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041466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695282.X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村住宅的雨水和灰水收集回用系统,属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该系统包括屋面雨水收集、灰水收集和雨水灰水回用部分,雨水收集部分包括斜坡式集水槽和雨水收集管;灰水收集部分包括淋浴、洗漱和洗衣机排水收集管;雨水灰水回用部分包括储水罐和排水管。该系统将雨水和灰水进行收集回用,有雨水时同时回收雨水和灰水,无雨水时收集灰水,保障了回用水的稳定供给,避免了因雨水不足而使得回用系统闲置的问题,全程实用重力流,基本无电力损耗,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和水资源节约意识,构建生态优良的新农村,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212222679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301439.9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动电极的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过滤装置、进水池、S型流动电极电吸附装置和第一自动监测器,其中进水池、S型流动电极电吸附装置和第一自动监测器连成一个回路,第一自动监测器外接排水管道,废水通过S型流动电极电吸附装置实现阴阳离子电吸附脱除,通过将集流体采用筒形中空多孔柱状、流动电极液流动方向和废水流动方向相反、电极液中不溶物回用的设计,提高电吸附速率和效率,富集的重金属离子实现资源化利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废水处理系统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脱除效果稳定、高效,保证达标排放。(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127890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174982.7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化电吸附耦合MBR处理废水的系统,包括砂滤装置、强化电吸附系统、MBR反应器和PLC控制系统。先通过砂滤装置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悬浮物,再利用多级电吸附模块强化电吸附去除其中的重金属离子、盐离子,以减轻对MBR膜中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得MBR反应器对废水中COD的降解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避免了重金属离子、盐离子导致的膜污染现象。本实用新型利用卡槽固定金属支撑板,方便拆卸;通过电吸附模块轮换,金属支撑板后置的方法均衡了各电吸附模块的处理负荷,提高了整体电吸附模块处理效率。本实用新型将强化电吸附模块和MBR相耦合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快速、高效、运行稳定、能耗低,占地小等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174742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717140.1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硫酸根和氟离子微生物‑电化学耦合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系统包括人工湿地预处理单元和电容去离子净化单元,人工湿地使用从下至上进水的方式,并在基质层中形成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电容去离子净化单元设置于人工湿地后端,且采用喷淋进水,除此之外还设置有资源化利用单元;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利用上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利用电控模块控制再生过程,结合水质监测装置对水质指标检测的反馈数据,对处理系统进行全自动化管理。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使用和投资成本,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差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553413U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22215409.6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沙态沉积物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和封堵部件,封堵部件包括挡板、控制杆、连接杆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采样筒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与连接杆的中部转动安装,该连接杆的一端与控制杆的底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可随连接杆绕着上述的枢轴进行转动。采样时,拉动连接杆扣紧挡板,使采样头下端封闭,避免了上提采样筒时流沙态沉积物的流失,实现了流沙态沉积物采样功能,本装置能够采集河湖等水底的流态沉积物,并且通过封堵部件可有效避免流态沉积物在装置由水底拉出水面的过程中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212174546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717499.9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46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去离子电化学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将多级电极模块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壳体一侧的支撑件上,通过喷淋的方式进水;还设置有电极传动器,电极传动器安装于支撑件上,壳体底部配合设置有可拆卸底板,电极传动器可以将外侧的电极模块从装置本体的顶部传送至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极传动器智能化控制电极模块的替换,并采用喷淋的方式进水,通过“蛇形”流水途径增大了污水和电极模块的接触面积,解决了电吸附装置去除污染物效果差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90380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21282659.5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水体中微塑料的便携式光学仪器,属于水体污染物检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下部支撑体、试样容器、激光发射器、凸透镜、电荷耦合元件、衍射光学元件和光电二极管;下部支撑体底部设置有滚动槽,激光发射器底部设置有滚动滑珠,滚动滑珠安装于滚动槽中,凸透镜设置于激光发射器与试样容器之间,衍射光学元件安装于试样容器下部,与光电二极管相连接;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光源一部分反射到衍射光学元件上转变为光信号,再由光信号被光电二极管转化为电信号,产生衍射图像;另一部分光透过水样衍射到电荷耦合元件上,产生静态干涉图案。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简单,仪器便携,结合两种光监测模式,可提高检测辨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5209005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0923415.1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分混合MBBR填料与污水的水生态修复流化床,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外壳的底端开设有活动腔;污水管,所述污水管设置于外壳的左侧底端,且污水管的右端延伸进外壳的内腔;顶盖,所述顶盖通过螺纹可拆卸的设置于外壳的顶端;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于外壳的右侧顶端,且出水管的左侧延伸进外壳的内腔;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活动腔的内腔;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固定槽的内腔;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于外壳的内腔底端,且第一过滤网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机构的顶端。本装置利用搅拌叶片对MBBR填料进行双向搅拌,进而使其与污水充分混合,增强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683358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21518200.0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3/34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小微水体水质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村小微水体水质净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控制单元、投药单元和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机和螺旋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装置主体的上部,电机安装于装置主体内部,螺旋桨安装于装置主体的下侧部,投药单元安装于装置主体的底部,控制单元安装于装置主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设计为圆形,并在外围安装防护气囊,圆形的设计及防护气囊能避免装置卡在岸边,从而装置能在农村小微水体中持续运动,并有控制的释放微生物抑制剂,进而达到改善农村小微水体水质的目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