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全自动单颗粒/单细胞捕获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904163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1317820.3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全自动单颗粒/单细胞捕获芯片及其应用,包括具有多层图案的数字微流控芯片和集成电路两部分。所述的具有多层图案的数字微流控芯片由上、下极板两部分组成。上极板使用疏水化的导电玻璃作为地电极,集成电路作为数字微流控电路控制系统。本芯片可全自动捕获单颗粒/单细胞,操纵简单快速,且捕获效率高。样品能够实现无损回收,尤其适用于稀有样本。可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捕获单元的连续复杂平行操纵,且无交叉污染,如对单颗粒的隔离、偶联、检测;对单细胞的隔离、培养、核酸扩增等,可广泛应用于单颗粒检测和单细胞分析等领域。

    高效单细胞捕获与快速单细胞分泌蛋白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1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083613.9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单细胞捕获与快速单细胞分泌蛋白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该检测平台由单细胞捕获与液滴孵育微流控芯片、分泌蛋白捕获玻璃板、芯片夹具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捕获与液滴孵育微流控芯片有两层结构,分别是单细胞捕获与液滴孵育层、隔离阀层。该平台可高效快速的进行单细胞的捕获,通过隔离相的加入快速稳定的生成含有单个细胞的微液滴并可进行长期的液滴孵育,同时保证单细胞的高活性,将该芯片与分泌蛋白的检测的抗体阵列玻璃板相结合,可实现单细胞分泌蛋白高通量、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

    一种便携式单微粒移液器及单微粒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9417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83653.3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单微粒移液器及单微粒捕获方法。便携式单微粒移液器包括芯片和外接流体控制单元,其中该芯片结构包括双通路型微流体通道、颗粒捕获区域、正负压接口。该移液器使用步骤包括:(1)将移液器一端浸没于颗粒悬浮液样品中,使用外接流体控制装置产生负压吸取颗粒悬浮液样品。(2)将移液器转移至清洗液中,再次通过负压,吸取清洗液,用于洗去多余的颗粒样品。(3)向正压接口通入正压,一次性将含有单微粒的液体压出。本发明可应用于生物、化学、医疗诊断、测序等研究应用领域。

    DNA碱基类似物、用途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692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0968214.6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DNA碱基类似物、用途及其合成方法,该DNA碱基类似物结构式如下所示:该DNA碱基类似物可以利用DNA合成仪嵌入修饰到DNA序列中。利用嵌入序列中的偶氮苯基团在可见光范围内(绿光和蓝光)顺反异构的变化,进行无侵入性、可逆性地调控DNA杂交,进而调控相关的酶活性等生物学反应。本发明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时间短,成本低,可见光范围内进行顺反异构体的调控及其光调控效率高等优点,在调控一些生物学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掌上焦磷酸测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372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84328.6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9 C12Q2565/301 C12Q2565/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掌上焦磷酸测序系统,属于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所述数字微流控芯片、电磁模块与集成电路连接,集成电路与化学发光采集模块连接至计算机。本发明所述基于数字微流控技术的掌上焦磷酸测序系统使用印制电路板为芯片基底,基于芯片上介电润湿原理通过对芯片上电极通电顺序的调控实现测序过程中的液滴生成、运输、混合和分裂,易于操控和小型化,所产生的光信号可以被快速实时读取,从而实现芯片上单碱基的测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集成,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极大地降低了测序的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基于焦磷酸测序的基因检测等领域。

    一种利用配对微流控芯片高通量分析单细胞内含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22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28304.7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配对微流控芯片高通量分析单细胞内含物的方法。所述的配对微流控芯片为高通量捕获单微球/单细胞的微流控芯片,所述的方法包括:a、高通量配对捕获单微球/单细胞;b、对配对单元平行操控,如对大量单细胞的隔离、培养、裂解等,单细胞各种内含物的捕获等;c、通过编码微球将单细胞内含物信息转化为DNA序列信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大量单细胞内含物,如转录组、基因组、miRNA、蛋白组、甲基化DNA、代谢产物、脂质体、磷脂等。本方法可以全面完整的分析单细胞内含物信息,具有通量高,准确性高,成本低,可分析靶标广等优点。

    一种高通量配对捕获单细胞/单颗粒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120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28226.0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配对捕获单细胞/单颗粒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所述芯片,包括由上到下的捕获层、控制层、载片三部分。所述的捕获层由两个并行的流道和连接通道组成,控制层为一个隔离泵层。流道内设有多个单颗粒/单细胞捕获单元,用于单颗粒/单细胞的捕获;连接通道连通两个配对的捕获单元;隔离通道位于连接通道下方,与连接通道垂直并由隔膜隔离开。本芯片可高通量捕获单颗粒/单细胞,且捕获效率高,可实现单颗粒/单颗粒、单细胞/单细胞、单颗粒/单细胞之间的配对,且配对效率高,可实现配对单元的平行操控,如对单细胞的隔离、培养、裂解、核酸扩增等,可广泛用于单细胞分析领域,还适用于数量稀少的细胞样本。

    一种强拉曼信号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817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616713.5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拉曼信号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金酸溶液在连续搅拌下煮沸回流,同时匀速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以还原氯金酸形成粒径12~14nm金纳米颗粒,得金纳米颗粒溶液;(2)在上述金纳米颗粒溶液中加入巯基聚乙二醇溶液和拉曼报告分子溶液,室温下混匀反应,得到修饰有拉曼报告分子的核心;(3)用普朗尼克F127溶液重悬上述修饰有拉曼报告分子的核心,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和对苯二酚溶液,以在上述核心上包裹银壳层;(4)向步骤(3)制得的物料中加入抗坏血酸溶液和氯金酸溶液,室温混匀反应后,80~95℃退火,即得所述强拉曼信号的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法廉价、简单、高效、通用性强。

    一种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813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616671.5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金酸溶液在连续搅拌下煮沸回流,同时匀速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以还原氯金酸形成粒径12~14nm金纳米颗粒;(2)向步骤(1)制得的物料中加入氯金酸和氯铂酸的混合溶液,然后缓慢加入抗坏血酸溶液,10~50℃的温度下以100~800rpm的速度搅拌反应2~12h,以使上述金纳米颗粒上包裹金铂双金属壳层,即得所述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颗粒。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法简单、高效、通用性强,合成的纳米颗粒具有强且稳定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