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服役性能与寿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3465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507829.6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服役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服役性能与寿命测试装置。测试装置主支架固定在测试装置底座上,在测试装置主支架内腔安装驱动系统定子,驱动系统转子和被测轴承安装至主轴上,主轴水平穿设于测试装置主支架内腔;在被测轴承外套圈与测试装置主支架内腔之间设置轴承支架环,在测试装置主支架上安装被测轴承轴向加载机构,被测轴承轴向加载机构与轴承支架环相对应,在测试装置底座上、测试装置主支架的两侧分别安装被测轴承径向加载机构和主轴振动监控机构。本发明避免很多测试装置的干扰因素,真实反映被测轴承的服役性能。另外,避免给传动主轴带来不可预估的额外载荷,保证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细化低碳低合金钢粒状贝氏体组织中M-A岛的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83736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218715.4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细化低碳低合金钢粒状贝氏体组织中M‐A岛的热处理工艺,适应于解决低碳低合金粒状贝氏体钢件在热处理后因显微组织中含有粗大的马氏体/奥氏体岛状组织(简称M‐A岛)引起冲击韧性偏低或波动的问题。在传统的淬火(或正火)后进行一道次回火处理获得均匀弥散分布的富Mn或富Cr碳化物;而后在略低于Ac3温度下进行两相区奥氏体化,控制铁素体含量低于10%,而后进行常规冷却方式的淬火(正火)。从而,达到通过两相区淬火(正火)处理形成的薄膜状或针状铁素体调控粒状贝氏体组织中M‐A岛的含量、尺寸、碳浓度及分布位置的目的,特别是细化组织中的M‐A岛尺寸。

    采用稀土微合金化改善低合金贝氏体钢低温冲击韧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491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577030.7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稀土微合金化改善低合金贝氏体钢低温冲击韧性的方法,适应于解决低合金贝氏体钢大型铸锻件心部淬不透,低温冲击韧性偏低且不稳定问题。该方法通过在钢水VD/VOD/AOD/RH处理后,钢水中氧含量低于30ppm,硫含量低于30ppm时,按照吨钢添加0.1~0.5kg氧含量不超过150ppm的高纯La、Ce或La+Ce稀土合金,而后进行适当的软吹处理,达到使部分稀土固溶在钢中的目的,进而实现通过稀土元素强烈的微合金化抑制材料固态相变过程中碳扩散,提升低合金贝氏体钢淬透性,改善材料低温冲击韧性的目标,进而解决当前低合金贝氏体钢大型铸锻件,由于淬火冷速有限导致心部获得粗大的粒状贝氏体组织,低温冲击韧性偏低且不稳定问题。

    一种通过稀土处理提高水轮机转轮抗点状空蚀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30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46513.7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及其制品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稀土处理提高水轮机转轮抗点状空蚀性能的方法,适应于通过改变材料中夹杂物数量和类型提高水轮机转轮铸件/锻件抗点状空蚀性能的问题。在传统的VD、VOD、AOD等方法冶炼水轮机转轮铸件/锻件(包括上冠、下环、叶片)钢液时,在控制精炼后钢水中全氧含量不高于40ppm,S含量不高于80ppm的基础上,在VD、VOD或AOD后期按照吨钢100~500g的加入量,向钢液中添加氧含量不高于150ppm的镧、铈纯金属或镧铈合金,而后进行软吹处理20min。上述处理的变质夹杂物作用,将会减轻水轮机铸/锻件服役时在高速水流冲刷下诱发局部点状空蚀的问题;固溶稀土将会提高材料的点蚀点位,从而避免因点蚀引发的局部点状空蚀现象。

    M-A岛中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分类显示和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123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284069.1

    申请日:201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中微观组织分类显示和定量检测技术,属钢铁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低合金粒状贝氏体钢马氏体/奥氏体岛(M-A岛)中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分类显示和定量检测方法,(1)使用磨制、机械抛光方式制备低合金粒状贝氏体钢金相试样;(2)用电解抛光方法去除金相试样表面应力层,然后利用2wt%~6wt%的硝酸酒精溶液预腐蚀5~15秒,最后用无水酒精超声波清洗10~20分钟;(3)将超声波清洗后的金相试样置于150~300℃无气氛保护炉子内保温2~6小时,出炉后置于干燥器中空冷至室温;(4)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显微组织:多边形铁素体和贝氏体铁素体呈蓝紫色,马氏体呈棕色,残余奥氏体呈米黄色;(5)对组织中各相的分布以及定量分析。

    一种基于定量设置反变形量的设计铸件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7185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10248785.3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定量设置反变形量的设计铸件模型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有限元热力耦合计算定量化反变形量的大型铸件模型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综合考虑铸件凝固,冷却,打箱,切除浇注系统和热处理影响建立有限元热应力模型,准确预测铸件在整个热加工工序中的变形。然后,根据铸件结构特征和不同区域拘束度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反变形松弛系数,对原始模型进行反变形处理。反变形松弛系数由计算节点处的应力水平决定,应力值越大松弛系数越小。针对添加反变形的模型,进行整个热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和迭代,最终确定合理的铸件模型尺寸,生产出加工余量合适均匀的铸件。

    一种基于定量设置反变形量的设计铸件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7185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48785.3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定量设置反变形量的设计铸件模型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有限元热力耦合计算定量化反变形量的大型铸件模型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综合考虑铸件凝固,冷却,打箱,切除浇注系统和热处理影响建立有限元热应力模型,准确预测铸件在整个热加工工序中的变形。然后,根据铸件结构特征和不同区域拘束度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反变形松弛系数,对原始模型进行反变形处理。反变形松弛系数由计算节点处的应力水平决定,应力值越大松弛系数越小。针对添加反变形的模型,进行整个热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和迭代,最终确定合理的铸件模型尺寸,生产出加工余量合适均匀的铸件。

    一种消除高强韧性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211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13231.0

    申请日:2008-0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除高强韧性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类铸造马氏体不锈钢材料的成分设计和相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0Cr13Ni4~6Mo型马氏体不锈钢中的镍当量和铬当量比及铸件高温阶段的冷却速度实现完全消除δ铁素体。1)进行0Cr13Ni4~6Mo型高强韧性马氏体不锈钢合金成分设计时,按照镍当量(Nieq)=Ni+30(C+N)+0.5Mn,铬当量(Creq)=Cr+Mo+1.5Si计算镍铬当量;2)控制镍当量/铬当量≥0.42;3)控制铸件在固相线到1300℃之间的平均冷却速度不大于500℃/h。本发明通过对合金成分设计和铸件冷却速度的控制以消除严重恶化0Cr13Ni4~6Mo型高强韧性马氏体不锈钢性能的δ铁素体相,显著提高铸件的强度和塑韧性。

    一种高速精密轴承动刚度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903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10063.1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精密轴承动刚度测量装置,属于轴承动刚度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的固定板包括安装环、底座,安装环为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分体组合而成的环状结构,所述下半圆环位于底座顶部且与底座一体,安装环套设于主连接环形板并通过安装环夹持固定主连接环形板,推力电动缸通过连接板与主连接环形板连接;推力电动缸的前端伸至主连接环形板内腔,球形浮动推头与测力传感器依次装配在推力电动缸前端,在浮动推头与旋转芯轴上的测试轴承之间设置轴承推板。本发明用于高速精密轴承动刚度的测量,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及推力缸推力大小,能够实现变载、变速、定载、定速等多种耦合形式下轴承动刚度的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