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32139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10086696.5
申请日:2005-10-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6D65/847 , F16D65/12
Abstract: 一种轴装式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由上下摩擦盘面、散热筋和法兰构成。散热筋分6种形式:5个T形散热柱均布在摩擦盘Φ600mm的圆上,每2个T形散热柱间均布5个柱状散热筋,30个柱状散热筋位于Φ532mm的圆周上,按6个一组分布于2个T形散热柱之间,10个板状散热筋位于Φ420mm的圆上,2个一组沿周向均布,20个板状散热筋位于Φ454mm的圆上,4个一组沿周向均布,5个弧形散热筋沿摩擦盘内圈均匀分布;制动盘法兰与弧形散热柱一体,轴向上位于弧形散热柱中部,并开设有与轮毂螺栓联接的通槽。本发明减小制动盘风阻损失,并改善散热效果,减少热应力,增强法兰与摩擦盘之间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674800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658759.3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河北洛科瀚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北京洛科瀚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步短流程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搅拌制备系统,该系统包括操作平台,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的坩埚电阻炉、冷却炉、搅拌装置,以及可置于所述坩埚电阻炉或所述冷却炉内的坩埚;工作状态时,所述搅拌装置置于所述坩埚内;当需要升温时,所述坩埚置于所述坩埚电阻炉内;当需要降温时,所述坩埚置于所述冷却炉内。本实用新型结合搅拌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序步骤和工艺特点,优化配置坩埚电阻炉、冷却炉、搅拌装置等主要生产设备和工装,并将其集成为一套生产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节能、高效、稳定地批量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7081213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20939927.1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南京中车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6D6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擦面微结构阻划制动盘盘体,包括:摩擦环,摩擦环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螺栓孔,摩擦环的摩擦面设置有贯通的若干条排屑阻划槽,排屑阻划槽成对的对称地设置于每个螺栓孔两侧,并且排屑阻划槽两端分别延伸至摩擦环的内边缘和外边缘,排屑阻划槽以较长的路径从摩擦环的高垂向变形区(瞬时高热区)通过。该盘体摩擦面上分布的排屑阻划槽可以排出摩擦碎屑、阻断划痕、提高局部散热、改善盘体温度分布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367407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203719.0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北京洛科瀚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河北洛科瀚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铝基复合材料实心制动盘,包括工作部、连接部和安装部,连接部的外环侧连接工作部,内环侧连接安装部;该制动盘采用SiCp/A356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反重力铸造方法制作而成;工作部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内侧制动面和外侧制动面;连接部采用厚度逐渐过渡结构,从工作部到安装部厚度逐渐减小,且连接部的内外两侧设置有内侧加强筋或外侧加强筋。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相较灰铸铁材质的制动盘可以实现减重40%以上,同时因为该材料较高的热传导能力和蓄热能力,可以降低制动盘的摩擦温升,并均匀化制动盘温度分布,避免制动盘中形成大的热应力,防止裂纹萌生和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204664236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195404.0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南京北交轨道交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反翘结构轨道车辆轴装制动盘,盘体和盘体结构相同;盘体由法兰、摩擦环、宽散热筋和窄散热筋连成一体;法兰周向均布通孔;宽散热筋和窄散热筋沿周向均布,宽散热筋的一个侧面沿径向开设通槽,一端与法兰圆弧过渡连接。窄散热筋包括多条沿径向分布的短散热筋;盘毂上周向均布梯形凹槽和通孔,其数量与法兰上的通孔数量相同。盘毂、盘体、盘体通过弹性销实现周向定位;弹性销的数量与法兰上的通孔数量相同;盘体和盘体通过宽散热筋侧面通槽的扣合,防止盘体和盘体的轴向翘曲变形。紧固螺栓依次穿过压圈、盘体、弹性销、盘毂、盘体、压圈、垫片,通过螺母与紧固螺栓连接实现盘毂、盘体和盘体的轴向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205207500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55800.X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6D65/12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轴装制动盘与盘毂的连接,盘体(7)和盘体(8)结构相同;盘体由法兰(6)、摩擦环(5)、散热筋(13)组成一体;法兰(6)周向均布通孔;散热筋(13)沿周向均布;盘毂(9)上周向均布通孔,其数量与法兰(6)上的通孔数量相同;盘体(7)、盘体(8)的法兰(6)上周向均布U型槽(14),盘体(7)和盘体(8)扣合后,通过将压块(4)压装入U型槽(14)实现周向固定;盘毂(9)上周向均布键槽(10),压块(4)上有通槽(15),压块(4)和U型槽(14)的数量与盘毂(9)上的键槽(10)数量相同;盘体(7)和盘体(8)在安装到盘毂(9)时,通过压块(4)上的通槽(15)与定位键(12)的配合实现与盘毂(9)的对中和周向定位。紧固螺栓(11)依次穿过盘毂(9)、盘体(8)、盘体(7)、压圈(3)、垫片(2),通过螺母(1)与紧固螺栓(11)连接实现盘毂(9)、盘体(7)和盘体(8)的轴向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制动盘盘体和盘毂错动、单靠摩擦力传递制动力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756810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192545.2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装式轨道车辆制动盘,包括盘毂和两侧的盘体,盘体的内侧面上周向设置多个散热筋组件,散热筋组件包括第一散热筋、第二散热筋、第三散热筋,第三散热筋设置在第一散热筋和第二散热筋之间;第一散热筋沿盘体外圆周设置多个第一阶梯孔,第二散热筋沿盘体内圆周设置多个第二阶梯孔;盘毂上设置多个长圆孔,长圆孔分别与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对应设置,长圆孔的长轴沿盘体的径向设置,长圆孔内设置弹性圆柱销;盘毂和盘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在服役过程中发生翘曲变形,在扭矩传递方式上通过机械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传递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205158918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27778.X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烟台金晖铜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接触线,主要包括:增强芯和铜合金基体,铜合金基体通过复合挤压均匀地包覆在所述增强芯的表面,以高导电性的铜合金为基体,以铜丝和碳纤维束的编织芯或铜与碳纤维束的复合芯为增强芯,基体通过挤压工艺均匀地包覆在增强芯表面,得到结构和性能满足铁标要求的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接触线。复合材料接触线在保证优良导电性的同时,可以增加线路最大悬挂张力、降低接触线的重量、提升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和提高接触线整体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21461760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224564.9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北京洛科瀚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河北洛科瀚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铝基复合材料通风制动盘,该制动盘采用SiCp/A356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反重力铸造方法制作而成,包括第一工作盘(10)、第二工作盘(20)、连接筋(30)、安装部(40)和弧形连接部(50),所述第一工作盘和第二工作盘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第一工作盘的内侧制动面(11)与第二工作盘的外侧制动面(21)平行设置,所述安装部通过弧形连接部与第二工作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相较灰铸铁材质的制动盘可以实现减重50%以上,同时因为该材料较高的热传导能力和蓄热能力,可以降低制动盘的摩擦温升,并均匀化制动盘温度分布,避免制动盘中形成大的热应力,防止裂纹萌生和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206478146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20074909.6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拼接式防反翘轴装制动盘第一盘体(1)和第二盘体(8)外沿均设置柱状散热筋(2),柱状散热筋(2)上均利用车削的方法加工第一、第二通槽(3,7)。第一通槽(3)位于第一盘体(1)的柱状散热筋(2)外侧并开口朝向制动盘外径方向,第二通槽(7)位于第二盘体(8)的柱状散热筋(2)上,切开口朝向制动盘轴心侧。第一盘体(1)和第二盘体(8)通过旋转装配可使柱状散热筋(2)上的第一、第二通槽(3,7)实现扣合和拼接,当第一盘体(1)和第二盘体(8)发生反翘变形时,第一、第二通槽(3,7)的配合面发生接触而防止第一盘体(1)和第二盘体(8)继续发生轴向翘曲变形,通过调整第一、第二通槽(3,7)的开口角度和配合间隙可以实现对不同反翘变形量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