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构件焊前装配的自动化内撑工装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103707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1405671.5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一种异形构件焊前装配的自动化内撑工装夹具,它涉及一种工装夹具,本发明旨在解决针对壳体类空间异形结构焊前装配时的定心不准、夹不紧、装配精度差以及装配效率低问题。该夹具包括基体模块、运动模块、动力模块和控制模块;运动模块位于基体模块的端面,动力模块和控制模块均内置于基体模块内。该夹具进行工作时,控制模块控制动力模块进行动力的输出,位于端面的运动模块在动力模块的带动下实现对工件的装夹,基体模块用于装夹过程中的定位及对控制模块和动力模块进行保护。本发明应用于焊接领域。

    一种粉末表面稀土改性的铝合金复杂构件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6580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564139.3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一种粉末表面稀土改性的铝合金复杂构件增材制造方法,它涉及铝合金构件制备发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高性能铝合金复杂构件的制备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将增材制造用的商用铝合金粉末作为气相沉积工艺的基材,粒径尺寸15‑70μm,将稀土合金作为物理气相沉积的靶材,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在铝合金粉末表面沉积一层稀土元素涂层。本发明采用带有稀土涂层的铝合金粉末可显著提高构件的耐蚀、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本发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对商用铝合金粉末进行稀土改性,材料利用率接较高,基本无材料浪费,且制备周期短,能耗低。本发明采用粉末激光增材制造可一次成形复杂结构部件,同时保证成形零件具有较高尺寸精度。本发明应用于材料加工工程领域。

    一种薄壁结构件原位拉伸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5928782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0378628.4

    申请日:2016-05-31

    Inventor: 陈彦宾 韩冰 淘汪

    Abstract: 一种薄壁结构件原位拉伸夹具,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T型薄壁结构件进行固定,进而无法对T型薄壁结构件横截面进行打磨抛光以观察焊缝内部裂纹扩展的问题。两个片状夹持体对称设置在T型薄壁结构件的两端,每个片状夹持体的里侧沿纵向中心线设有开口,开口的两侧壁对称设有矩形凸缘,开口的宽度为B1,两个矩形凸缘之间的间距为B2,矩形凸缘的长度为A1,矩形凸缘至开口底部的间距为A2,矩形凸缘至开口外部边缘的间距为A3,矩形凸缘的高度h为(B1‑B2)/2,A2=A3=A1/4,每个片状夹持体上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相对开口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本发明用于薄壁件原位拉伸测试。

    一种InFocus-TOPTIG双电弧复合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5303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446253.6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一种InFocus‑TOPTIG双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它涉及一种焊接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为:一、将待焊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或清洗;二、设置焊接参数:焊丝与钨极延长线的夹角在15°~30°,送丝速度为50~600mm/min,焊接速度为50~1000mm/min,保护气采用Ar气,流量为15~30L/min;三、采用机器人集成系统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在电弧稳定1~2S后,TOPTIG起弧,再向熔丝区域送给焊丝,最后控制机器人使焊枪共同运动完成焊接过程。本发明的InFocus‑TOPTIG复合焊接头端部体积尺寸可进一步缩小,减少了定位变量,可以提高定位精确度和稳定性,保证焊接精度和稳定性,提高焊缝质量。

    一种电磁感应同步预热辅助的基于激光増材制造的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3670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1029220.8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一种电磁感应同步预热辅助的基于激光増材制造的连接方法,它涉及一种连接方法。本发明解决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高温合金、铝合金等对激光焊接裂纹敏感、激光反射严重的材料焊接存在的裂纹等缺陷倾向大、激光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对待焊工件加工打磨清洗,设置工艺参数,进行焊接。本发明采用电磁感应线圈作为预热热源,缓解材料焊接过程裂纹敏感倾向,有效改善材料对激光吸收率低、焊接过程耗能大等缺点,提高激光利用率;同时,感应加热焊缝及周围材料,减小焊缝周围区域在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梯度,能有效改善焊后微观组织,提高焊接接头性能。

    一种3D增材的T型结构双侧激光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0536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239636.0

    申请日:2016-04-18

    Inventor: 陶汪 韩冰 陈彦宾

    Abstract: 一种3D增材的T型结构双侧激光焊接方法,它涉及一种双激光束焊接方法,以解决在高焊接速度及长焊道的情况下,T型结构双侧激光焊接过程难以确保焊丝被持续稳定恒速地送入熔池内并一次性焊接获得均匀连贯无缺陷的双侧焊缝以及难以灵活对焊缝组织进行特定合金调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一、对长桁表面进行化学清洗;二、设计沉积层:在长桁表面待焊区域设计沉积层,沉积层的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三:将激光熔覆头竖直放置于长桁表面待焊区域正上方,采用激光束与合金粉末同轴送入的方式,在长桁两侧待焊区域进行激光3D增材以获得沉积层;四:对长桁和蒙皮进行双侧激光焊接,获得双侧对称焊缝。本发明用于T型结构双激光焊接。

    真空舱室气体控制和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415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397638.8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真空舱室气体控制和监测方法,涉及一种真空舱室气体控制和监测的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真空焊接室体积大、抽真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体积小的真空焊接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热量影响激光的透射、容易导致加工窗受热爆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过程为:开启真空泵,抽出真空室内的气体;开启采样泵对氩气的水氧成分进行标定;判断氩气水氧成分是否达到设定值,如果是则同时向两个真空室内充入氩气;判断真空室内的气体水氧成分是否达到设定值,如果是则在真空室内进行焊接作业,排出焊接过程产生的烟尘和热量,同时判断真空室内的气体水氧成分是否达到设定值;焊接作业完成,排出真空室内的气体。本发明用于激光真空焊接作业。

    一种激光‑InFocus电弧双焦点复合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9181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446254.0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一种激光‑InFocus电弧双焦点复合焊接方法,它涉及一种焊接方法。它的操作步骤为:一、对待焊工件的进行坡口加工打磨并清洗,装夹;二、调节激光束与InFocus电弧焊枪位置;三、设置焊接工艺参数:光斑直径为0.3mm,离焦量在﹣3~﹢3mm,激光功率500~5000W;电弧电流为50~1000A,焊接速度为50~900mm/min,保护气采用Ar气,保护气流量为10~30L/min;四、通过控制机器人使激光工作头和InFocus焊枪共同运动。InFocus可实现高速焊接,既解决了激光‑TIG复合焊接时,激光与TIG焊接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也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三维真空激光加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激光加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914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666421.2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一种三维真空激光加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激光加工的方法,涉及真空条件下三维激光加工技术。它为了解决现有的真空激光加工装置机械运动装置复杂、难以快速精确地实现三维真空激光加工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激光振镜装置控制激光束的移动,能够快速精确地实现三维激光真空加工,而且真空室内部结构设计合理,不存在机器人或联动装置等机械装置,真空空间利用率高;采用机械泵和分子泵相配合的抽真空方式,并且由数字化控制系统控制,可快速实现不同真空度的真空环境;采用水冷循环装置保证三维真空激光加工装置长时间稳定工作。本发明适用于真空激光焊接、真空激光增材制造和真空激光修复等多种真空激光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