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醇提物复合可食性乳液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439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14772.5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苏醇提物复合可食性乳液的制备方法与应用,重点介绍其良好的抗菌、抗氧化、可洗性(10s)和保鲜性能。以玉米醇溶蛋白和壳聚糖为包封载体,制备了一种多功能可食性乳液,该可食性乳液含有溶菌酶、EGCG和紫苏醇提物(Z/C‑LEP),用于活性食品的保鲜。在储存一个月后,它仍然具有较高的多酚含量。在室温下良好的缓释效果以及双向协同机制增强的抗菌和抗氧化性能使可食性乳液对水果和蔬菜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作为一种天然聚合物,Z/C‑LEP无毒、可食用、可生物降解且环保,有望在果蔬保鲜上得到有效应用。

    用于检测α-酮戊二酸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93149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395430.7

    申请日:2016-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检测α‑酮戊二酸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属于电化学检测领域。用于检测α‑酮戊二酸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为三电极体系传感器,工作电极是表面修饰有谷氨酸脱氢酶膜的玻碳电极。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玻碳电极表面依次固定纳米金‑石墨烯复合膜和谷氨酸脱氢酶膜制备工作电极的步骤。采用该传感器对α‑酮戊二酸进行检测,准确性高、检测时间短、成本低。

    一种含可溶性二硫化钼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904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44706.0

    申请日:2017-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可溶性二硫化钼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所述可溶性二硫化钼材料由二硫化钼与壳聚糖复合制备而得;所述菌剂由巨大芽孢杆菌XJ06‑26(Bacillus megaterium,已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0094)发酵制得,并且在发酵过程中添加0.03‑0.08ppm可溶性二硫化钼材料;所述保护剂采用脱脂奶粉、甘油、海藻糖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有较高的存活率,可以有效耐受并吸附重金属铅,显著降低可交换态铅含量,所述菌剂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

    一种rGO-MoS2-Fe2O3的三元复合纳米抗菌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8044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61191.1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GO‑MoS2‑Fe2O3的三元复合抗菌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二硫化钼(MoS2)以及C10H12FeN2NaO8为原料,采用简便的一锅法制备rGO‑MoS2‑Fe2O3的三元复合抗菌材料,其呈现二维材料典型的层状结构,铁颗粒负载成功且分布均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再将制备的rGO‑MoS2‑Fe2O3三元抗菌复合物作为纳米填料添加到CMC中,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CMC/rGO‑MoS2‑Fe2O3复合膜,提高CMC生物聚合物膜的机械性能,改善其透光率,赋予其更强的抗菌活性,具有抗菌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

    一种吸附重金属镉、铜的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3703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10986212.0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重金属镉、铜的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吸附重金属镉、铜的细菌的分类命名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XJ06‑26,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094。该菌株经分离、筛选、鉴定及诱变所得。本发明的细菌可以有效耐受并吸附重金属镉、铜,同时可有效降低可交换态镉含量,所述细菌可用于重金属镉、铜污染的水体及土壤等的治理。

    一种吸附重金属镉、铜的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37033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86212.0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重金属镉、铜的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吸附重金属镉、铜的细菌的分类命名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XJ06-26,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094。该菌株经分离、筛选、鉴定及诱变所得。本发明的细菌可以有效耐受并吸附重金属镉、铜,同时可有效降低可交换态镉含量,所述细菌可用于重金属镉、铜污染的水体及土壤等的治理。

    一种基于生物矿化构建CdSMoS2光催化材料-微生物杂合体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488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437463.3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矿化构建CdSMoS2光催化材料‑微生物杂合体的方法及其应用,其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HM‑311矿化镉离子形成硫化镉纳米颗粒,随后添加MoS2纳米粒子沉积在微生物表面,最终构建出CdS/MoS2‑HM‑311菌杂合体的方法,该杂合体可以被进一步用于As3+离子的氧化与Cr6+离子的还原。由于HM‑311菌表面沉积的CdS和MoS2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可以在可见光照射下为HM‑311菌提供光生电子,从而提高HM‑311菌的还原力,促进胞内生物酶催化还原反应,增强HM‑311菌对Cr6+离子的还原能力,同时CdS/MoS2光催化材料表面的光生空穴,可以氧化HM‑311菌细胞外的As3+离子,因而该杂合体系实现了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同步氧化还原修复,在重金属污染治理等相关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