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9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42597.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识别动态手势的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3D显示模块和交互模块;所述3D显示模块由Mini‑LED显示器、正方形复合微透镜阵列和全息功能屏组成;所述Mini‑LED显示器加载由计算机虚拟渲染生成的图像单元阵列,图像单元阵列首先经过正方形复合微透镜阵列发生折射并汇聚,重构后的3D图像经过全息功能屏后再调制,最终在深度中心平面处生成3D图像;所述交互模块由CMOS图像传感器和脉冲发射器组成;所述脉冲发射器通过向目标连续发送高频调制光脉冲,CMOS图像传感器接收物体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往返时间得到目标物体距离,采用飞行时间技术一次性进行全局成像,完成探测和成像,以得到整个手部图像的深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564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74689.5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质量HDR图像生成系统,包括图像输入模块、FPGA加速模块和优化分割边缘模块;图像输入模块将图像输入FPGA加速模块进行加速处理得到HDR图像;将HDR图像通过优化分割边缘模块去除边缘失真效应,得到最终的高质量HDR图像。本发明解决了画面整体进行处理时容易产生的局部饱和度过高而局部饱和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60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12255.X
申请日:2022-07-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最大值法的两次背光修正区域动态调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输入图像每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值,提取输入图像像素亮度值;步骤2):按照物理背光灯珠排布进行图像虚拟分割;步骤3):获得初始背光值;步骤4):背光第一次修正;步骤5):利用倍增模糊算法模拟背光在背光腔中投射扩散过程;步骤6):将模拟投射扩散后的背光与输入图像像素亮度值进行对比求差异值,获得第二次背光修正值;步骤7):将第一次修正后的背光值进行第二次修正,获得最终图像背光值。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提高画面对比度的同时降低背光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12040.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压调制与时间调制协同的高灰阶电润湿显示器件的方法,首先将输入的图像数据量化为n位四进制,并将行显示周期T划分为n个子周期,同时对各个子周期加权,在同一个子周期内,赋予显示单元四个不同的电压幅值,每个子周期电压幅值不同,且成一定倍数关系,在行显示周期T的显示时间内,依次对各个子周期逐位显示,组成4n的亮度灰度。本发明能够通过幅度调制对驱动电路和显示器件的响应速度要求低的优点,弥补电润湿采用PWM调制因为显示器件不能响应过窄的脉冲而下降的显示质量,同时通过PWM调制驱动电路易实现的优点,弥补电润湿采用幅度调制电路复杂的缺点,实现电润湿电子纸更高灰阶的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9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56447.4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显示画质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超分辨率重建过程和对比度增强过程,超分辨率重建过程采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网络框架对输入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GAN网络框架由生成器和判别器两部分组成,生成器包括16个卷积模块,其后设置3个亚像素卷积层和1个升采样层,以得到一个四倍放大率的输出图像;判别器采用8个卷积模块,使用Leaky ReLU作为激活函数;预训练网络以首先针对PSNR进行优化,然后对其进行微调;对比度增强过程采用基于CLAHE的对比度增强算法对超分辨率重建得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该方法及系统有利于重建出视觉感受更好、更为真实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1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50158.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手部骨架检测方法,首先处理待识别图片,获取目标人体手部骨架的初始姿态,然后获取处理所述待识别图片过程中不同解码层输出的特征图,之后处理所述特征图得到特征图数据,并从所述特征图数据中提取与所述初始姿态对应的位置数据作为输入数据,最后输入所述初始姿态以及所述输入数据至经过训练的图卷积神经网络,获取所述目标手部骨架的最终姿态,其中,所述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矩阵表示根据人体手部骨架结构的约束关系确定。该技术方案通过结合人体关节结构之间的基本约束信息以及挖掘出的特征图中包含的被遮挡关键点的相关数据,能够精确地调整被遮挡关键点的位置,因此对于人体手部骨架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正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511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15072.0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子像素发光均衡的Micro‑LED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阵列基板的受光面涂覆光刻胶;调整掩膜版,使掩膜版的透光区对应至每个显示像素;维持掩膜版与阵列基板相对位置不变,采用入射方向不同的三组光源同时透过掩膜版的透光区对不同组别的子像素进行曝光;其中,每组光源对应一组相同颜色的子像素,每组光源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根据与该组光源对应颜色的子像素需填充的量子点胶体体积决定;使用显影液对阵列基板上的光刻胶进行第一时间的溶解;烘干阵列基板,并对子像素进行刻蚀形成三种深度不同的储液槽。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子像素的发光亮度均衡,提升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470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06838.9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子像素发光均衡的Micro‑LED光刻系统,包括:光源模组,用于提供入射方向不同的三组光源;掩膜版模组,包括掩膜版,掩膜版包括透光区和非透光区;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阵列排布的显示像素,每个显示像素包括红、绿、蓝色子像素;装载平台,用于装载阵列基板;显影机,用于喷洒显影液对阵列基板上的光刻胶进行溶解;刻蚀机,用于对子像素进行刻蚀形成三种深度不同的储液槽。在维持掩膜版与阵列基板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三组光源在同一时间透过透光区对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进行曝光,每组光源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根据与该组光源对应颜色的子像素需填充的量子点胶体体积决定。该系统有利于提高子像素的发光亮度均衡,提升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2840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06647.5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29 , G02F1/133 , G02F1/1337 , G02F1/1339 , G02F1/13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29 , G02F1/13306 , G02F1/133784 , G02F1/1339 , G02F1/13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距可控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该透镜包括一第一控制层、一第二控制层、一液晶层和一控制模块;所述液晶层设置在第一控制层、第二控制层之间;控制模块一输出与第一控制层连接,控制模块另一输出与第二控制层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层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一驱动电极、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驱动电极、一第一取向层和一第一高阻抗层;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一第二透明基板、一第三公共电极、一第二高阻抗层和一第二取向层。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距可控的液晶透镜及其制作方法,该液晶透镜制作工艺简单,不仅能实现液晶透镜焦距可调,还能实现液晶透镜节距可控,达到动态液晶透镜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07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8583.6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感储能的共用数据引线彩色Micro‑LED器件驱动结构,包括:原色像素电路、行扫描引线、列数据引线、P型沟道薄膜晶体管开关以及N型沟道薄膜晶体管开关;原色像素电路包括两个相互并联且电极相反的原色微发光二极管,两个原色微发光二极管各自串联一个储能电感,原色像素电路与P型沟道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原色像素电路的相对侧分别接地和连接N型沟道薄膜晶体管开关的漏极;P型沟道薄膜晶体管开关的栅极与行扫描引线相连接,P型沟道薄膜晶体管开关的源极与列数据引线相连接;N型沟道薄膜晶体管开关的源极和栅极均连接至行扫描引线。本发明在保证发光成像质量的同时,简化驱动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