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化学浸出的室内土工饱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2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335961.8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一种防止化学浸出的室内土工饱和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装配在一起的储液箱、饱和箱、气压调节箱;所述储液箱内设置有储液室,所述储液室中安装有螺旋升降机,所述储液室上部开有贯穿储液箱的进液孔,下部开有贯穿储液箱的出液孔,所述升降机的升降杆底端安装有与出液孔适配的防水塞;所述饱和箱内设置有土工室用以放置试验土样,所述土工室上部和下部均贯穿饱和箱且其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透水石;所述气压调节箱内部设置有贯穿其左右两侧的大气管道和抽气管道,还设置有与土工室连通的气压调节管道,所述气压调节管道与所述大气管道和抽气管道相连通。本发明还包括利用所述土工饱和装置试验方法。本发明采用了模块化组合式设计,操作简单,容易上手。

    一种基于桩身双荷载箱的反向自平衡试桩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37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051830.8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桩身双荷载箱的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确定上、下两个平衡点,将桩分为上段桩、中段桩和下段桩三段;在上段桩顶部以及相邻段桩之间分别设置一个荷载箱,依次记为第一荷载箱、第二荷载箱和第三荷载箱;荷载箱均包括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在上段桩顶部设置反力锚固系统,包括反力端板和将反力端板与中段桩锚固相连的锚索;布置位移监测系统,分别监测上段桩、中段桩和下段桩的位移;依次加载第三荷载箱、第二荷载箱和第一荷载箱,根据每次加载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到每段桩的正极限承载力;然后相加得到桩基总极限承载力。本发明规避了原有技术中桩身加载和桩顶加载平衡点不重合问题,得到的桩基承载力更符合实际情况。

    一种地下溶洞模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363862.2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溶洞模型制备方法,通过现场勘察和地质资料,根据现场工程情况确定溶洞位置和形状;之后根据溶洞形状制作模具,将磁流变材料和导电线圈放入模具内,对导电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使得磁流变材料固化成型,拆除模具,得到溶洞芯模;之后根据地质资料选择相似材料浇注地质模型,在浇注过程中将溶洞芯模预埋在地质模型内,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溶洞芯模内导电线圈通电;最后对溶洞芯模内导电线圈断电,磁场消失,磁流变材料恢复成流体,使得溶洞成型,即完成地下溶洞模型制备。本发明所用到的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溶洞芯模溶解过程中对结构无损,所制得的地下溶洞模型模拟效果好。

    桥梁除冰的负压机器人
    4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61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00603.6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桥梁除冰的负压机器人。该负压机器人包括:具有工作腔的支撑座,工作腔通过负压组件使工作腔形成负压,工作腔连通有吸盘组件,吸盘组件固设在支撑座用以接触桥梁的底面;伸缩梁组件,用以在固设在支撑座上的驱动箱的驱动下产生伸缩动作;除冰装置,固设在伸缩梁组件上,以在支撑座所接触的桥梁实施除冰作业。以上提供的桥梁除冰的负压机器人,由负压组件使工作腔形成负压,经负压传递给吸盘组件,使得吸盘组件能够吸附在桥面上,在支撑座被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工作腔传递给吸盘组件的吸附力,方便其连续的吸附和隔断,实现其连续的负压移动,使负压机器人能在桥面上安全行驶,减少在冰面等复杂路况上打滑的现象。

    一种预测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3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1521107.5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方法,通过测得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kr与基质吸力Ψ的关系图,结合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分形模型Ⅱ,拟合得到变形前的指数λ0和变形前初始孔隙比e0的进气值Ψa0,通过计算得到变形后进气值Ψa,结合变形后的指数λ=变形前的指数λ0,在Kr‑Ψ关系图中,对于小于进气值Ψ的低吸力阶段,Kr‑Ψ曲线为一重合的水平线;对于大于进气值Ψ的高吸力阶段,对原有的Kr‑Ψ直线朝右方向作平行直线,以此来预测任意变形条件下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kr。克服了已有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分形模型通过特定的关系来计算指数λ0的缺陷,扩大了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模型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预测精度。

    生态护坡土壤水分代表性监测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02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85408.0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态护坡土壤水分代表性监测点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对生态修复边坡区域划分网格,在不同网格位置分别布设边坡土壤水分监测点,开展土壤水分监测实验;步骤2,在实验期内通过监测点对生态修复边坡区域土壤水分进行周期性监测,收集各位置、各深度土壤水分含量数据,得到生态修复边坡区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分布变化数据;步骤3,计算不同监测点土壤水分平均相对差分值,及其平均值、标准差;步骤4,基于生态修复边坡区域土壤水分平均相对差分计算结果,计算不同监测点的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指数;步骤5,基于时间稳定性指数计算结果,评价不同监测点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特征,筛选生态修复边坡区域土壤水分代表性监测点。

    一种聚乙烯醇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并防止二次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64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489923.4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土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的固化及防止其二次污染的处理方法。步骤:(1)将原料土和水泥搅拌均匀,加入水,搅拌均匀,标准养护3‑7d,得水泥土;(2)将聚乙烯醇加入蒸馏水中,90℃下搅拌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形成水溶液;(3)将硅酸镁锂和蒙脱土加入水中,搅拌均匀,震荡,再缓慢加入步骤(2)的水溶液中,50℃下快速搅拌0.5h,得混合聚乙烯醇水溶液;(4)将步骤(1)的水泥土和步骤(3)的混合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均匀,待其干燥后在土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水凝膜。本发明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时间短、处理成本低等优点,将会在重金属污染土处理领域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预测土水特征曲线滞回行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966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638645.0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土水特征曲线滞回行为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已有方法测得土体任意一个初始干密度的脱湿土‑水特征曲线,结合压缩变形影响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简化表征方法做出任意干密度的脱湿曲线,通过对土体脱/吸湿过程中体积和含水率变化的测量得到ρd‑w曲线,基于此预测考虑孔隙结构变化的吸湿曲线,在此基础之上,利用Young‑Laplace理论考虑接触角的变化,从而可以预测任意初始干密度ρ0的吸湿土‑水特征曲线。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试验测量曲线的工作量,使试验难度大大降低,从而更加高效地预测土‑水特征曲线,对非饱和土水力特性研究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使得对非饱和土工程性质的研究更加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