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量子密钥分发中针对器件缺陷的攻击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81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831680.7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散量子密钥分发中针对器件缺陷的攻击检测方法,包括搭建以InGaAs‑based SPAD为单光子探测器件的离散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进行正常和攻击情况的量子密钥分发并获取正、负样本数据;制作训练数据集并训练得到攻击检测分类器;采用攻击检测分类器监测正常通信的离散量子密钥分发并完成针对器件缺陷的攻击检测。本发明采用小波变换处理数据集,放大数据集隐藏细节;采用LSTM结合Batch Normalization层、池化层,全连接层以及softmax层的网络结构保证了攻击检测的效果;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监测针对InGaAs‑based SPAD器件缺陷的攻击,而且可靠性高、准确性好。

    可自主选择用户的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05517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344539.9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主选择用户的连续变量量子秘密共享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各参与者生成双模纠缠态,并对其中的模A进行投影测量,将模B发送给数据分发者构成原始数据;步骤2,数据分发者在所有参与者中选择合法参与者,并对进行排序,计算各合法参与者分别为唯一诚实参与者时的正则分量,据此对初始秘密信息进行拆分;步骤3,数据分发者按照排序将子秘密信息发送给各合法参与者,各合法参与者对其进行处理获得独有的子秘密信息;步骤4,各合法参与者相互协作恢复初始秘密信息;本发明中数据分发者能够自主选择部分参与者进行通信,且通信的安全性提高。

    测量装置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29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0097902.1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王一军 丁超 黄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装置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包括发送方准备独立且同分布的若干个高斯调制相干态并发送到任意的检测方;接收方准备独立且同分布的若干个高斯调制相干态并发送到检测方;检测方进行处理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并发送给发送方和接收方;接收方计算第一测量结果;发送方将自身的若干个正交值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计算得到发送方发送的最终的量子密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测量装置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的系统。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消除实际检测器的缺陷,提高散粒噪声的灵敏度,减小电子噪声的方差,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高,而且灵敏度更好。

    离散量子密钥分发中针对器件缺陷的攻击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81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31680.7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散量子密钥分发中针对器件缺陷的攻击检测方法,包括搭建以InGaAs-based SPAD为单光子探测器件的离散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进行正常和攻击情况的量子密钥分发并获取正、负样本数据;制作训练数据集并训练得到攻击检测分类器;采用攻击检测分类器监测正常通信的离散量子密钥分发并完成针对器件缺陷的攻击检测。本发明采用小波变换处理数据集,放大数据集隐藏细节;采用LSTM结合Batch Normalization层、池化层,全连接层以及softmax层的网络结构保证了攻击检测的效果;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监测针对InGaAs-based SPAD器件缺陷的攻击,而且可靠性高、准确性好。

    一种用于持续监控自动化测试生成日志文件的可视化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02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86752.4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王朝霞 王一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持续监控自动化测试生成日志文件的可视化方法和系统,解决了因自动化测试所产生的日志文件量大,数据复杂,不利于管理者和开发人员快速了解日志文件内容,并根据日志文件内容作出相关决策和改善问题的情况,该发明对软件质量的持续监控提供了数据支撑。该方法包括对测试组生成的日志文件进行同步,日志文件聚类分析处理,并对聚类后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建立相关表存入数据库中,并对处理后的数据利用VUE平台搭建可视化系统,从多个方面对日志文件进行总体或单个简要描述的展示,通过各种图形图表的方式直观展示,同时提供多种交互的方式,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掌握日志文件的内容,了解产品的运行状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基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对潜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505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08352.6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9/0852 H04B10/516 H04B10/70 H04B13/02 H04L9/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对潜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属于水下通信技术领域。通过发送端的第一激光器、第一电光强度调制器、第二电光强度调制器、第一电光相位调制器、衰减器和第一准直器调制的系统配合,将光信号输出并进入接收端;第二激光器产生本振光,通过第三电光强度调制器和第二电光相位调制器的调制,与发送端输出的光信号进入零差探测器进行检测,最终在有效距离内建立安全密钥。本发明将连续变量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应用到自由空间对潜通信中,克服单纯的水下光通信距离短的弱点,保证了系统安全性;同时提供了自由空间设备与水下设备点对点的传输方式和以自由空间设备为中转站的多个水下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方式。

    一种基于坐标投影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8902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91392.4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坐标投影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轨检小车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通过测量获得轨检小车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选取参考点,并直接测量出参考点在轨检小车坐标系中的初始坐标值和在大地坐标系中的最终坐标值;根据上述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上述参考点的初始坐标值和最终坐标值,求取轨检小车坐标系中任一点的初始坐标值通过坐标投影、坐标旋转和坐标平移后获得最终坐标值的对应关系式;测量轨道检测目标点在轨检小车坐标系中的初始坐标值,并代入上述步骤得出的对应关系式中,获得轨道检测目标点在大地坐标系中的最终坐标值。本发明通过降维处理,简化了运算过程、提高了计算精度。

    一种无砟轨道模拟调整量计算及精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374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55564.0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砟轨道模拟调整量计算及精调方法,采用拟合迭代的方法自动计算基准轨的模拟调整量,拟合步骤包括:首先利用多项式拟合理论求得模拟曲线函数以及计算模拟曲线的平顺性与逼近度;然后计算拟合出的模拟曲线函数的阶数与其平顺性与逼近度的关系,从而最终确定模拟曲线函数的阶数。所求的轨道模拟调整量就是轨道某里程处的偏移量到所求得的模拟曲线的距离。该方法优化了轨道精调方案,提高了精调效率,适合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精调与日常养护。

    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钢轨蠕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43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06339.0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视觉的钢轨蠕变监测方法。现场固定安装的相机采集图像后,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端进行蠕变监测。监测分为标定和蠕变检测两个过程。其中,标定过程实现钢轨待检区域的提取,并获取待检区域未蠕变时的标准点集及特征;检测过程从实时采集的钢轨图像中裁剪待检区域,预处理后获取实时点集及特征,而后通过配准算法对标准及实时点集进行配准,消除误匹配后获得蠕变点集。计算每个蠕变点在X和Y方向上的像素偏移,结合相机的安装和固有参数将像素偏移映射成公制偏移,分别获得钢轨的高低和轨向蠕变。本发明实现了钢轨蠕变多观测点的统一管理,具有准确、实时、快速、非接触、亚全天候的优势,是现有各检测方式的有益补充。

    一种用于电池的低温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599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52405.0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的低温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箱体、密封盖,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箱体的中空腔内设有夹持座;夹持座包括第一夹持部和与第一夹持部对接紧贴的第二夹持部,二者接触面位置处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容置腔;密封盖与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两根电极柱一端伸入第一夹持部实体内并直达容置腔,电极柱另一端穿出密封盖;两根电极柱位于第一夹持部内的一端分别与正、负极弹片电连接;箱体壁上安装有制冷模组;箱体外设有温度控制系统,该温度控制系统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电连接。该试验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紧凑、温度分布均匀、密闭性好、适用性广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