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72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88979.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GG16网络的曲线包络拟合法,该算法使用带有标签的经CCD采集建立的数据集合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并将神经网络算法运用到采集数据集来验证正确率并推算光纤表面的微观形态特征;通过tenserflow框架创建读取数据集,记录该组图像在某一像素点(a,b)的灰度值变化序列为X(a,b)(t),采用三次埃尔米特插值方法将序列X(a,b)(t)补充为大小为224*224的一维序列X2(a,b)(t),然后将序列X2(a,b)(t)转换为二维图像矩阵X2(a,b)(m,n);通过特殊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处理输出预测的该像素点实际高度,并与样本标签比对使误差在设定阈值范围内;神经网络的运用使得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自学习、自组织能力及容错性和优良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可以提高包络算法的准确性及容错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5411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61378.0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5B45/325 , H05B45/30 , H05B45/18 , H05B45/1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注意力因素的照明控制方法、调光映射单元及其用法,控制方法首先以工作面照度、色温及持续学习时间等参数作为输入量,以学习者的眼睛开度、视线专注度、心率等体征参数及其各自对应的注意力因素值作为输出量,建立描述光照条件到注意力映射的RBF神经网络,然后,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在现场光环境中用来对注意力参数进行预测,所述预测值被用来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光色参数进行寻优过程中计算光色条件的注意力评价值,调光映射单元中寻优结果基于查找表等模型被映射为灯组的驱动电流值,灯组调光后能实现不同现场环境下有助于学习者提高或保持注意力的照明。本发明还通过对评分标准的在线调节,使优化出的光照更符合个体的照明偏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03557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282760.9
申请日:2019-04-0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混合照明的开放式办公室照明系统与控制方法,系统包括用户接口单元、光色传感单元、控制单元和顶灯与台灯组成的可调光灯组。离线建立调光照明分布模型、光色评分模型等评价标准,以及用户注册表;在线控制中当预设条件满足时,根据当前自然光条件和评价标准在进行照明优化时,先基于能耗、过道照度、照度均匀度及梯度等指标对可调光顶灯参数进行寻优,然后基于办公室在位用户的评分及能耗指标对可调光台灯参数进行寻优,寻优结果被发送给驱动器以调节灯组出光,实现开放式办公室的综合优化照明。本发明在考虑用户照明偏好的同时还能兼顾整体空间的舒适性,且能根据日光动态调整光照,为办公室营造舒适、节能、个性化的照明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419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69670.X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APP的酒店个性化智能照明系统,其包括主机单元、用户接口单元、可调光灯组和手机APP终端。入住登记与信息采集后,主机单元对用户个人特性数据进行按模糊分类得出特性隶属度值,对调光指令分析获得各灯调制值,又基于用户特性隶属度值向量、灯调制向量与数据库中历史入住用户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向量间的相似度,对用户偏好的灯调制向量进行推测,推测结果推送给用户并在确认后,通过输出模块向可调光灯组发送调光指令。本发明依据用户个体特性及调光操作的相似性来对其入住客房中未操作过灯具的调光偏好进行推测,能快速向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照明效果,从而实现个性化智能照明推荐与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81279.9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徐州市铜山区嘉量计量检测创新中心 ,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通讯电缆生产用检测装置,包括平台主体、双向丝杆、链条、伺服电机和固定板,所述平台主体的上方四周均固定有夹紧机构壳体,且夹紧机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板,并且挤压板的外端通过活动轴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活动轴与安装块相连接,且安装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向丝杆,并且双向丝杆的内端固定有对接杆,所述平台主体的上方中间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前后两侧面内部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块。该光纤通讯电缆生产用检测装置通过限位管便于对电缆进行弯折,以便于同时能够检测出电缆的抗弯折性能,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8893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97352.4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卷积神经网络和加权赋值的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属于人体姿态识别领域,该算法包括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图像区域进行卷积操作和通过赋予不同的权值来体现图像的不同作用,将该权值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构造关节外观模型,并通过关节定位算法对肩关节定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卷积神经网络和加权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的关节外观模型,可有效地体现提取图像特征时不同图像区域和不同抽象特征的区别,并用其设计了一种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7046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50926.2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6T7/246 , G06K9/00 , G06F16/783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社区照明网与云平台社区人口信息库结合实现自动寻人追踪的方法,属于城市安全领域,具体包括使用社区摄像头、云端社区追踪寻人系统信息库、智能寻人路线规划、智慧照明模块、单片机和无线传输模块结合社区路灯照明排布,建立社区摄像头网;使用云平台接收并存储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信息;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信息进行识别处理;使用单片机控制智能路灯与摄像头动作;使用无线传输模块交互数据;使用虚拟社区地图终端观测追踪目标行动路线。能够实现发生失踪案时迅速在历史视频中智能搜索目标行踪,直观显示其行动路线,更加准确的推测其去向,缩小搜索范围,缩短搜寻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50559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93142.0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的新型Zigbee组网方法,属于Zigbee网络领域,包括结合基于按键的广播入网算法与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算法对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进行通信组网,具体包括利用基于按键的广播入网算法,使系统中的节点加入到Zigbee网络中和利用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算法,将终端节点的地址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完成通信组网。本发明在原有的按键控制入网算法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广播唤醒的机制;另一个通过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算法,将节点信息保存在非易失新存储器中,通过这样改进后,既能保证组网过程方便用户控制,增强组建网络的可操作性;又保证协调器中的节点信息不易丢失,提高了通信组网中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39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80149.6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5B3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人体活动的自适应智能照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生理和电子领域,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整合发送指令模块、室内灯具中控模块、基站和色温可调灯具组;所述的信息采集模块与信息整合发送指令模块通过蓝牙通信连接;所述的信息整合分析发送指令模块和室内灯具中控模块与所述的基站均通过4G网络通信连接;所述的色温可调灯具与所述的室内灯具中控模块电性连接。本系统将信息采集模块、信息整合分析发送指令模块、室内灯具中控模块、照明灯具组模块结合,在室内光源色温可调节照明的基础上实现人体生活、工作状态变化的自适应智能照明功能,本方法经过适当的调整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场合,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4218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91839.4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及跟踪方法,属于光伏发电领域,该系统为闭环控制结构,包括模糊控制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执行结构、测量与反馈结构、被测量对象、微机以及终端采样装置;所述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分别与所述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的输入接口用于选择输入信号,所述的输出接口用于信号传输;所述的执行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的输出接口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的测量与反馈结构与所述执行机构信号连接。本发明利用模糊控制器对光伏组件的端电压及输出电流进行实时调节,使其能够运行在最大功率点上的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