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钉道消毒器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796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71338.6

    申请日:2018-04-24

    Inventor: 曹英豪 蔡开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科钉道消毒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骨科钉道消毒器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第一消毒部以及第二消毒部。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可转动地连接使得骨科钉道消毒器具有空置状态和工作状态。第一消毒部靠近第二消毒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钉道部,第二消毒部靠近第一消毒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二钉道部。当骨科钉道消毒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钉道部和第二钉道部共同构成钉道消毒空间。该骨科钉道消毒器能方便地对钉道进行消毒,降低感染的概率。

    一种医疗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1873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038571.3

    申请日:2016-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始数据上传至数据平台;2、采用基于条件随机域和依存语法相结合的语义标注算法将原始数据转换为RDF格式的数据;3、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将上一步处理后的数据中同一个病人的RDF数据关联起来并存储到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Hbase数据库中;4、利用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对Hbase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论;5、对分析结论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治疗方案知识库。本发明有针对性的采集人员的整个临床诊疗数据,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做出临床辅助诊断、疾病预警和分析患者的行为,在临床上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有效的、精确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一种防感染的呼吸内镜检查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435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620588.6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感染的呼吸内镜检查辅助装置,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外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套,所述面罩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面罩的外壁远离进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净化装置,所述面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挡圈,所述橡胶挡圈的外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挂绳,所述面罩靠近辅助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咬合柱,所述咬合柱远离面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压舌板。通过咬合柱供病人咬住减轻病人的不适,病人的舌头置于弧形压舌板的下部,防止病人不适时被咬伤,且舌头上的唾液也会沿着弧形压舌板流到挡片处,经阻挡后滴落到面罩的内部,防止唾液回流呛到病人,以达到佩戴舒适,减轻病人不良反应的效果。

    一种肠胃道内窥镜图像分割方法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359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6225.0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胃道内窥镜图像分割方法,涉及图像分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源肠胃道内窥镜图像,对多源肠胃道内窥镜图像进行数据多样性扩展得到多源图像数据集,使用双特征提取策略对多源图像数据集进行局部经典特征提取及整体辅助特征提取,将局部经典特征及整体辅助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多源特征融合数据,使用图像热点算法对多源特征融合数据进行多源图像融合,得到多源融合特征图像,构建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对多源融合特征图像进行初步图像分割获取初步图像分割数据,引入高频增强算法对初步图像分割数据进行图像增强完成图像分割,通过多源图像采集、多种特征提取及融合提升了肠胃道内窥镜图像分割的准确度。

    一种基于多模态通道融合的重症监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30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82153.7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通道融合的重症监护系统,属于重症监护领域,其中,多模态通道融合感知平台,用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视频数据;控制平台包括多个沟通机器人,其上搭载有第二摄像头、交互设备和控制器,用于持续记录患者的视频数据并捕获患者的输入信息,推断患者的意图,以及向患者反馈推断结果;分析决策平台用于接收多模态通道融合感知平台和控制平台上传的信息,据此判断当前的任务场景并选取目标模态通道,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并推断患者的意图,检测到患者有沟通意图时,控制沟通机器人移动至床旁进行双向床旁沟通。本发明能够主动识别患者的沟通需求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提高重症监护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