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57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63466.9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元创医学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武汉智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B17/072 , A61B9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二次击发的腔镜直线切割闭合器,包括嵌于钉仓座内的钉仓,钉仓的上侧设置切割槽,切割槽设有推钉块,钉仓座的近端固定钉匣,钉匣的近端至远端被切割通道贯穿,切割通道对齐切割槽且均允许切割刀通过,钉匣的近端与轴管远端衔接,钉匣远端设置可相互靠近和分离的锁舌,切割刀推动推钉块向切割槽的远端滑行一次完成击发之后再退回至钉匣近端后,一对锁舌在切割通道中相互接触,阻止切割刀再次通过,在机械结构上防止通过手动方式再次击发钉仓;通过构建串连锁舌、电磁线圈、电源的开关驱动电路,驱动串联切割刀驱动电路、常闭开关、直流电源的电路处于断电或通电状态,在电路上阻止驱动切割刀的电机被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4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31724.1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01B32/184 , C01B32/19 , C01G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性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磁性纳米材料石墨烯-杆状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S1:以石墨粉为原料采取Hummers法获得石墨烯,该种磁性纳米材料石墨烯-杆状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通过石墨烯修饰四氧化三铁颗粒,基于石墨烯的高机械强度、高表面积、导电性、体内稳定性、生物安全性等优异特性,应用于生物体内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以及不易被生物降解,有着石墨烯修饰后更强的稳定性、磁性等,也有着四氧化三铁杆状纳米颗粒带来的更强磁性,能够在生物医学、化工业、电磁学等多领域产生更广泛的应用,对于其在靶向治疗、磁热疗等生物医学领域以及电磁领域等的应用推动力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5888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92256.4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磁造影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形显影磁性微气泡造影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Fe3O4纳米颗粒溶液与聚乳酸溶液进行混合后,放入声震仪中,在匀速接入氮气的条件下进行超声空化一段时间,得到微气泡乳液,然后向微气泡乳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经机械搅拌、离心分离后,得到磁性微气泡造影剂,本发明所制备的磁性微气泡造影剂可实现整段消化道、尿道等空腔脏器的造影,在磁场中实时反映其形变特征,对引导手术解剖层面的辨别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可帮助手术医生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3796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71338.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L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科钉道消毒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骨科钉道消毒器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第一消毒部以及第二消毒部。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可转动地连接使得骨科钉道消毒器具有空置状态和工作状态。第一消毒部靠近第二消毒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钉道部,第二消毒部靠近第一消毒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二钉道部。当骨科钉道消毒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钉道部和第二钉道部共同构成钉道消毒空间。该骨科钉道消毒器能方便地对钉道进行消毒,降低感染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1873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038571.3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始数据上传至数据平台;2、采用基于条件随机域和依存语法相结合的语义标注算法将原始数据转换为RDF格式的数据;3、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将上一步处理后的数据中同一个病人的RDF数据关联起来并存储到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Hbase数据库中;4、利用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对Hbase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论;5、对分析结论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治疗方案知识库。本发明有针对性的采集人员的整个临床诊疗数据,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做出临床辅助诊断、疾病预警和分析患者的行为,在临床上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有效的、精确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0998563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125538.0
申请日:2006-12-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127 , A61K31/704 , A61K47/0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其平均磁响应性为50.28emu,平均包封率为30.8%±3.27%,平均粒径为293.4nm。它克服了现有制备方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能较好地兼顾好粒径的大小和磁响应性高低的关系的缺点。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具有粒径小、磁响应性高和包封率高的特点。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这种磁性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435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620588.6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感染的呼吸内镜检查辅助装置,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外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套,所述面罩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面罩的外壁远离进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净化装置,所述面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挡圈,所述橡胶挡圈的外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挂绳,所述面罩靠近辅助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咬合柱,所述咬合柱远离面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压舌板。通过咬合柱供病人咬住减轻病人的不适,病人的舌头置于弧形压舌板的下部,防止病人不适时被咬伤,且舌头上的唾液也会沿着弧形压舌板流到挡片处,经阻挡后滴落到面罩的内部,防止唾液回流呛到病人,以达到佩戴舒适,减轻病人不良反应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9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6225.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6T7/11 ,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44 , G06V10/42 , G06V10/80 , G06N3/049 , G06V10/54 , G06T3/6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胃道内窥镜图像分割方法,涉及图像分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源肠胃道内窥镜图像,对多源肠胃道内窥镜图像进行数据多样性扩展得到多源图像数据集,使用双特征提取策略对多源图像数据集进行局部经典特征提取及整体辅助特征提取,将局部经典特征及整体辅助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多源特征融合数据,使用图像热点算法对多源特征融合数据进行多源图像融合,得到多源融合特征图像,构建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对多源融合特征图像进行初步图像分割获取初步图像分割数据,引入高频增强算法对初步图像分割数据进行图像增强完成图像分割,通过多源图像采集、多种特征提取及融合提升了肠胃道内窥镜图像分割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30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82153.7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通道融合的重症监护系统,属于重症监护领域,其中,多模态通道融合感知平台,用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视频数据;控制平台包括多个沟通机器人,其上搭载有第二摄像头、交互设备和控制器,用于持续记录患者的视频数据并捕获患者的输入信息,推断患者的意图,以及向患者反馈推断结果;分析决策平台用于接收多模态通道融合感知平台和控制平台上传的信息,据此判断当前的任务场景并选取目标模态通道,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并推断患者的意图,检测到患者有沟通意图时,控制沟通机器人移动至床旁进行双向床旁沟通。本发明能够主动识别患者的沟通需求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提高重症监护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20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53522.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直流和交流磁信号的电磁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性质、形状可调控的铁磁性磁源产生直流磁信号;通过抗磁场干扰能力强的电磁体磁源产生交流磁信号;在电磁定位应用区域内,分别通过差分提取法采集直流磁信号和频谱变换分离采集交流磁信号;在各种应用场景构建出用于电磁定位的电磁定位模型。本发明利用直流磁信号源性能可控的优势,制成液体、胶体等不同性状的生物相容性磁源用于标记人体内各种组织结构,通过差分提取法有效采集直流信号,并利用交流信号源抗干扰能力强优势,建立交流‑直流磁信号融合模型实现病灶引导、曲线测量、路径标记等多场景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