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640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80065126.9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真空能量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用于空调的低于大气压的供热和供冷系统,涉及热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节能技术,是专为住宅、公共场所和工业建筑的自动供暖、供热和供冷而设计的。为了实现有效的供热,使用具有可调节真空度的基于蒸汽传热的真空‑蒸汽法,供热子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0.9。与供热子系统集成的供冷子系统包括:在真空环境中无泵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和用于进行间接蒸发冷却的空气冷却器系统,这样可确保能效EER达到12.5kW/kW。
-
-
公开(公告)号:CN1096676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469113.0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低品位热发电的氨水混合工质热力循环系统,它包括吸收冷凝器,富氨溶液管路,溶液泵,回热器,热源流体流道,蒸发器,气液分离器,过热器,氨水混合蒸气管路,汽轮机,主发电机,冷却水换热器,吸收液管路,水轮机,辅发电机,背压调节阀,吸收液喷淋器,本发明采用化学吸收方式促进氨水混合蒸气凝结,使一部分氨气与吸收剂反应后以铵离子或络合氨的形式稳定存在于液相,在不增加气相中氨气分压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溶液中的氨浓度,从而能够在低背压下实现氨水混合蒸气的冷凝。溶液在蒸发器里加热,随着温度不断提高,水合氨、铵离子和络合氨将分解放出氨气,在挥发性组分只有氨和水变温蒸发的同时使吸收剂得以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90678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711115357.4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浓氨水储罐、发生器、分离器、冷凝器、液氨储罐、节流阀、蒸发器和吸收器,其中,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分离器顶部的第一出口连通,发生器与低品位热源连接;还包括依次连接构成稀氨支路的稀氨储罐和换热盘管,其中,所述换热盘管位于所述液氨储罐内,所述稀氨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离器和所述吸收器连接,其中,所述稀氨支路与所述分离器底部的第二出口连通。本发明所提供的储能制冷系统利用低品位热能作为驱动能源,将其储存于高压液氨和热氨水中,并在需要的时候以冷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有利于促进低品位热能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7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85199.2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东莞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alina循环及溴化锂制冷的地热能冷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地热能循环系统、Kalina循环发电系统、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及末端用热系统,利用地热能热源的Kalina循环发电系统分别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及末端用热系统连接构成整体冷热电联产系统,将Kalina循环和溴化锂制冷相结合实现了电力供应、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冷热电联产。使用地热能进行驱动,可以将地热能通过多种途径转化为冷、热、电等能源地热能利用率高;实现能源自给,不使用外供高质量电能,高效绿色环保节能,绿色环保;采用的垂直降膜换热器,提高了换热效果,降低了设备成本,系统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52592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697367.2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陆紫生
Abstract: 一种连续吸附制冷与发电系统,包括:水箱、冷却水板式换热器、膨胀机、发电机、加热器、左右对称设置且相互连通的一对吸附床、一对冷凝器和一对蒸发器,其中:右冷凝器与左吸附床和右吸附床分别相连,吸附床、冷凝器和蒸发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加热器和水箱均分别与一对吸附床相连,水箱和冷却水板式换热器相连,冷却水板式换热器与左冷凝器相连;膨胀机一端与左蒸发器相连,另一端与发电机相连;本发明可实现相变加热、强制对流冷却、吸附质回收和相变热量回收的循环,提高制冷效率和可靠性,并可同时用于发电,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0292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510695541.5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电联供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制冷、发电及冷电联供方法。本发明利用工业生产中难以有效回收利用的低品位热源作为热源,通过对非共沸点混合工质进行加热来发电,在制冷系统中以水作吸收剂、氨做制冷剂,利用制冷剂在溶液中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溶解度的特性,使制冷剂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被吸收剂吸收,同时又使它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从溶液中蒸发,完成循环制冷的目的。通过对发电量与制冷量的调节,增强了冷电联供系统对于变工况的适应性,实现多种实际生产需求,包括发电模式、制冷模式、冷电联供模式以及冷电联供的变工况模式。实现不同工况需求下的发电量与制冷量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537152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410428203.0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上海合既得动氢机器有限公司
Inventor: 向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 , C01B3/34 , F02G5/00 , F25B15/04 , Y02P20/129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发电及制冷一体化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甲醇制氢设备、氢发电设备、制冷空调设备;甲醇制氢设备制备氢气,将制得的氢气输送至氢发电设备;氢发电设备利用氢气发出电能,并释放热能;制冷空调设备利用氢发电设备释放的热能或/和甲醇制氢设备重整制氢释放的余热制冷。所述制冷空调设备包括冷凝器、蒸发器、若干节流阀、第一吸附发生器、第二吸附发生器;所述第一吸附发生器、第二吸附发生器内设有含氨混合液。本发明提出的发电及制冷一体化的系统及方法,可利用氢发电设备排放的热量制冷,既降低了发电设备的温度,又有效利用了该热量制冷;从而可以提高系统工作稳定性,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97596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434143.3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F25B15/04 , F25B27/00 , F25B41/00 , C02F9/08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品位能源利用的发电制冷海水淡化联供的循环系统,尤其是一种利用烟气余热与太阳能的空调制冷与海水淡化循环系统。包括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机组、海水冷冻淡化机组和反渗透海水淡化机组,海水冷冻淡化机组包括产冰装置、分离装置、喷嘴和融冰槽,产冰装置设有氨水进口、氨水出口、海水进口和冰浆出口,产冰装置的冰浆出口与分离装置的冰浆进口连通,分离装置冰浆进口的上方设有喷嘴,喷嘴与反渗透海水淡化机组连通,分离装置的海冰出口与融冰槽的进口连通,融冰槽内设有换热装置,融冰槽的出口与反渗透海水淡化机组连通。其利用烟气余热和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驱动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来进行空调制冷和海水淡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0678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15357.4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 F25B15/04 , F25B27/007 , F25B27/02 , F25B41/00 , F25B41/04 , F25B49/043 , F25B2600/2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的浓氨水储罐、发生器、分离器、冷凝器、液氨储罐、节流阀、蒸发器和吸收器,其中,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分离器顶部的第一出口连通,发生器与低品位热源连接;还包括依次连接构成稀氨支路的稀氨储罐和换热盘管,其中,所述换热盘管位于所述液氨储罐内,所述稀氨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离器和所述吸收器连接,其中,所述稀氨支路与所述分离器底部的第二出口连通。本发明所提供的储能制冷系统利用低品位热能作为驱动能源,将其储存于高压液氨和热氨水中,并在需要的时候以冷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有利于促进低品位热能的综合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