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器人初始位置精确复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673116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196798.0

    申请日:2009-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人机器人初始位置精确复位系统,包括控制命令发送模块、上层命令通信模块、复位控制器模块、复位执行器模块、下层数据通信模块和角度采集模块。控制命令发送模块发送的复位控制命令经上层命令通信模块到复位控制器模块的CPU,CPU启动复位,通过下层数据通信模块控制角度采集模块检测安装在仿人机器人关节和躯干上的位置倾角传感器和陀螺仪的角度,与CPU中预设的角度比较后将误差值通过上层命令通信模块发送给复位执行器模块,由其控制电机进行复位,随后复位控制器模块检测复位后的误差角度,并通过上层命令通信模块发送给上层实时计算机,完成一次复位。本发明可使仿人机器人在任意时刻快速、稳定的自动恢复到同一个精确的初始位置。

    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手术导航系统及虚拟刻度提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99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47292.0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手术导航系统及虚拟刻度提示方法,系统包括:牙模配准块、牙模配准块、牙模连接套、牙模配准标记板、手术器械配准标记板、标识图;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智能终端。所述系统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利用个性化无创配准牙套,将虚拟信息即皮肤、血管、骨骼、术前规划,与现实信息即病患实体,融合叠加,在术前不需要人工植入标记钉,通过个性化牙模无创配准,从而避免侵入式植入对病人带来的额外创伤,在术中将病人的三维模型及术前手术规划与病人实体信息融合,并实时追踪手术器械,对于进针过程中注射器的位姿和进针距离进行实时提醒,从而使医生能够更加精确得完成手术。

    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及其延迟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69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07851.3

    申请日:2020-05-14

    Inventor: 刘凯 黄如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创扩张皮瓣延迟训练器及其延迟训练方法,其中该训练器包括,基部和弹性部,在所述基部的两侧设有连接臂,所述基部呈弧形结构,用以规避且不压迫穿支血管;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基部形成一可绕包固定在扩张皮瓣基部的闭环;所述闭环阻断除所述穿支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有益效果是,适用于术前的皮瓣延迟训练,无任何切口和缝合,避免手术创伤和感染、降低延迟操作难度、皮瓣蒂部损伤等风险。方便简单、无创、过程安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不含药物成分、无毒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影响。

    反磁悬浮和电晕驱动旋转的微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1561277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52148.9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反磁悬浮转子电晕驱动旋转的微陀螺,包括上下定子、微转子、周边结构、齿形结构构成一个笼式结构。定子包括轴向悬浮检测电极、定子圆柱形永磁体,和多个环形永磁体,定子固联在衬底上。反磁转子和上下定子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使转子自稳悬浮在定子之间。微转子成圆环形,内侧为齿形电极,外侧均布置有周围结构,周围结构为径向悬浮检测电极。本发明结构简单,提出反磁悬浮转子电晕驱动旋转结构,通过永磁体可实现反磁转子自稳悬浮,轴向和径向悬浮检测电极可进一步增强悬浮刚度及实现位置检测。采用MEMS微加工技术制成,易于实施。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精度高,低功耗的特点。

    利用电磁和电晕工作的悬浮转子微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1561276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52146.X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磁和电晕作用工作的悬浮转子微陀螺,由上下定子、微转子、周边结构、齿形结构构成一个笼式结构。定子包括公共电极、轴向悬浮检测电极、第一个悬浮稳定线圈、第二个悬浮稳定线圈,定子固联在衬底上。微转子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在定子之间,微转子成圆环形,内侧均布齿形结构,作为齿形电极;外侧均布置有周围结构,周围结构主要作为径向悬浮检测电极。本发明结构简单,提出电磁悬浮电晕驱动旋转结构,实现转子恒高速转动,加大旋转力矩。通过轴向设置内外两层悬浮稳定线圈,实现转子自稳悬浮,轴向和径向悬浮检测电极进一步增强悬浮刚度及实现位置检测。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精度高,低功耗的特点。

    反磁悬浮振动微陀螺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6887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45762.2

    申请日:2009-0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机电技术领域的反磁悬浮振动微陀螺,包括反磁悬浮振子、上定子、下定子、水平检测驱动电极,上定子包括上极板、上永磁体块,下定子包括下极板、下永磁体块,水平检测驱动电极环绕分布在反磁悬浮振子的周围的同一个平面内,上定子的上永磁体块在上极板上方,下定子的下永磁体块在下极板的下方;所有电极关于反磁悬浮振子中心对称分布。利用反磁悬浮振子在一定频率下的参考振动作为工作状态,当外界有垂直方向角速度输入时,会产生柯氏力,使反磁悬浮振子发生位移偏移,产生电势。从而通过检测输出电极上的电压信号检测外界的输入角速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精度高,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