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改性的棒状单分散NaGdF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

    公开(公告)号:CN10513195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572707.4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酸改性的棒状单分散NaGdF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用聚丙烯酸作表面改性剂,通过调节聚丙烯酸用量,pH值,NaF、NH4HF2和稀土离子总量之间的配比,实现了棒状NaGdF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的合成,且制得的荧光粉体具有单分散性,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丰富了NaGdF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体的表现形式,使得聚丙烯酸改性的棒状单分散NaGdF4:Yb3+,Er3+上转换荧光粉在有序阵列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的制备以及光致发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Er3+,Yb3+共掺YOF红色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034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246022.0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r3+,Yb3+共掺YOF红色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热处理温度低,且温度调节范围较宽,工艺简单。具体为:将硝酸钇、硝酸镱和硝酸铒按通式配比配料混合,以异丙醇、乙醇和水为溶剂,加入三氟乙酸,搅拌均匀后得透明溶胶A;将透明溶胶A干燥得到的胶态物质进行热处理,从室温升至350~600℃,保温一定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到Er3+,Yb3+共掺YOF粉体;或将透明溶胶A通过旋转涂覆法涂覆在玻璃或硅片基底上,室温下晾15~30分钟后置于干燥箱中100℃烘干,然后放入高温炉中退火处理,按1~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50~600℃,保温、冷却得到Er3+,Yb3+共掺YOF荧光薄膜。

    一种高致密度LaBSiO5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492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91935.6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密度LaBSiO5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La2O3,H3BO3和SiO2(白色粉末)为原料,以NaF作为助熔剂,通过掺杂CaCO3,在1000℃下经过二次烧结得到高致密的LaBSiO5粉体。该方法通过向LaBSiO5中掺杂Ca2+离子,调节LaBSiO5烧结过程中晶界移动的速度以排除气孔,同时还促进了晶粒之间的继续生长,最终得到致密化的LaBSiO5多晶结构。Ca2+离子与La3+离子之间半径相近,Ca2+离子的掺杂不会改变LaBSiO5的物相。

    一种Er3+,Yb3+共掺YOF红色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034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6022.0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r3+,Yb3+共掺YOF红色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热处理温度低,且温度调节范围较宽,工艺简单。具体为:将硝酸钇、硝酸镱和硝酸铒按通式配比配料混合,以异丙醇、乙醇和水为溶剂,加入三氟乙酸,搅拌均匀后得透明溶胶A;将透明溶胶A干燥得到的胶态物质进行热处理,从室温升至350~600℃,保温一定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到Er3+,Yb3+共掺YOF粉体;或将透明溶胶A通过旋转涂覆法涂覆在玻璃或硅片基底上,室温下晾15~30分钟后置于干燥箱中100℃烘干,然后放入高温炉中退火处理,按1~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50~600℃,保温、冷却得到Er3+,Yb3+共掺YOF荧光薄膜。

    一种稀土离子掺杂氟化钇绿色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034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5985.9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热处理温度低、产物纯度高、可规模化生产的稀土离子掺杂氟化钇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稀土醋酸盐加入异丙醇、乙醇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并加入三氟乙酸,搅拌均匀后得透明溶胶A;将透明溶胶A干燥得到的胶态物质进行热处理,从室温升至300~500℃,保温一定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到稀土离子掺杂氟化钇荧光粉体;将透明溶胶A通过旋转涂覆法涂覆在玻璃或硅片基底上,室温下晾15~30分钟后置于干燥箱中100℃烘干,然后放入高温炉中退火处理,按1~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00~500℃,保温、冷却得到稀土离子掺杂氟化钇荧光薄膜。

    一种新型β相硫磷铅双折射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45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0276.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β相硫磷铅双折射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新型β相硫磷铅双折射晶体的结构式为β‑Pb3P2S8,相对分子量为939.99,属于正交中心对称空间群Pbcn,晶胞参数为:#imgabs0#α=γ=β=90°,#imgabs1#Z=4;所述新型β相硫磷铅双折射晶体的晶体结构为:结构中Pb含有2个不同的晶体学位点,P含有1个晶体学位点,S含有4个晶体学位点:其中,Pb(1)原子和Pb(2)原子分别与S原子形成[Pb(1)S7]五角双锥和[Pb(2)S8]十二面体,P原子与S原子形成[PS4]四面体,各个多面体之间通过共用顶点或共边的方式连接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该三维的空间结构中的多面体沿b轴方向排列,形成了各向异性的结构;该方法制得的β‑Pb3P2S8晶体具有较大的双折射率,可作为中红外功能材料。

    一种具有荧光特性的氧化锆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20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11920.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荧光特性的氧化锆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具有荧光特性的氧化锆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纳米氧化锆粉体和二苯甲酮衍生物固体粉末为原料,通过固相复合方法制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一定量纳米氧化锆粉体与二苯甲酮衍生物固体粉末;S2、将称取的纳米氧化锆粉体与二苯甲酮衍生物固体粉末研磨均匀,得到混合物;S3、将研磨均匀的混合物用洗涤溶剂洗涤均匀;S4、将洗涤后得到的固体产物烘干,即得到具有荧光特性的氧化锆基复合材料;该方法所制备的具有荧光特性的氧化锆基复合材料具有光致发光性能,氧化锆与二苯甲酮衍生物的特异性结合使得复合材料在保持无机载体稳定的物化特性基础上兼具优异的发光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