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湖泊生态系统的动态微宇宙体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199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206549.0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体生态学流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湖泊生态系统的动态微宇宙体系装置。本发明设置有模拟降雨系统,其具体包括储水单元、降雨控制单元、提升泵和直管,储水单元和直管通过输送管路相连接,提升泵设置于输送管路上,且提升泵与降雨控制单元电连接,可用于接收降雨控制单元的反馈信号调整流量。本发明能够真实地还原湖泊生态系统,通过模拟环境变量在一定区间内的变化,体现其对水体产生的动态影响;构建能够满足水‑泥‑生物同时生存的较为完整的生态链,保证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充分接触;同时通过降雨控制单元可以模拟多项天气活动,以及其对水体产生的扰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静态变化,实现对自然环境体系的动态模拟。

    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的复合生态鱼礁

    公开(公告)号:CN113016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70011.9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的复合生态鱼礁,为由多个礁体单元构成的上窄下宽的多层结构,礁体单元为半圆瓦片结构,同层的礁体单元长边相抵靠,上下层的礁体单元间错开半个身位,复合生态鱼礁内构成若干前后相通的庇护腔。本发明的生态鱼礁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便于运输及安装,其能稳定地放置于河道内,表面积大,内部空间构成通透的庇护腔,可为鱼类栖息繁殖提供场所。生态鱼礁底部与河底接触面积较小,有效解决了传统生态鱼礁阻断河底水土界面生态链的问题。生态鱼礁可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制作投放,适用于小型城市河道。

    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及石墨烯导电粒子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4185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15873.7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及石墨烯导电粒子制备方法,该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系统、电解处理系统和有机污染物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通过砂滤过滤器对污水进行砂滤处理,降低进水浊度,电解处理系统通过三维电极反应器电解有机污染物和吸附沉淀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处理系统进一步通过紫外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污水处理系统较完善,净化效果显著;本发明采用圆柱型三维电极反应器、阳极选用涂层钛电极,可提高处理效果和电流利用效率且电能消耗较低,粒子电极选用按比例填充的绝缘粒子和导电粒子,绝缘粒子可解决三维电极反应器短路电流的问题,负载金属的石墨烯导电粒子可显著提高对废水的降解效果。

    一种自然水体中抗生素快速分离富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14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8773.3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水体中抗生素快速分离富集装置及方法,包括处理壳,所述处理壳上插设有中空纤维膜组件,还包括:支架组件,包括设于处理壳一侧的伸缩机构、设于伸缩机构输出端的顶部架、活动套设于伸缩机构输出端外壁的活动架、设于活动架两端的电极件、连接活动架和顶部架的驱动连接件以及设于顶部架顶部一端的电泳仪;以及,电极清洗部,设于伸缩架相背于处理壳的一侧。本发明在一电极进行抗生素分离富集工作时,另一电极可置于电极清洗部中进行自动清洗处理,一方面不耽误对自然水体中抗生素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电极清洗部对电极清洗,效率以及质量更好,并且安全风险低,耗费人工劳动强度少。

    一种用于污水厂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82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9416.8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厂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还包括:去除机构,包括设于壳体顶部的供料设备以及嵌设于壳体内壁的若干组紫外灯设备;其中,所述供料设备包括处理壳以及设于处理壳内的分隔件,所述储存腔内储存有磁性凹凸棒颗粒,且储存腔通过管道与壳体连通,所述处理腔内设有回收处理件;电磁件,设于壳体的两侧内壁;以及,搅拌机构,设于壳体内。本发明可通过回收处理件在排出处理的水体及关闭电磁件后将壳体内磁性凹凸棒颗粒回收至处理腔中进行处理以便循环使用,该种方式有效的降低成本,节约了使用资源,同时保证对水体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

    一种基于减污降碳的生物质炭复合生态浮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84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59632.1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减污降碳的生物质炭复合生态浮床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浮板层、填料层和微纳米曝气层;所述浮板层位于待处理污染水体的水面上,浮板层内设置有开孔,开孔内设置有网兜,网兜内种植有莎草科植物;所述填料层包括六面牛筋网、生物质炭填料;所述六面牛筋网固定连接在浮板层的下方;所述生物质炭填料填充在六面牛筋网内;所述微纳米曝气层包括牛筋水箱、排水口、电磁式交流空气泵以及橡胶曝气管;所述牛筋水箱底部开口,所述牛筋水箱固定连接在六面牛筋网的下方;所述排水口设置在牛筋水箱的一侧;所述电磁式交流空气泵安装在六面牛筋网内;所述橡胶曝气管固定在牛筋水箱底部的开口处,与电磁式交流空气泵通过导管相连。

    一种室内公共区域消杀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62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50554.8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公共区域消杀系统及方法,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消杀机器人和监控调度端,消杀机器人和监控调度端连接;此外本发明的系统还包括移动端,该移动端与消杀机器人无线连接,且该移动端用于对消杀机器人进行实时控制。本发明的方法为消杀机器人获取待消杀区域地图信息并将待消杀区域地图信息发送至监控调度端;监控调度端根据待消杀区域地图信息发送任务至消杀机器人,消杀机器人根据任务对待消杀区域进行消毒。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室内消杀过程复杂且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简便快速实现了室内公共区域的自动化消杀,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大大提高了消杀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消杀效率。

    一种多污染源中小河道断面污染贡献率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0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65810.9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污染源中小河道断面污染贡献率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河道水文水质参数确定:确定目标河道的水文水质参数;步骤2、河道污染源概化:根据步骤1水文水质参数,对入河污染源进行概化;步骤3、污染物浓度预测:根据污染物浓度预测一维水质模型,在假设只有单一污染源的情况下,对到下游控制断面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步骤4、污染源贡献率分析:分析各污染源对下游控制断面污染的贡献率。本发明计算方法简便有效,适用于中小河道控制断面的污染物溯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