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高能电脉冲提高高硅钢制备加工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796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13441.0

    申请日:2011-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12 C21D1/40 C21D6/008 C21D11/00 C22C38/02

    Abstract: 一种提高高硅钢板带材塑性加工能力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高硅钢中硅含量为4-7%(质量百分比),其余为铁、微量元素硼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方法为在高硅钢板带材塑性加工过程中,对变形区域施加高能电脉冲,电脉冲频率60-300Hz,脉宽10-300μs,峰值电流密度20-500A·mm-2。变形过程中施加高能电脉冲可以显著降低高硅钢板带材的变形抗力,显著增加其塑性,从而提高板带材的塑性加工能力。本发明优点在于使该脆性材料的制备加工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可以消除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使变形过程可以连续进行,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一种热轧{111}<112>取向高硅钢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0607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64613.8

    申请日:2011-03-17

    Abstract: 一种热轧{111} 取向高硅钢板的制造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高硅钢的化学成分(wt%)为:Si:4.0~9.0,B:0~0.1,Mn:0.01~0.08,S:0.010~0.02,P:0.010~0.020,C:0.020~0.045,Al:0.0040~0.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物,该方法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的 方向生长的厚3~25mm的定向高硅钢板坯,进行热轧,热轧开轧温度为1050~1310℃,终轧温度为550~850℃,第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50~85%,第二道次压下率控制在45~70%,每道次时间间隔为1~15s,经多道次薄板最终轧到1.0~3.0mm。其优点是使热轧板中心层形成强的{111} 纤维织构,表层产生部分{110} 取向细晶粒,这种结构易于产生GOSS织构,利于二次再结晶的完善和稳定,提高板材性能,简化工艺流程,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利用定向凝固板坯制备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39279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588872.6

    申请日:201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定向凝固板坯制备取向高硅钢冷轧薄板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工艺技术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真空冶炼母铸锭,控制硅含量为4.5~10.0%,硼含量为50~2000ppm,其余为铁;然后将母铸锭重新熔化并定向凝固,形成 方向生长的柱状晶组织,板坯厚度为2~16mm;直接沿着定向凝固方向进行低温轧制,轧制温度控制在200~950℃之间,板材轧后厚度为1.0~3.0mm,变形量在50~90%;温轧板经酸洗直接进行冷轧,经多道次冷轧,最终板厚为0.5~0.1mm。优点在于,轧制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保留了原有定向凝固组织的特点,利于冷轧后二次再结晶得到取向组织,同时工艺流程大大简化,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定向凝固高铌钛铝基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5106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38430.6

    申请日:2009-11-20

    Abstract: 一种定向凝固高铌钛铝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高铌钛铝基合金由Ti、Al、Nb、W、Mn、C、B、Y组成,其原子百分比为:(43-49)Ti-(45-46)Al-(6-9)Nb-(0-0.5)(W、Mn)-(0-0.5)(C、B)-(0-0.5)Y,采用等离子电弧或真空悬浮熔炼的铸态母合金棒为原料,以氧化钇为主要成份涂层后的高纯氧化铝陶瓷管为坩埚,以Ga-In-Sn合金液为冷却液,利用改进后的区熔与定向凝固系统,成功制备了定向凝固高铌钛铝基合金。该加工工艺简单可靠,定向凝固效果显著,具有普遍适用性。利用该定向凝固方法制备的高铌钛铝基合金具有综合好的高温性能和室温塑性,在高温结构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双光束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024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710176227.1

    申请日:2007-10-23

    Abstract: 一种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双光束激光干涉测量方法,涉及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双光束激光干涉测量。将被测样品置于高真空加热炉固件内,并将炉体抽真空到10-4Pa以下;利用SIOS-SP120D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发射盒发射两束激光打在被测样品表面上,使两束激光经样品表面反射各自沿原路返回到激光发射口,与入射光形成干涉;测得激光束a、b光程位移变化Δa和Δb,由两束激光光程位移量之差Δa-Δb得到被测样品L段的膨胀量ΔL;用K型热电偶测量高真空加热炉内被测样品温度,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温度数据。该方法由于所取被测样品膨胀量为两束激光光程位移差值,样品台、夹具等受热膨胀对单束激光造成的系统误差可以相互完全抵消,因此完全消除测量膨胀量时的系统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可以准确地反映材料相变过程。

    高硅钢薄板的冷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5392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99130.5

    申请日:2007-05-14

    Abstract: 一种高硅钢薄板的冷轧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薄板中Fe含量为85-96%,Si含量为4-15%,均为重量比;其工艺为:原料准备:硅含量的范围为4-15%,硼的含量为100-5000ppm,其余为铁;冶炼,浇铸;锻造成厚度10-20mm的板坯;热轧到1-2mm;热轧板热处理;温轧得到0.2-0.3mm的板材;温轧板热处理;冷轧得到厚度为0.03-0.05mm的高硅钢板。优点在于,利用冷轧方法制备该合金,而由于该材料的室温脆性,该传统方法在之前被认为不可能制备出高硅钢。所制备出来的冷轧薄带具有良好的板形,表面具有金属光泽。该生产工艺具有普遍适用性,成本低;由于高硅钢优异的软磁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双光束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0249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176227.1

    申请日:2007-10-23

    Abstract: 一种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双光束激光干涉测量方法,涉及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双光束激光干涉测量。将被测样品置于高真空加热炉固件内,并将炉体抽真空到10-4Pa以下;利用SIOS-SP120D激光干涉仪的激光发射盒发射两束激光打在被测样品表面上,使两束激光经样品表面反射各自沿原路返回到激光发射口,与入射光形成干涉;测得激光束a、b光程位移变化Δa和Δb,由两束激光光程位移量之差Δa-Δb得到被测样品L段的膨胀量ΔL;用K型热电偶测量高真空加热炉内被测样品温度,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温度数据。该方法由于所取被测样品膨胀量为两束激光光程位移差值,样品台、夹具等受热膨胀对单束激光造成的系统误差可以相互完全抵消,因此完全消除测量膨胀量时的系统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可以准确地反映材料相变过程。

    一种抑制非晶合金退火脆性的双步电流退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31096.4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一种抑制非晶合金退火脆性的双步电流退火提高非晶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非晶合金材料领域。第一步采用电流退火处理非晶带材,在较小的电流下退火,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样品出现明显的退火脆性,易于发生断裂;第二步采用较第一步处理稍大的电流进一步处理出现明显退火脆性的非晶带材,在较短的处理时间下带材的退火脆性即消失,样品再次恢复韧性;最后对不同电流处理态样品进行物相、热力学和力学测试。本发明方法处理的非晶带材依然保持非晶态,且具有和初态一致的韧性,显著抑制了非晶合金退火过程中的退火脆性。使用本发明处理的非晶带材被均匀电流退火处理,从热处理源头过程中避免材料脆化,保证足够韧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一种高硅钢的带张力连续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41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42699.4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硅钢的连续轧制工艺方法,满足高硅钢薄带制备过程中带张力轧制和卷取。所用合金Fe含量为93~96.5%,Si含量为3.5~7%,均为质量比,轧制前的初始厚度为0.5~3.5mm,带张力轧制后的厚度为0.1~1mm。本方法将激光焊接后的轧板与引带连接,通过平炉和感应加热进行辅助加热,然后进行卷取、加热、开卷和带张力轧制,在合适的轧制工艺参数下,经过多道次的带张力轧制,可以得到厚度为0.1~1mm的高硅钢薄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对高硅钢进行带张力的温轧和冷轧实验,并且可以直接进行卷取,获得的带张力高硅钢板材板形优良、边裂较少、应力较小,厚度均匀,对高硅钢中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Cu-Zr金属玻璃的恒电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112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8874.0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一种基于Cu-Zr金属玻璃的恒电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选取Cu-Zr二元金属玻璃体系,使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或冷坩埚悬浮炉里熔炼获得成分均匀的母合金锭,随后采用快速凝固的方法制备金属玻璃薄带,并将其在低于玻璃转变温度Tg以下的温度进行氧化处理,通过机械打磨等方式获得特定厚度下、宽温度范围内恒电阻的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本发明选用Cu-Zr二元金属玻璃体系,通过简单的选择性氧化方法实现Cu-Zr二元金属玻璃薄带的相分离,在金属玻璃基体上获得导电性优异的Cu。随后通过调控氧化后薄带的厚度制备出了在宽温度范围内,特别是室温附近电阻几乎不随温度改变的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操作简单,适于制备要求具有小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精密电阻器和薄膜电阻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