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

    公开(公告)号:CN10323346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152077.6

    申请日:2013-04-27

    Inventor: 李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体附着包覆于所述混凝土柱表面,所述FRP包裹体由内层包裹层和外层包裹层构成,在二者之间间隔设置有填充介质层,将所述填充介质层所在区域设定为受力区域,其它区域为连接区域,其中在所述受力区域内的外层包裹层为次受力层,所述受力区域内的内层包裹层为主受力层。本发明的优点是,该FRP包裹体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柱的抗压强度,混凝土柱的延性及耗能性能也将得到改善;同时该FRP包裹体可有效防止混凝土柱发生脆性破坏,并起到缓冲示警的作用。

    一种升流式生物预处理滤池

    公开(公告)号:CN10459140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37506.4

    申请日:2015-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流式生物预处理滤池,包含集成的上部升流式生物预处理池体和下部设备间。上部升流式生物预处理池体包含进水配水系统、鼓风曝气系统、反冲洗配水配气系统、滤池本体以及滤料层。下部设备间内设有曝气鼓风机、反冲洗鼓风机、反冲洗水泵以及各自对应配套的管路系统。管路系统包含曝气鼓风机连接管路、反冲洗鼓风机连接管路以及反冲洗水泵连接管路。该升流式生物预处理滤池过滤速度为8~12m/h,单池处理水量为1万m3/d,曝气强度为1~3L/(m2s);反冲洗气水强度为10L/(m2s),反冲洗周期为24~48h。本发明提供的升流式生物预处理滤池,集成于同一结构单体,节省了占地,能够模块化扩展预处理规模。

    适用于岩溶区的组合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314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434541.5

    申请日:2014-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50 E02D5/34 E02D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岩溶区的组合结构桩基础,包括上段桩和下段桩,其特征在于:上段桩为混凝土管桩,下段桩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下段桩穿过岩层中的溶洞,下段桩上端伸入上段桩内而成为组合结构桩基础。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上段桩身为混凝土管桩,在施工时可兼做施工下段灌注桩的护筒,节省了目前常规方法中的钢护筒费用。下段灌注桩钢筋笼和混凝土均伸入上段管桩适当长度,使上、下段组合成一个整体桩身共同受力,施工方便、快捷。

    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及其产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8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029030.1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出水室与出水总渠之间设有出水堰,进水堰的高度高于出水堰的高度,膜滤池设有液位仪,产水管设有受液位信号控制的调节阀门。本发明利用进、出水堰高差,实现虹吸自流,利用进水堰均衡各滤格分配的水量,利用液位仪控制调节阀门的开度实现恒液位等滤速过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设抽吸水泵,可充分利用系统的水头差虹吸自流,并且控制方式十分简单成熟,不光设备大大简化,管理方便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本发明可用于新建水厂,也可用于老水厂的改扩建中与原系统高程匹配。

    一种带提升泵房的浸没式膜滤池及其产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7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029028.4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提升泵房的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产水管与出水总渠连接,产水管出口设有挡水堰板,出水总渠与出水总管连接,进水堰高度高于挡水堰板高度,该膜池一端设有提升泵房,出水总渠延伸至提升泵房内,提升泵房内设有提升泵,出水总渠通过提升泵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再与出水总管连接,在出水总管上形成旁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取消了单格滤池产水管上并联的抽吸水泵,依靠提升泵房降低出水总渠水位实现膜产水的完全虹吸自流,单格滤池设备简单、控制管理方便,适应性更强,节能效果更好。提升泵房内水泵台数较少,投资、能耗减少,运行管理方便。

    连接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地下环境物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02632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026333.8

    申请日:2011-01-25

    Inventor: 俞明健 范益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地下环境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地下环境物流系统包括位于地下的多个垃圾中转站,位于地面的垃圾终端站,该多个垃圾中转站之间通过地下物流运输隧道连接,垃圾终端站通过坡道与地下物流运输隧道连接。该系统由垃圾中转站将城市生活垃圾经压缩、装箱后转运至系统的运输舱体中,由该运载舱体将装有垃圾的集装箱运送至垃圾处理设施场所,并将空箱返回。由于垃圾中转站和隧道网络布置在地下,节约了地面空间、改善了地面卫生环境和交通环境、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一种基于时空匹配的车辆运动轨迹搜索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6219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85658.3

    申请日:2014-10-28

    Inventor: 王庆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9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匹配的车辆运动轨迹搜索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搜索条件输入终端,用于提供搜索条件信息的输入界面;运营商数据共享服务器,按照搜索条件所对应的无线通信基站和搜索时段,分别获取满足搜索条件的所有手机信令数据集;搜索服务器,搜索同时出现在所有手机信令数据集中的同一手机用户,绘制出该手机用户的运动轨迹,所述手机用户的运动轨迹即为可能的车辆运动轨迹,搜索结果显示终端。本发明基于运营商所提供的海量手机信令数据,通过采取有效的数据融合与数据挖掘方法,提取出手机信令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信息,为在途车辆的动态跟踪与运动轨迹搜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