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8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765745.2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IPC: G06V10/764 , A61B5/00 , G06V10/774 , G06T7/3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大脑年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测量者对应的多张待处理人脑影像以及真实年龄,多张待处理人脑影像为不同模态的影像;对多张待处理人脑影像进行空间配准处理,以获得同一坐标系下的多张配准后的人脑影像;根据真实年龄,确定多张配准后的人脑影像各自对应的基线脑模版,基线脑模版用于表征各个脑区与大脑年龄之间的关联程度;利用预先训练好的大脑年龄预测模型,对多张配准后的人脑影像以及多张配准后的人脑影像各自对应的基线脑模版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得目标测量者对应的大脑年龄预测结果,通过以基线脑模版作为参考,使得模型专注于真正的生物学变化,以提高大脑年龄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68170.9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IPC: G01R3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双频磁共振射频线圈,涉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所述基于超材料的双频磁共振射频线圈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端面铜环模块、电介质基板和上端面铜环模块;上端面铜环模块包括:由外向内嵌套的上端面最外层金属铜环以及上端面铜环单元,上端面铜环单元包括:由外向内嵌套的金属铜环子单元、内层方形开口铜环和内层圆形开口铜环;金属铜环子单元包括多个由外向内嵌套的金属铜环;下端面铜环模块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下端面最外层金属铜环以及下端面铜环单元,下端面铜环单元为上端面铜环单元绕中心旋转90度得到的,所有铜环均开设开口。本发明可提高成像清晰度,降低炙热甚至灼伤的风险,具有高Q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728809.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IPC: G06F40/289 , G06F17/18 , G06N3/047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文分词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词的DR报告;对DR报告中的文本进行字嵌入处理,获得文本中每个字所对应的字向量;确定文本中各个字向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关联关系,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获得多个分词标签以及多个分词标签各自对应的概率;根据多个分词标签以及多个分词标签各自对应的概率,确定待分词的DR报告的分词结果。在上述方案中,通过DR报告中各个字向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对DR报告中的文本进行多种形式的分词,获得多个分词标签以及多个分词标签各自对应的概率,并基于多个分词标签以及多个分词标签各自对应的概率,确定待分词的DR报告的最终分词结果,实现了对DR报告的精准分词。
-
公开(公告)号:CN115937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43065.X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脑灌注状态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将获取到的颈部血流数据序列划分为多个子片段,各子片段包含的颈部血流数据的数量相同;提取所述多个子片段中相邻子片段之间的关联特征和所述多个子片段各自的局部特征;根据所述关联特征和所述局部特征,确定所述颈部血流数据序列的统计特征矩阵;根据所述颈部血流数据序列反映的生理特征参数,确定所述颈部血流数据序列的生理特征矩阵;将所述统计特征矩阵和所述生理特征矩阵输入训练好的分类模型,以得到多个脑区分别对应的脑灌注状态类别。本方案无需使用大型检查设备即可对脑灌注状态进行分类,拓展了脑灌注状态分类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03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108151.3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定位装置的扫描系统、装置、方法、设备和介质。通过在用户头部佩戴小型的定位装置,可以采集用户颞骨区域内的重要体表标志点对应的位置信息,以及得到各体表标志点在扫描设备使用坐标系下的CT扫描坐标;基于体表标志点与颞骨区域内的解剖结构的位置匹配关系,可以确定各体表标志点与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以及在扫描设备使用坐标系下对各解剖结构进行扫描所需的CT扫描控制参数;进而,根据确定的CT扫描控制参数可以控制扫描设备移动到用户颞骨区域对应的位置,对应用户颞骨区域进行扫描。通过这种小视野扫描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小范围内区域精准定位、节省设备成本,而且在临床应用上也更方便操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26738.4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语音控制的扫描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集第一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可以识别并提取语音信息中的关键词;基于此,可以从关键词库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关键词,以及结合操作关键词与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操作指令库中确定与目标操作关键词对应的目标操作指令;进一步,根据该目标操作指令,可以控制医学影像扫描设备对第二用户执行对应的医学影像扫描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不熟悉医学影像扫描操作流程的操作者而言,可以通过语音方式轻松控制医学影像扫描设备执行医学影像扫描操作,并且在具有无接触需求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对用户进行无接触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14782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574601.X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T1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T数据重建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详视扫描投影数据和宽视扫描投影数据;对所述详视扫描投影数据进行目标区域投影估计计算,以获得详视估计数据;对所述详视估计数据进行解析重建处理以获得目标区域的第一估计图像数据;对所述宽视扫描投影数据进行重建处理,以获得第二估计图像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估计图像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宽视估计图像数据,使用图像优化模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利用宽视扫描的数据完备特性和详视扫描的高分辨率特性来结合进行CT图像的重建,不仅提升了重建CT图像的质量,并且大大提高了重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89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631043.4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智拓视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对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长进行预测的方法和相关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新冠肺炎患者的胸部CT图像;基于所述胸部CT图像获得与所述胸部CT图像相关的特征信息与影像信息;将所述胸部CT图像、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影像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预测模型中进行预测,以获得所述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长的预测结果。利用本公开的方案,可以获得关于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时长的准确的预测结果,以便在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089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630563.3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智拓视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H50/30 , G16H30/20 , G06T7/00 , G06T7/33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K9/6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对人体健康进行评估的方法和相关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进行评估的CT图像、MRI图像和X线图像;基于所述CT图像和所述MRI图像获得与人体健康评估相关的张量数据;以及将所述CT图像、所述MRI图像、所述X线图像以及所述张量数据输入预先训练的评估模型中进行评估,以获得对人体健康进行评估的评估结果。利用本公开的方案,通过多要素多参数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使得评估结果更全面、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53312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53193.9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脑灌注状态预测装置、方法、设备及模型训练装置,该脑灌注状态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生理特征数据,所述生理特征数据包括颈部血流数据、生理指标数据;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生理特征数据对应的颈部血流状态;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颈部血流状态,确定与所述生理特征相对应的脑灌注状态。上述装置能够实现对脑灌注状态的预测。并且该脑灌注状态预测方法融合了更多的生理特征,提高了脑灌注状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无需使用大型检查设备即可完成对脑灌注状态的预测,从而降低了脑灌注状态检查难度,使得脑灌注状态预测方法能够适用到各个应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该预测方法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