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591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81889.8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A23K50/75 , A23K10/30 , A23K20/1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K50/75 , A23K10/30 , A23K20/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菊粉为主配方,配以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刺梨根提取物,优良的活性保护剂,能促进消化吸收的玫瑰提取物,制备成家禽用饲料添加剂,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所述的提高免疫力的菊粉鸡饲料添加剂,包括菊粉、海藻糖、刺梨根提取物、黄芪粉、玉米粉、木瓜粉和玫瑰提取物。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饲料添加剂,饲料成本低廉,易获得,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81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09041.2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大肠杆菌合成富马酸效率的方法,通过在富马酸合成三个关键酶(丙酮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富马酸酶)的两端添加特异性标签,实现三个酶的共价结合,缩短底物通道,促进了富马酸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合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67778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698863.X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嫩梭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所述的柔嫩梭菌从健康人的粪便中提取,其分类命名为柔嫩梭菌(clostridium leptum)L319,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042。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柔嫩梭菌(clostridium leptum)L319的培养方法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培养方法能够提高柔嫩梭菌的培养效率。所述柔嫩梭菌(clostridium leptum)L319酶活高,能够降解膳食纤维产生丁酸盐,本身可以诱导免疫抑制细胞Treg的产生,还可用于产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14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5430.7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 G01N27/32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检测α‑酮戊二酸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属于电化学检测领域。用于检测α‑酮戊二酸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为三电极体系传感器,工作电极是表面修饰有谷氨酸脱氢酶膜的玻碳电极。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玻碳电极表面依次固定纳米金‑石墨烯复合膜和谷氨酸脱氢酶膜制备工作电极的步骤。采用该传感器对α‑酮戊二酸进行检测,准确性高、检测时间短、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35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26482.1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酪丁酸梭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所述酪丁酸梭菌从牛瘤胃中分离得到,其分类命名为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W428,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090。本发明所提供的瘤胃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W428的培养效率高,该菌能够合成益生因子丁酸,产生果胶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物质,提高饲料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3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26484.0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20 , A23L33/135 , C12R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丁酸梭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所述丁酸梭菌从粪便中药(如白丁香、望月砂、龙涎香、鸡矢白、虫茶、五灵脂、夜明砂、黑冰片等)中分离得到,其分类命名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Q428,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089。本发明所提供的丁酸梭菌的培养效率高,该梭菌能够合成益生因子丁酸,生产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多种氨基酸,分泌淀粉酶、蛋白酶。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186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137657.2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A热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以枯草芽孢杆菌脂肪A为研究对象,首先从RCSB数据库中获取其晶体结构,再利用分子动力学分析其不同Loop区域的柔性;经由上述理性分析,并结合“脯氨酸效应”理论,将筛选得到柔性较高Loop区域的甘氨酸残基突变为脯氨酸;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筛选得到的突变结果;最终,通过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A突变株的热稳定性实验,验证热稳定性改造的热点残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409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60402.9
申请日:2012-05-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藻糖合成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海藻糖合成酶的编码基因基因从沙漠奇异球菌(Deinococcus deserti)克隆到,该海藻糖合成酶能转化麦芽糖生成海藻糖,酶的适合反应温度为15~45℃,酶的适合反应的pH在6.5~8.0。该海藻糖合成酶反应速度快,以30%的麦芽糖为底物,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6个小时,麦芽糖的转化率可达70%左右,该海藻糖合成酶能够用于转化麦芽糖或者是商品化的超高麦芽糖浆制备海藻糖,可为工业化利用酶法生产海藻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448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01122.7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9/14 , C12N15/55 , C12N15/70 , C12N1/21 , C12P7/62 , C12P7/44 , C08J11/10 , C08L67/0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ET水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PET水解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对PET水解酶LSPET4结构研究,结合定向进化技术,对LSPET4蛋白的第96位、第127位、第130位、第241位、第209位、第238位点进行突变,构建了突变酶LSPET。实验结果表明突变酶大大增加了对PET的水解活性,使用突变酶进行降解PET反应,可以使降解PET反应的产量提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870801.8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酯键形成效率分子肽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基本不影响Catcher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三个位点的突变,通过三种联合突变得到突变体EBCatcher,EBCatcher极大程度地提高了Catcher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可以提高与EBTag的结合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