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的目标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61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12114.6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真的目标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应用于基于激光雷达检测目标物的仿真模型,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仿真模型中目标车辆移动指令和/或场景仿真模型中目标物体移动指令的情况下,接收场景仿真模型中目标物体发送的第一类型射线;其中,目标物体位于目标车辆中激光雷达的可视范围内;根据第一类型射线与预先获取的第二类型射线之间的交点数据确定目标物体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激光雷达通过接收场景仿真模型中目标物体发送的第一类型射线,并根据第一类型射线与第二类型射线之间的交点数据确定目标物体的检测结果,能够解决仿真激光雷达扫描效率低的问题,提升激光雷达仿真效率。

    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0231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43965.7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车辆当前点与预瞄点的轨迹参数,并基于轨迹参数确定车辆从当前点到预瞄点所需的横向控制量和车辆姿态控制量;然后基于横向控制量和车辆姿态控制量确定车辆姿态控制补偿量;再基于横向控制量控制车辆的方向盘转角,并基于车辆姿态控制补偿量对车辆的车轮施加制动力,以控制车辆按照预瞄点所在的车辆轨迹行驶。基于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对车辆的车轮施加制动力,从而补偿因按照横向控制量控制车辆的方向盘转角而导致的车辆姿态的偏差。同时兼顾了横向控制与车辆姿态控制的精度。

    一种风冷电池冷却系统及冷却流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3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202571.3

    申请日:2021-02-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电池冷却系统及冷却流道设计方法,风冷电池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流道和多个电芯;冷却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多个分支流道,主流道的一端具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导流部;导流部呈楔形,包括沿主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并具有夹角;多个分支流道均匀间隔并列设置于主流道的两侧,分支流道包括分支进风口和分支出风口,多个分支进风口均连通主流道;电芯设置于主流道的两侧并贴合分支流道;该冷却系统解决了冷却介质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减少电芯间温差,延长了动力电池的寿命;本发明的冷却流道设计方法实现结构尺寸设计及优化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优化效率,保证优化结果的可靠性。

    地理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176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550300.7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地理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车辆对应的行驶轨迹数据确定候选网格以及候选网格中包含的候选坐标点;对候选网格中包含的候选坐标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网格;根据目标网格确定目标地理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网格边界,并对网格边界所形成的网格内的坐标点进行分析可确定目标地理位置。该方法实现对用户常去地理位置的快速判定,同时将现有技术中复杂的经纬度距离计算转换为坐标值相关的简单逻辑计算,可以达到简化计算过程,方便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效果。

    一种风冷动力电池系统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6484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58900.0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动力电池系统,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风冷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并列且间隔设置的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均包括两个安装面,且安装面的面积大于电池单体的其它任一平面的面积;多个呈直线状的热管,多个热管均平行于第一方向且间隔设置在任一个安装面上,且热管上位于安装面上的部分为吸收段,吸收段的长度等于安装面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热管上凸出于安装面的部分为散热段,吸收段用于吸收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并传至散热段,散热段上设置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冷却通道,以使空气带走热量;连接层,其用于将吸收段连接至安装面上,并能够将电池单体上的热量传至吸收段。其优点在于:能够对电池单体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包内冷却系统液体流量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716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1172379.4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包内冷却系统液体流量测试方法,特别适用于小微流量、管路短及管路形状不规则无法安装流量计的情况,同时本测试方法不仅适用于双路电池冷却系统,还可以支持多路电池冷却系统同时进行流量测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首先将被测系统内双路或多路电池冷却系统分割出,各支路管路开孔,压差传感器接到管路开孔处,然后各支路与流量控制设备分别连接,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各支路的“流量‑流阻”曲线;然后将整个被测系统接入到系统测试台架,各支路压差传感器保留且摆放位置不变,启动系统测试台架动力源电动水泵,读出各支路压差值,通过查询各支路“流量‑流阻”曲线的办法,得出各支路的流量值。

    乘用车水泥刻纹路面车内噪声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8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31216.8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用车水泥刻纹路面车内噪声测试方法,包括基于水泥刻纹路面设置乘用车车内噪声的路面测试工况,其中,路面测试工况包括预设车速和测试时间;根据路面测试工况采集座舱内的噪声信息,以及车速信息;设置噪声采样频率,对噪声信息采样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时域信号;对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取噪声频谱的频域信号并生成车内声压值噪声频谱曲线,对车内声压值大小形成客观评价;对时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尖锐度,对尖锐度进行客观评价;本发明明确了该类冲击噪声的测试分析及评价方法,针对客户可能存在的抱怨问题,在整车开发过程中,通过测试的客观数据结果,对乘用车轮胎实车调校从而优化“啸叫”噪声,提升整车NVH品质。

    电池直冷分析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583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02802.0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直冷分析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预先建立的整车一维直冷系统模型与预先建立的三维电池传热模型连接组合为联合仿真模型;根据所述联合仿真模型对所述三维电池传热模型中的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仿真测试,并实时测量并记录所述仿真测试过程中的电池数据;将所述电池数据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电池温度的预测,得到电池温度预测结果。通过联合仿真模型将实际用车场景考虑在内,提高了仿真精度,使得仿真温度更接近实测值,同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电池温度的预测,可以缩短仿真周期,节约仿真和试验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