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8174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34151.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K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温区间的高灵敏度负温度系数柔性传感器及测温方法,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柔性基底上固定有氧化锌材料,氧化锌材料上设有电极,电极与电源相连。将ZnO放置在柔性衬底上,在ZnO材料上制备等间距的电极,通过导线与电源和信号接收系统连接,信号接收系统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将电流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通过内部单片机程序将电流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温度信号。本发明构建了基于ZnO材料的温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即时显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28799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1447796.5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薄氧化锌球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激光烧蚀法制备核壳结构的氧化锌@锌微球;2)将制得的氧化锌@锌微球置于管式炉中,对管式炉抽真空至真空度达到100Pa以下,通入保护气体调节管式炉内气压,使气压稳定在100Pa;3)设置管式炉参数为升温5~15h至300~600℃后,退火1~3h,得到超薄氧化锌球壳。该方法为无模板方法,不需要模板,只需控制热退火过程即可获得超薄氧化锌球壳,方法简单易操作;本方法可制得形貌完好、表面光滑的超薄氧化锌球壳,制得的氧化锌球壳的直径为微米尺寸级别,球壳的壳壁厚度在10nm以下;而且,本方法还可制得具有明显的激光发光特性的氧化锌球壳。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27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057491.1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Ga2O3核壳纳米线的制备方法,该核壳纳米线是由ZnO核层和Ga2O3壳层构成,制备步骤如下:1)将ZnO粉末和碳粉末混合研磨,填入容器内并置于一端开口的石英管的封闭端,将清洗干净的生长基底放置于石英管管口位置处;然后将该石英管置于管式炉中,封闭管式炉后抽真空并通入氩气和氧气,反应结束后在生长基底上生长有ZnO纳米线阵列;2)将步骤1)得到ZnO纳米线阵列放入磁控溅射仪中,在ZnO纳米线表面溅射一层Ga2O3鞘层薄膜,得到ZnO‑Ga2O3核壳纳米线;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气相传输法和磁控溅射方法,在ZnO纳米线上生长不同厚度、尺寸均一、分布均匀的Ga2O3壳层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0137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38046.7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ZnO/N-GaN/N-ZnO异质结的双向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二极管包括:N-ZnO微米线、N型GaN薄膜、PMMA保护层和合金电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两根N-ZnO微米线平铺在N-GaN薄膜上,旋涂PMMA保护层固定N-ZnO微米线,至PMMA保护层漫过N-ZnO微米线,在烘干台上使PMMA保护层凝固,然后利用O2将PMMA保护层刻蚀至N-ZnO微米线漏出,分别在不同的N-ZnO微米线上制备合金电极,构建N-ZnO/N-GaN/N-ZnO型异质结,构成完整的器件。本发明构建了N/N/N对称结构,器件正反向发光总量相同;器件由N型ZnO和N型GaN组成,器件发光位置为紫外区域,器件开启电压较小;N-ZnO/N-GaN/N-ZnO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发光中心位于371nm和385nm,紫外发光占比高于80%,器件可在交流电驱动下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2898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54958.3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7/047 , B01J37/34 ,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产氢的ZnO核壳纳米棒阵列光催化剂,包括绝缘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分布有ZnO纳米棒阵列,所述ZnO纳米棒阵列由若干ZnO纳米棒组成;若干所述ZnO纳米棒外层为WS2薄膜,形成ZnO-WS2复合体系;所述ZnO-WS2复合体系外层负载有CdS纳米颗粒,形成ZnO-WS2-CdS核壳纳米棒阵列。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在可见光催化下产氢的应用。本发明的光催化剂具有有效的电子转移能级,实现快速的载流子分离从而提高产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2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643395.5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2 , C23C14/086 , C23C14/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电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pH检测中的应用。将预处理后的导电基底置于磁控溅射仪中,采用氧化锌靶材在高纯氧气和高纯氩气的混合气体中溅射得到一层氧化锌籽晶,然后将其加入到醋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水溶液中,水热合成制备得到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将所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进行原位等离子体纳米金溅射。纳米金包裹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在管式炉升温至380-410℃焙烧0.5-2h,得到所述光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pH的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制备简单、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6317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382618.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纳米棒阵列发光二极管,包括p‑GaN衬底、n‑ZnO纳米棒阵列、AlN薄膜壳层、Ag纳米颗粒和金属电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p‑GaN衬底上生长n‑ZnO纳米棒阵列;在n‑ZnO纳米棒上溅射一层AlN薄膜壳层;在ZnO‑AlN核壳纳米棒上溅射Ag纳米颗粒;在n‑ZnO和p‑GaN一端制备具有欧姆接触的金属电极,形成发光二极管。通过AlN薄膜表面钝化纳米棒,抑制ZnO的表面态和表面缺陷,提高了纳米棒载流子注入效率,提升了发光二极管的稳定性;在纳米棒上溅射Ag纳米颗粒,通过Ag表面等离激元与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强的相互耦合作用,电致发光性能明显提高,同时缺陷发光被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84570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122070.4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L31/101 , H01L31/0296 , H01L31/0352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 H01L31/101 , H01L31/0296 , H01L31/035227 , H01L31/18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的ZnO/AlN核鞘纳米棒阵列紫外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紫外光探测器包括蓝宝石衬底、ZnO纳米棒阵列、AlN鞘层薄膜和金属电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采用磁控溅射法在ZnO纳米棒上溅射不同厚度的AlN鞘层薄膜;采用溅射法或者电子束蒸镀分别在ZnO/AlN核鞘纳米棒阵列两端制备具有欧姆接触的金属电极,构成完整的器件。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磁控溅射方法,控制溅射时间,在ZnO纳米棒上生长不同厚度、表面光滑均一的AlN鞘层薄膜,制备的ZnO/AlN核鞘光探测器件不仅具有更好的紫外光响应,在360nm紫外光照射下,电压为5V时,明暗电流比为5.5×103,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同时具有更快速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是0.883和0.956s。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125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00153.8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该二极管为GaN-石墨烯-MgO-ZnO微米棒双向发光二极管,自下而上依次由p型的GaN层、石墨烯层、MgO层、ZnO微米棒组成,在氮化镓层上还设有侧面电极,在氧化锌层上有正面电极。其制备步骤如下:1)在GaN层上添加石墨烯层;2)在石墨烯层的上表面镀MgO层;3)在硅片上制备ZnO微米棒阵列;4)将ZnO微米棒转移到MgO层上表面,构成氮化镓-石墨烯-氧化镁-氧化锌异质结;5)在GaN层表面制备侧面电极,在ZnO微米棒表面覆盖正面电极。本发明的双向发光二极管利用石墨烯增强结区的电流注入,在正反偏压下均可发光,亮度高,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55546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00339.3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氧化锌-银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以ZnCl2、六次甲基四胺和Na3C6H5O7·2H2O为原料,按不同比例将Na3C6H5O7·2H2O溶液加入到ZnCl2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水热法合成ZnO微球,经退火得到多孔ZnO微球,将多孔ZnO微球浸没在AgNO3和NaNO3的混合溶液中,并在紫外灯下照射反应得到多孔氧化锌-银微球。该方法的制备条件简单,简单易操作,此外ZnO纳米颗粒与Ag纳米颗粒之间的紧密连接,使其成为一种可循环利用高效的光催化剂,并且可以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基底,构建了一种多功能的多孔ZnO-Ag微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