送请求指令,前缀与查询指令中prex相同的标签响应,阅读器根据译码结果判断发生碰撞的比特位,若只有一位发生碰撞,则证明只存在两个标签,阅读器直接对两个标签进行识别;若碰撞位数大于1,则将目标锁定在首碰撞位及其后一位的比特位上,利用标签分组规则,对标签进行有效的分组,产生精确的查询前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的位仲裁查询树防碰撞方法,能够完全避免空闲时隙的发生,同时减少标签识别的总时隙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以及时隙的利用率。

    一种物联网环境中的路由传输路径的确定方法及确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75975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11458747.1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环境中的路由传输路径的确定方法及确定系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根据路由节点的当前状态和当前选择的动作建立马尔可夫路由决策模型;根据所述马尔可夫路由决策模型确定各路由传输路径的值函数;根据各所述路由传输路径的值函数确定路由的优选传输路径。本发明面向路由参量信息不全面,或者完全未知的情况,利用强化学习构建包括节点状态集、转发行动集、状态转移概率、奖赏值的四元组的马尔可夫路由决策模型,利用bellman最优定理,求取最大值函数,获取优选传输路径。当最大值函数对应的策略不唯一时,定义归一化值密度与加权转移概率,以网络与环境需求为加权基准,完成最优路径选择。

    LTE-A网络中D2D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844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494046.1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TE‑A网络中D2D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法,先建立系统模型,在考虑LTE‑A网络内原有CUE最小SINR需求的情况下,将D2D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将其拆分为DUE功率控制与DUE模式选择和信道资源分配两个子问题进行求解;随后分别求出蜂窝模式与复用模式下DUE的最优发射功率;最后采用基于干扰限制的DUE模式选择及信道资源分配方法,以实现网络吞吐量的最大化并提升网络频谱利用率。解决D2D通信的模式选择、信道分配及功率控制问题,实现了系统吞吐量的最大化。

    蜂窝网络中D2D中继通信的功率控制与中继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3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34781.5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网络中D2D中继通信的功率控制与中继选择方法,先建立系统模型,在保证D2D用户和蜂窝用户最小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将功率控制与中继选择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将其拆分为对D2D发射端、中继和蜂窝用户的功率控制以及D2D用户的中继选择两个子问题进行求解;随后分别求出给定某个中继下,D2D发射端、中继和蜂窝用户的最优传输功率;最后采用Q学习解决中继选择问题,在保证第一跳以及第二跳D2D链路的能效条件下,为D2D用户分配合适的中继以最大化系统总能效。解决D2D中继通信的功率控制和中继选择问题,实现了系统总能效的最大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