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240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772975.1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IPC: B63B23/00
Abstract: 一种船载艇摆杆式捕捉释放装置及船载艇及母船,其捕捉钩组件结构简单且紧凑,可通过捕捉钩固定基座安装在船载艇的艏柱或艏甲板处,不影响船载艇上各种功能性设备的布置,且捕捉网上间隔设置多根拦阻绳,捕捉钩组件可与捕捉网上任意相邻的两根拦阻绳配合即可,无需特别要求捕捉网具有相应的高度及结构支撑,进一步体现了其安装适用范围的广泛,通用性强;通过刚性捕捉钩组件与柔性捕捉网的配合属于柔性碰撞,通过设置多根松弛的拦阻绳,可实现较大的容错率,确保船载艇的有效捕捉;上述结构还可以实现多艇连续收放,收放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05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3036.2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水下网衣固定抓手的爬行清洗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四周设置多个具有三个及以上活动关节的爬行臂,各活动关节设有独立的驱动装置,爬行臂末端为可伸过网眼的关节臂,关节臂中部设有用于限制关节臂伸过网眼距离的挡板,在关节臂的端部还设有可张开与挡板相配合夹持网衣或可收拢缩回的活动抓手,壳体底部还安装有用于高压喷出水流的水射流机构。爬行臂保持末端的关节臂垂直于网衣表面,待关节臂穿过网衣的网眼后,活动抓手张开与挡板相配合,可牢固的固定在网衣上,避免因水射流机构高压喷水或者在极端海况下发生倾覆,各关节臂可以实现在网衣上进行爬行移动,不受网衣上水草等生物的限制,实现机器人的移动清洗,清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61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53841.8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 中国船舶集团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牵引升降式养殖网衣,包括网衣组件、导向轮、第一牵引缆、第二牵引缆、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牵引缆、支持架、第一拦鱼部和第二拦鱼部,网衣组件转动连接于导向轮的外周底部,网衣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牵引缆和第二牵引缆,第一牵引缆搭接于第一滑轮上,第二牵引缆搭接于第二滑轮上,第三牵引缆绕网衣组件的外周安装于支持架上,第一拦鱼部安装于网衣组件的底部,第二拦鱼部安装于第三牵引缆上,第三牵引缆穿过第一拦鱼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无需整体拉起网箱,而是仅仅拉起网衣进行维护,网衣维护能耗小,维护耗时短,操作简单,并且在维护过程中保证了鱼类不会损失,提升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789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82627.3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养殖网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沉底重力式网箱,包括呈环形的浮架、重力底圈、网衣、沉底重力件、及第一浮力调节机构,网衣的上端与浮架连接,网衣的下端与重力底圈连接,沉底重力件与重力底圈连接且位于重力底圈下方,沉底重力件内设有第一压载腔,第一浮力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注排水阀门、第一压缩空气阀及第一压缩空气管,第一注排水阀门和第一压缩空气阀均连接于沉底重力件上,并与第一压载腔内部连通,第一压缩空气阀远离沉底重力件的一端与第一压缩空气管连通。本发明的可沉底重力式网箱不会处于失控状态,不会因洋流影响而上下起伏,能根据需要漂浮于海面,也能沉在海底,并且网衣不易发生缠绕,也能对网衣起到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080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01710.1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和船用电子围栏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由激光雷达组采集的连续点云信息;根据所述连续点云信息,将不同激光雷达的点云帧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连续点云帧;对所述连续点云帧中各点云帧的目标对象进行匹配,提取待检测目标;计算所述待检测目标的移动速度,根据所述待检测目标的移动速度,对所述待检测目标进行均值滤波操作,将滤波后出现概率大于预设概率阈值的待检测目标作为可疑目标;其中,所述出现概率指的是预设时间内所述待检测目标出现时间的占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像摄像头作用范围短、布点多的问题;并有效降低了误报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133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78070.7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壳舷墙的导缆孔结构,包括双壳舷墙部分、导缆孔部分和连接肘板;导缆孔部分包括外封板、中间筒状封板、内封板、外圆钢和内圆钢;外封板和内封板均为呈锥状喇叭口的单向曲面板;外封板的两端分别与舷墙外板和中间筒状封板的外端端口焊接;内封板的两端分别与与舷墙内板和中间筒状封板的内端端口焊接;外圆钢和内圆钢均呈环形且分别焊接在中间筒状封板的两端端口处;多个连接肘板围绕中间筒状封板的圆心呈放射状等角度排列且其四周分别与导缆孔部分和双壳舷墙部分焊接。本发明能够使导缆孔与双壳舷墙结构自成一体,能够现场一次制作成型,避免了二次施工问题,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简单、经济又美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4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94161.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Inventor: 杨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功率管理系统的重载问询方法,包括在每一台大功率设备,将各自需求功率值与地址码进行绑定输入至各自的寄存器中,有新的大功率设备运行时,功率管理系统接收到新大功率设备对应的地址码,则通过该地址码读取对应寄存器中新的需求功率值并跟上一次的需要功率值进行比较,若大于上一次的需要功率值,则将新的需求功率值作为需求功率值,将需求功率值与在网功率比较,若在网功率满足需求功率值,则不启动另外的发电机,反之则启动另外的发电机,若小于上一次的需要功率值,则将上一次的需要功率值作为需求功率值,将需求功率值与在网功率比较,若在网功率满足需求功率值,则不启动另外的发电机,反之则启动另外的发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3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15083.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凹式锚台结构,包括内凹设置于船侧、用于容纳锚的外套筒,外套筒置于船体内侧的开口设有密封开口的底板,底板朝向外套筒内凸出设有锚台,用于锚链和锚杆通过的锚链筒贯穿穿过底板与锚台贯通,当锚收入外套筒内时,锚体位于外套筒内并抵住锚台。在船体内侧设置外套筒和锚台,通过锚台使得锚的锚爪尖端与底板间得以留空一定距离,避免锚爪尖端与船体之间相互破坏,而且锚台置于外套筒内,使得凸出的锚台又不相对船体凸出,停靠码头时凸出设置的锚台也不会损坏码头上的物体或者两船相靠时凸出设置的锚台也不容易碰到其它船只,能将锚尽最大限度藏在船体内,可应用于需要首部布置双锚的船首尖瘦型的小型船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489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72894.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Inventor: 钟星海
IPC: B63H2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侧推器安装结构及船舶侧推器安装方法,船舶侧推器安装结构包括底纵桁、中心肋板、第一前肋板、第一后肋板、多个第一加强板和多个第二加强板,导流筒与中心肋板上下相对布置,第一前肋板与中心肋板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形成第一空间,各第一加强板将第一空间隔设为多个第一子空间,第一前肋板与导流筒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供人体进入各第一子空间的第一施焊通道;第一后肋板与中心肋板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形成第二空间;各第二加强板将第二空间隔设为多个第二子空间,第一后肋板与导流筒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供人体进入各第二子空间的第二施焊通道,改善了作业环境,且保证了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28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34268.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
IPC: B63B2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潜水器布放船,包括船体、第一支撑结构、行车、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二导轨,船体的两侧船舷处均设有第一支撑结构,各第一支撑结构上均设有沿船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导轨;行车包括设置在各第一导轨上的行走梁和设置在行走梁上的提升机构;各第一支撑结构在船体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二支撑结构,各第二支撑结构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支撑结构叠合布置,各第二支撑结构上均设有第二导轨;转动各第二支撑结构,可使各第二支撑结构均凸出至船体外,且使各第二导轨分别同对应的第一导轨对接;利用行车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移动来实现对潜水器的布放,操作简单便捷,且能保证船体航行时的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