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纳米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子元件、机械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189334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788594.2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纳米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子元件、机械元件。该改性纳米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包括铜和分散在铜内的改性纳米粒子,所述改性纳米粒子包括纳米粒子和包覆在纳米粒子表面的聚多巴胺。该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纳米粒子和盐酸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改性纳米粒子;(b)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到铜液中,混合均匀,然后浇铸,得到所述改性纳米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上述制备方法工艺科学、简单,无需使用特殊的机械设备,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低,能大大缩短生产工艺流程,应用范围广,满足使用要求,实用性强,得到的效果明显且稳定,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种表面淬火处理10B21铸坯的方法及由此得到的表面致密10B21铸坯

    公开(公告)号:CN11298105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33127.2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淬火处理10B21铸坯的方法及由此得到的表面致密10B21铸坯。所述方法为:提供10B21铸坯;将铸坯进行表面淬火,得到淬火铸坯;利用淬火铸坯的芯部余温进行回火,得到表面致密10B21铸坯;淬火时间为40~100s,起始温度为808~857℃,终点温度为211~667℃,淬透深度为8~10mm,回火最高点温度为535~695℃;从铸坯表面至芯部的深度方向,表面致密10B21铸坯的组织结构从以回火索氏体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贝氏体为主,然后逐渐转变为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本发明通过表面淬火技术实现了对10B21铸坯表面组织类型的有效控制,从而有效抑制了铸坯热送过程中表面裂纹的产生。

    一种电弧等离子体特征的仿真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896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21377.4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等离子体特征的仿真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装置,涉及到冶金行业中电弧等离子体的仿真分析。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建立二维轴对称的空间维度,并选择直流耦合放电;建立电弧等离子体放电的几何模型;分别对电极部分和电弧部分的材料属性进行设置;分别设置磁场部分、流体传热部分、层流部分、多物理场部分和电流部分;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配置求解器的时间单位、时间步长、时间步和容差,并进行求解计算,生成不同电流值对应的电弧等离子体的温度分布图和不同电流值下轴向电流密度分布图。该实施方式能够模拟不同电流值下电弧等离子体的特征分布,实现了研究电流大小对电弧等离子体特征的影响,操作便捷、高效准确。

    连铸微合金化生产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747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39484.X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微合金化生产方法,涉及冶金领域。连铸微合金化生产方法,包括:在连铸工序中使用具有中空石墨电极的等离子加热装置对中间包的钢水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预添加金属原料随着氩气通过所述中空石墨电极进入所述中间包。本申请提供的连铸微合金化生产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铸坯内元素聚集、铸坯表面产生裂纹、部分炉次出现水口堵塞的问题,提高合金收得率和合金质量。

    一种计算VIM冶炼过程中的夹杂物运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454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114283.2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VIM冶炼过程中的夹杂物运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建立真空感应炉几何模型;设置真空感应炉的材料物性参数;在模型中添加并设置磁场;在模型中添加并设置湍流k‑ε流场;在模型中添加并设置粒子跟踪物理场;对真空感应炉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配置求解器并求解;结果分析。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计算VIM冶炼过程中的夹杂物运动轨迹的方法,可对密闭复杂的VIM冶炼过程中的夹杂物的运动轨迹和去除情况进行可视化仿真模拟,获得实验难以观测的结果,为VIM工艺方案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对实现合金材料的高纯净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去除45号钢中的气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498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57110.8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45号钢中的气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吹氧工艺;脱氧工艺;造渣除气泡工艺;造渣除气泡为:在钢包炉中,加入造渣剂,形成钢渣;钢渣的化学成分为:CaO:45~55%、Al2O3:26~32%、MgO:0~6%、SiO2:9~12%、CaF2:3~5%,其中CaO/Al2O3为1.68~1.79,Al2O3/SiO2为2.8~3.3,碱度(CaO/SiO2):5~6,余量为杂质;在钢包炉中,底吹氩气,在钢渣的上方制造真空条件,去除45号钢中的气泡。本发明降低了钢渣的界面张力和粘度,提高了气泡和夹杂物通过效率,增强了夹杂物的去除效果,提高了钢材产品的质量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