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19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39804.9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长沙南睿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PC: B60M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机车自动过分相控制方法、轨道交通车辆、装置,通过重载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接收和处理从机车信号系统及机车主控网络获取的速度、网压、重载状态、主断等相关信息,精准触发分相完成信号触发恢复工况。本发明解决了目前过分相完成信号由于环境及线路影响导致的触发偏差及不触发,从而导致机车在分相完成后未恢复工况状态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无电引发牵引力不足从而停车。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并精准的实现重载机车自动过分相过程完成后的工况状态恢复,保障机车的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4196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14599.7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该方法包含:在YOLO v5网络骨干部分引入注意力机制,减少网络中有效信息在传递中的损失;在YOLO v5网络颈部和头部增加第四个检测尺度104×104,增强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在大型数据集上对CSPDarkNet53模型进行预训练后,迁移学习其特征提取能力至安全帽佩戴检测模型,缓解数据集不充足的问题;根据安全帽佩戴检测框推断人体边界框,提取未佩戴安全帽人员的骨架关键点,设计步态识别模块,识别未佩戴安全帽人员身份;本发明在复杂场景下利用多尺度特征提高了安全帽佩戴检测模型的准确率,并且通过融合步态识别算法实现了未佩戴安全帽人员身份的确认。
-
公开(公告)号:CN113093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4838.2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欠驱动吊车微分平坦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sigmoid函数,构造包含加速、匀速、减速全过程、光滑连续且能满足实际物理约束的新型加速度轨迹;将含负载升降的吊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变换,得到负载横向运动和竖向运动的微分平坦输出方程,将微分平坦输出方程化成积分串联形式,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负载横向与竖向运动的各阶状态及总和扰动;将各时刻负载横向和竖向运动各阶状态的理想值与实际值或估计值进行比较,得到状态误差,并对总和扰动进行补偿,进而构建负载横向和竖向运动的误差反馈控制律,使伴有负载升降的吊车在外界干扰下,能沿着期望轨迹将负载平稳快速地搬运到目标位置,并有效抑制负载运输过程中的摆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4044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15903.7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开关损耗的城轨车辆辅助变流器运行策略优化方法,城轨车辆辅助变流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输入端、LLC谐振变换器、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网络和三相负载。LLC谐振变换器包括斩波电路、谐振网络和整流电路,通过谐振网络使得负载从零到满载都可以工作在零开关状态,同时利用谐振网络减小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抑制了尖峰电流和尖峰电压。斩波电路由半桥三电平电路构成,使得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减小。本发明采用移相控制和变频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控制能量高效转化的基础上,实现较窄的变频范围,从而获得较宽的直流电压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87968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363416.0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装备通用检测及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将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输入到故障诊断模块中,得到故障诊断结论;所述的故障诊断模块中设有专家系统规则库,专家系统规则库存储有与故障相关的多条规则;专家系统规则库采用故障树表征各条规则的相互关系;故障诊断过程为基于重要度的数据匹配过程;将采集的数据与专家系统规则库中的规则按照重要度从大到小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输出匹配结果,给出故障结论;如果遍历整个规则库均无法匹配成功,则表示未发生故障。该轨道交通车辆装备通用检测及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通用性好,故障诊断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2006092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010196749.X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 中南大学
Inventor: 薛继连 , 南杰 , 李蔚 , 李辉 , 顾大钊 , 朱育民 , 郝小平 , 郭尽朝 , 荣林 , 王飞宽 , 李红利 , 杨永林 , 李峰 , 刘华伟 , 邱子荣 , 淡鹏飞 , 雷满生 , 阮一凡
IPC: H04B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400kHz与800MHz混合通信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射接收机(100)和第二发射接收机(200),分别以400kHz和第800MHz发送和接收无线数据和特征信息,且该两种发射接收机同时工作;以及控制器(300),与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机(100)和第二发射接收机(200)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机(100)和第二发射接收机(200)所接收的特征信息的有效性,从所述第一发射接收机100和第二发射接收机200所接收的无线数据中选择有效的无线数据。本发明采用两个不同频率的发射接收机进行数据通信,可在无需铁路沿线加设通信补强设备的情况下,保证无线数据的通信可靠,省去了加设通信补强设备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879680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3416.0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装备通用检测及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将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输入到故障诊断模块中,得到故障诊断结论;所述的故障诊断模块中设有专家系统规则库,专家系统规则库存储有与故障相关的多条规则;专家系统规则库采用故障树表征各条规则的相互关系;故障诊断过程为基于重要度的数据匹配过程;将采集的数据与专家系统规则库中的规则按照重要度从大到小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输出匹配结果,给出故障结论;如果遍历整个规则库均无法匹配成功,则表示未发生故障。该轨道交通车辆装备通用检测及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通用性好,故障诊断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2019919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196772.9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联机车空气制动小闸控制应用模式。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包括空气制动小闸(1)、耦合到空气制动小闸(1)的档位检测装置(2)以及连接到档位检测装置(2)的制动控制单元(3),所述档位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空气制动小闸的档位并且将检测到的档位信号发送到制动控制单元(3),所述制动控制单元(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档位信号来控制机车的驱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机车制动控制系统能够使得制动控制单元获知本机车的空气制动小闸所在的档位,并且可以将档位信息发送到另一机车来同步控制另一机车的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157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0046373.8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纵向力检测装置、轨道车辆及纵向力检测方法。所述纵向力检测装置包括夹持板、撞击板及变形垫,所述变形垫在承受撞击板传递的撞击力时产生自适应形变;所述撞击板、变形垫和夹持板通过贯穿的调节组件固定,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撞击板、变形垫和夹持板间隙装配;所述纵向力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及定位安装板,所述定位安装板在远离撞击板的一侧设置,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夹持板与定位安装板之间。与现有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纵向力检测装置在不改变车缓冲装置强度情况下,不依靠实验台,在轨道机车和车辆运行过程中,在线实时检测轨道车辆的车钩纵向力;采用传感器直接测量的方法,测量的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58442.4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强化学习使能的重载列车群组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其中方法:获取重载列车群组中列车的实时运行信息;根据列车的实时速度与参考速度的偏差、前后车速度偏差以及前后车距离,设计列车群组协同控制律;针对列车群组各列车分别建立强化学习模型,用于动态调整对应列车控制律中速度偏差项和距离偏差项的权重,使得系统能够在训练中学习并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且奖励函数考虑速度协同和安全距离的控制目标,并引入罚函数来处理偏离期望状态及安全边界的情况;迭代训练各深度确定策略梯度模型,获得对应列车的控制律并作用于列车的牵引力制动系统,使得列车群组在高速运行中能够智能协同控制,兼顾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