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1711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246331.3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2 , G01M17/025 , G01M17/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力学特性实时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车轮运动定位与速度下的轮胎力学特性试验,该装置能够模拟轮胎在高速运转时的各种工况,为研究轮胎在高速时的力学特性提供试验支持。该测量装置主要由轮胎、超声波厚度自动测量仪、形态位置发射传感器、轮辋和形态位置接收传感器构成。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且解决了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磨损,温度不断改变而造成的测量精度不够高或不够准确,以及试验过程中轮胎印迹改变的问题;本发明测量方法在提高了试验结果的鲁棒性和可靠性的同时,还可以时刻得知每个轮胎的受力情况,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本发明还解决了传统测轮胎力学特性设备占用空间大,成本高且不易实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2089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09550.8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动态重心位置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主要由工作载荷检测模块I、工作装置姿态检测模块II、前后车体相对位置检测模块III、后桥位置检测模块IV、燃油余量检测模块V、司机重量检测模块VI、数据处理模块VII和铰接式装载机VIII组成,所述的工作载荷检测模块I、工作装置姿态检测模块II、前后车体相对位置检测模块III、后桥位置检测模块IV、燃油余量检测模块V、司机重量检测模块VI通过电缆与数据处理模块VII相连,数据处理模块VII固定在铰接式装载机VIII的驾驶室d内。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技术只能检测静态重心位置的缺陷,并能适应各种机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7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57880.7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D1/495 , G05D1/46 , G05D101/1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装载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装载机行驶路径规划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铰接式装载机的无人驾驶功能,摆脱了对驾驶员的依赖,从而显著提升了铰接式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并有效降低了驾驶事故的发生率。本发明针对铰接式装载机结构特性复杂且工作环境恶劣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单目标最短路径规划方法,采用了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路径规划策略。这一创新能够更好地适应铰接式装载机在恶劣作业环境中的需求,提升了路径规划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本发明引入了学习函数,并成功构建了自适应克里金蒙特卡洛动力学代理模型。这一模型的引入有效解决了仿真计算耗时较长的问题,使得车辆特性参数的获取更加迅速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7438.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挖掘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融合点云信息的铲斗落地点预测方法。本发明通过结合IMU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测量距离的能力,以及激光雷达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的对地面点信息的丰富捕捉且受环境影响较小的优势,实现了挖掘机在多样且复杂的作业环境下的高效、准确落地点预测。该方法在不同位姿和工况下均表现出高精度,误差范围小,确保了挖掘机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而言,铲斗落地点的预测与实际落地点区域的重合度均达到85%以上,即使在面临多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时,该方法仍能保持高预测准确性,充分满足智能化作业对精确度的要求。高精度的预测不仅提升了挖掘机的作业效率,还降低了对地形的破坏,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082230.6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车载电子鼻酒驾检测装置属酒驾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由电子鼻壳体、仿狗鼻褶皱传感器阵列板对、气体检测传感器阵列、滤网、风机、真空泵、进气管组、螺钉组、气体检测室壳体和摄像头组成,摄像头铰接于电子鼻壳体,仿狗鼻褶皱传感器阵列板对分布有仿狗鼻褶皱和传感器阵列并经螺钉组固定于气体检测室壳体和电子鼻壳体之间形成的气体检测室,进气管组滤网,进气通道、真空泵与电子鼻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本发明的气体检测室是仿狗鼻腔结构,使得气体分子与传感器充分接触,能提高电子鼻的灵敏度和精度,本发明通过视觉和嗅觉相结合,可以高效、准确地对驾驶人的驾驶状态进行实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28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542861.3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电子鼻对污水处理厂不同阶段废水检测的方法,包括:装配用于检测的电子鼻系统进行样品检测与模型训练:装配适用于检测要求电子鼻;废水样品与臭气样品采集;气味样本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获得机器学习模型。将电子鼻用于污水处理厂不同阶段废水检测,包括:将电子鼻系统布置在污水处理厂的不同处理阶段;使用电子鼻系统进行气味浓度检测与水质参数预测,决策是否正常进行排放。本发明利用电子鼻能实现污水处理厂不同阶段废水的高效、精准、低成本检测,并且实时化通知检测结果,解决了目前水质参数检测技术成本高、操作复杂、仪器要求高、检测效率低等问题,能为污水处理厂废水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842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711292245.6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仓储式插拔停车架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停车设备主要由仓库、升降与旋转机构、行走机构和地面机构构成,还包括摄像头识别模块、超声波传感器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以及安装在轮子附近的红外对准模块或激光对准模块。本发明使用插拔式梳齿停车架和地面支撑柱实现车位的加层,搭配梳齿停车架的存储仓库,克服了以往小型立体停车装置的一对一的局限,实现了小型立体停车装置一对多的车位加层扩充,大大降低了对原停车场的改造程度,建造立体停车场的成本。仓库中梳齿停车架的容量可调,可适用于各类新旧小区中不同大小的停车场,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同时降低了建造立体停车场的成本投入,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45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035734.X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接式车辆路径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前车体的路径参考点和铰接式车辆模型,计算后车体路径参考点;步骤S2,获得车辆当前的位置;步骤S3,找到距离前、后桥最近的路径点;步骤S4,根据最近的路径点向前方搜索N个点作为前、后桥的预瞄点;步骤S5,计算前桥预瞄位置误差、航向误差、后桥预瞄位置误差和航向误差;步骤S6,将全部误差输入到路径跟踪控制器中;步骤S7,根据PID控制器计算出控制量对车辆进行转向控制。本发明专利对铰接式车辆进行前后桥路径规划,计算前后桥的预瞄位置偏差和航向偏差,通过控制器计算出控制量对铰接式车辆进行转向控制,实现铰接式车辆路径跟踪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55370.3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一种利用小型化人工嗅觉系统进行车辆尾气检测的方法,属汽车尾气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1.建立实验室人工嗅觉系统用于车辆尾气检测的两种精准识别模型(Mean‑RFN和Max‑RFN),包括:配置实验室人工嗅觉系统;车辆尾气信息获取;数据降噪处理和特征提取;获得随机森林车辆尾气检测识别模型Mean‑RFN和Max‑RFN;2.获得小型化人工嗅觉系统用于车辆尾气检测,包括:利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进行传感器阵列优化;获得小型化人工嗅觉系统随机森林车辆尾气识别模型(RFn);配备小型化车载人工嗅觉系统进行车辆尾气连续监测;本发明利用小型化人工嗅觉系统能实现车载快速、实时车辆尾气的检测与监控,解决了现有车辆尾气检测技术设备体积太、成本高、检测效率低、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1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15497.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386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数字孪生系统构建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云服务的增材制造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物理模型的传感器数据,传输到本地服务器网络服务层进行数据融合;步骤2,数据驱动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步骤3,数字孪生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模拟仿真将结果反馈到物理层和人机交互界面;步骤4,传感器数据同时发送给云端数字孪生,分析结果;步骤5,本地数字孪生模型通过智能算法和模拟仿真对打印过程实现检测,本发明基于云服务的增材制造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检测打印过程中是否发生故障,从而避免材料和时间的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